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意义”的发问

2019-05-10 10:11成尚荣
江苏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个体意义文本

成尚荣

课程改革在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在深化,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问题是向哪儿深化,怎么深化。答案当然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课程改革中,落实在教学改革中。问题还在于,落实的途径与方式是多种的,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突破口,也可以寻找新的生长点。为此,我们要寻找。

本期专题“理解:走向文本意义的发现”,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寻找到一个重要的切入口。从文本意义发现的维度,并以“基于尊重的理解实践”为核心主题作了深度的探析,表现出小学语文教师很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统一的水平,对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相当有普遍意義的样本。

关于意义的讨论,符号学家们曾经提出这么一个命题:人们不可能对意义发问。为什么?因为,有人以为,“人生活在意义的世界里。对人而言,意义问题不成其为问题,意义明摆在那里,显而易见,自然而然我们就懂了”。真的“自然而然我们就懂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意义需要发现。今天,有人向“意义”发问了!他们有着理论的勇气、实践的智慧,还有着深厚的情怀,向“文本意义”发问了。这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理性精神,理当提倡、肯定,并要高度赞扬。

这项研究至少给我们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其一,为什么要对“意义”发问?研究者告诉我们,“意义”是需要解读的,这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从解释学来看,这样的理解,帮助我们将教学的重点从“知识掌握”向“精神理解”转化,意义发现的过程正是精神发育的过程,让学生的精神丰满起来,灵魂得到塑造。不仅语文,所有教学都应如此。这叫学科育人。其二,向“意义”发问的核心要义。一是要以尊重为前提。对文本的尊重,其实是对国家课程的尊重,对教材的尊重,尤其是尊重统编教材的主导性与完整性。二是要以理解为核心。这样的理解,“知识不再是学习者的‘身外之物,而是进入个体经验,对个体的生活境域和成长问题给予理解,使个体的精神世界得以打开、敞亮、提升”,“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实践”。三是要以实践为目的。“实践是理解的目的,也是理解的验证,更是理解的动力。”其三,对“意义”发问的方式。理解应是多视角的融合,既不唯“原义”,又要有读者的视角,从客观到主观,从一元到多元,而且十分重视个性表达,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基于尊重的理解实践”,何止于语文教学呢?其他学科教学不应都有这样的追求吗?这就是研究的普遍意义,我们同样要发问,更需要发现。

猜你喜欢
个体意义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有意义的一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