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怡
摘 要:新课改力度不断加大,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已经逐步进入新阶段。为了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满足时代要求,必须及时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情景式教学作为创新型教育方法,逐步成为现代语文课堂的常见形式。构建情景式教学高效课堂的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是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小学生刚脱离幼儿时期,进入新的认知阶段,其性格、情感方面未达到稳定阶段,学习对小学生而言难度较高。小学生无法短期内掌握语言和文字等内容,借助情景式教学可快速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真实生动的情景将文章内容以绚丽的色彩、动人的音乐展示出来,学生五官受到的外界刺激更为丰富,增进了其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功效。
一、构建趣味生动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将结论概念强加于学生之上,学生无法参与到教育行为中,无法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情景式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探究机会,积极构建趣味生动的情景教学,可更快速的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爱程度。多样性情景教学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狐假虎威》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将课堂布置成森林场景,制作出老虎、狐狸、白兔等动物的头饰,由不同学生扮演对应动物。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挑选喜欢的角色,然后进行自编自演,对应表情、台词、动作等需要符合动物特点和课文要求。整个课堂气氛会即刻活跃起来。扮演老虎的学生豪气冲天、扮演护理的学生狡猾劲十足。学生在表演中逐渐领悟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等词汇的意义,教学目标在活动中逐渐完成。
丰富的情景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热爱程度的必要措施,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喜好。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快速调动起来,可快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构建开放形式的情景教学——营造和谐氛围
開放式的语文课堂中,整个教学氛围更具轻松气氛,教师需要从高高在上的角色转化为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情景式教学过程中,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空间。教师结合情景教学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指导和点拨,结合学生个体化差异进行培养,保证在和谐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如《丰碑》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一个开放式课程,为不同喜好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前期预习模式。有的学生喜好有感情的朗读,从而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状况;有的学生喜好考虑文章重点、难点问题,从而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深度;有的学生则提出问题:为什么军需处长成了一座丰碑?学生理解程度不同、语文基础不同,其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开放形式的情景教学,教师可为学生打造更加丰富的体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选择合作伙伴,结合感兴趣问题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所有学生将个人感受进行最终总结,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得到不同结论。教师一方面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及时作出科学性的总结和建议,保证学生语文常识和专业知识的提升。
开放式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个人喜好、实际状况来选择学习方法,参与活动积极性明显提高,会更深刻地领悟语文课堂的教学意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发生转变,学生在开放式课堂中可快速提高其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构建真实场景的情景教学——提升感性认知
众多教学方法的推行中,现场教学一直被认为是直观有效的形式。让小学生切实身临其境,体会到场景变化带来的感受,借助真实场景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增进学生感性方面的认知程度,其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将会更加丰富。在这种真实场景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自然而言的会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领悟效果。
如四年级语文课文《大自然的启示》中,教师可将学生带到树林中、原野上,让学生体会茂密的森林、干净的溪水、活泼的松鼠、勤劳的蚂蚁等等。学生可在自然环境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从团结合作的蚂蚁身上可以学到勤劳向上的品质,从树叶春生秋落中体会到自然规律的不可逆性。大自然的运行存在其必然规律,只要学生勇于探索,自然会获得不同的启示。学生将会更加深刻的领悟课文主旨,大自然和人类关系密切,必须热爱我们唯一的家园。
新时期的教学必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作为基础性学科的小学语文,从真实场景中体会字里行间的意义将会更加直接,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学生思维拓展程度更加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可快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化教学体系的框架结构。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情感互动,保证语文课堂的生动性。这对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兴趣、激发其语文素养起到了保障性作用,从而实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奚一铭.探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助力高效课堂的构建[J].考试与评价,2018(3).
[2]曲晓秋,陈廷军,马洪娟,等.创设课堂情境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