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彩琴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增强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提升学习的效率。就探究性学习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图形与几何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
一、探究性学习运用概述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教学情境中,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围绕特定的问题或素材而自主探求或构建问题答案或理解的过程。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探究学习的问题,而问题的来源常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首先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其次是学生在所提供的问题基础上而提出的新问题;再次是来自于教师、学习素材等途径的问题,要对其做相应调整或由学生自行理解;最后,学生的探究问题是从教师或教材资料那里直接获得的。探究性学习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
在一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依然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数学知识的讲解,而学生仅仅是被动式接受知识的灌输,却对图形与几何不感兴趣,也缺乏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当学生遇到新的几何图形时常常感到无处着手,也不能根据已学的知识而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做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出发,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養成,并增强其空间想象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问题式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尝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运用问题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对课堂内容的深入挖掘,并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具体实施中,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喜好,从课程知识中提炼出一些问题,以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上。在探究性学习的模式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师要结合当前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出恰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探究,使得学生把问题当作一种自我挑战,然后才会积极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圆”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圆形的物体,如车轮、球框、井盖等,让学生从中找到圆。教师可提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圆形的事物?”等问题,让学生从现实中发现更多的圆,使其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圆的认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使用工具来讨论和实践圆的画法,从中得出圆的抽象概念,了解到圆的特征。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学生不但建立起对于圆的表象认识,还能够深度理解所学的内容,并为数学知识的构建打下基础。
2.采用小组探究模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中,教师还可利用分组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成长。与小学阶段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知识点和例题的数量较多,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分组协作,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讨论、互助合作来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基础。
例如,讲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圆柱体侧面积”的章节内容时,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求圆柱体表面包装纸的面积。首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后再动手剪,然后将剪下的包装纸平铺展开,再研究其和圆柱体侧面积之间的关系。比如,学生可从圆柱体的高着手,将侧面包装纸剪下,平铺展开后得长方形包装纸一张,然后学生可探究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体侧面积之间的关系。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合作探究,学生了解到“长方形的长=圆柱体周长、长方形的宽=圆柱体高、长方形的面积=圆柱体侧面积”等,进而学会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通过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激发,能够在活跃的氛围中掌握计算公式,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应用讨论式学习方法,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为学生的课堂讨论预留一定的时间,使得学生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实现知识点的梳理和回忆。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探究,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例如,讲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提出两个探究式的问题: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计算其表面积?并安排学生讨论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的异同点。在这种讨论的进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回忆已学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巩固记忆,还能够调动起参与探究讨论的积极性,可以在集体讨论中发表个人的看法,并分享学生的见解,使得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对问题的发现、提出、和猜测。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转变传统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利用探究性学习的优势,来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研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舒东梅.探究性学习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俪人:教师,2015(12):414-415.
[2]潘虎.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J],2017(80):10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