张新秀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好情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该如何巧妙创设好数学课堂的情境,使课堂迸发精彩呢?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课堂;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1.故事问题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寓知识于故事的情境,就可以极大地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特别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对故事犹感兴趣。例如针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小猫钓鱼”中“0的认识”可以通过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有一天,猫妈妈叫四只猫宝宝去钓鱼。第一只小猫钓到3条鱼,第二只小猫钓到2条鱼,第三只小猫钓到1条鱼,第四只小猫因为一会追蝴蝶,一会捉蜻蜓,连1条鱼也没有钓着”,然后话锋一转,问学生:“你知道1条鱼也没有钓着,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吗?”引出本节课“0的认识”的内容教学。
2.谈话设问
良好的问题情境可形成悬念,可激发学生求知欲,诱发创造动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来说说自己今年几岁了,然后问:“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谁来猜一猜?”学生猜不准,教师可以说:“老师的年龄是刚才那位同学的2倍多5岁,怎么列算式?”接着还可以问学生:“当那位同学16岁时,老师几岁?当他a岁时,老师几岁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趁势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尽管学生还对“怎么用字母表示数”不理解,但从刚才的对话中已经感受到字母的神奇力量,以有趣的设问,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我要学”的动力,促使学生怀着兴趣和期待,开始了新知的学习。
3.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教材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十分具有童趣的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境后,接着创设一个更直观具体的情境——引领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说一说有什么、有多少”,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与实物的对应;在“认识钟表”一课中,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用的钟表,直观具体地拿出钟表让学生观察钟表的结构,认识时针和分针,使学生感受到亲切、有趣。又如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从多种途径搜集负数所表示的不同的量,课上交流其所代表的意义,通过对多种现象的讨论,认识生活中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其用负数表示的合理性与简便性为能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体验的兴趣
1.游戏活动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能够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支铅笔”加法(一)后,我们可以在四人小组设置“对口令”的游戏:一个学生说算式,其他三个学生很快把答案说出来,比一比,看谁答得又对又快。通过这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又熟练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再如,在上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时,在学了如何用坐标确定物体的位置之后,可以设计游戏“找座位”进一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岂不是一箭双雕?
2.实践活动
主张生本教育的郭思乐教授说:“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创造的,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实践活动充分让学生的天性展现出来。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创设这种情境,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能收到教學效果的方式。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线与角”中,在教学平行线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安排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的比较,引出平行线,接着,还可以安排“移一移”“折一折”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手的作用,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线。再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成长的脚印”中,可设计“估计自己脚印面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前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脚印面积,上课时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测量方法,使学生在其他同学身上学到更多的测量方法,比较出哪种测量方法更合理,课后还可以设计“有趣的测量”,找到一些树叶、花朵、衣服等东西进行测量,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测量方法。
作为课程改革下的新型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巧妙、适时地创设出有效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中充分闪烁他们的生命之光,使数学课堂流光溢彩,达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生本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学俊.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学周刊,2018(30).
[2]李学艺.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渗透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9).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