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小波 杨大刚△ 孙诚谊 王惠群 刘影
(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2.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4)
肝癌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占全球新发现癌症的5.4%,其死亡率高,我国肝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1]。目前,肝癌以手术切除结合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虽然综合治疗将肝癌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近15%,但总体仍未超过30%[2]。随着肿瘤免疫学的不断进展,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和放、化疗之后第四种肿瘤治疗的手段,并且有望成为最终攻克肿瘤的方向[3]。本实验通过研究CIK细胞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及杀伤机制,为肝癌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1.1试剂及仪器 DMEM高糖培养基、PRMI-1640培养基、PBS缓冲液(美国Hyclone公司);GT-T551无血清培养基(北京宝日医生物技术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挪威Axis-shield公司);IFN-γ、IL-1α、CD3McAb、IL-2(美国Peprotech公司);台盼蓝染液、二甲基亚砜(DMSO)、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偶联羊抗兔(二抗)(贵州鼎国生物技术公司);CD3-ECD、CD8-PE、CD56-FITC、CD69-PE、HLA-DR-FITC(美国Beckman CoμLter 公司);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贵州赛兰博科技公司);JC-1试剂盒、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兔β-actin(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公司);PVDF膜、ECL反应试剂盒(美国Amersham公司);兔抗人Caspase-3(一抗)(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公司)。CO2培养箱、生物安全柜、低温离心机(美国Thermo公司)、多功能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 CoμLter 公司);Western blot电泳及转印设备(美国Bio-rad公司);荧光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
1.2细胞获取及培养 肝癌细胞株HEP-G2来自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液氮长期保存。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CIK细胞制备:CIK细胞由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制备。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分离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含0.6%自体血清的GT-T551培养基调至起始密度为2.0×106/L。于第0天加入IFN-γ 1 000 U/mL,置于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加入IL-1α 100 U/mL,CD3McAb 50 ng/mL,IL-2 1 000 U/mL继续培养。以后根据培养情况添加含IL-2 1 000 U/mL的GT-T551培养基,并调整细胞密度为2.0×106/mL。CIK细胞培养至14 d,取少许培养细胞做流式细胞仪检测。
1.3CIK细胞增殖及免疫表型检测 培养第1、4、7、10、14 d时用台盼蓝染液计数CIK细胞数,并计算增殖倍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56、CD8、CD69及HLA-DR的表达情况以表征CIK细胞的免疫表型及活化程度。
1.4CIK细胞杀瘤活性测定
1.4.1MTT法检测CIK细胞对HEP-G2细胞杀伤活性 将HEP-G2细胞作为靶细胞按20×104/mL加入96孔板,每孔100 μL细胞悬液。12 h后按照效靶比1∶1、2.5∶1、5∶1、10∶1、20∶1加入CIK细胞,另设单独HEP-G2细胞组和单独CIK细胞组。每组均设3个复孔,37 ℃、5%CO2培养箱中各培养24、48、72 h。取出孔板振荡,弃上清,PBS 100 μL洗板2次,1640培养基100 μL/孔,MTT(5 mg/mL)20 μL/孔,于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4 h。取出孔板1 000 rpm离心5 min,弃上清,DMSO 200 μL/孔,振荡溶解10 min,用酶标仪490 nm,测OD值,计算CIK杀瘤活性。杀伤率(%)=[1-(实验组OD值-单独CIK细胞组OD值)/单独HEP-G2细胞组OD值]×100%。
1.4.2JC-1荧光染色检测CIK细胞对HEP-G2细胞杀伤活性 将HEP-G2细胞作为靶细胞按130×104/mL加入6孔板,每孔1.5 mL细胞悬液。12 h后按照效靶比1∶1、5∶1、10∶1、20∶1加入CIK细胞,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然后取出6孔板振荡,弃上清,PBS 2 mL/孔洗板2次,1640培养液1 mL/孔、JC-1工作液1 mL/孔,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20 min。取出孔板弃上清,JC-1缓冲液1 mL/孔洗板2次,1640培养基2 mL/孔,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1.5HEP-G2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 将HEP-G2细胞作为靶细胞按45×104/mL加入6孔板中4孔(A、B、C、D),12h后按效靶比1∶1、5∶1、10∶1、20∶1加入CIK细胞,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收集并裂解细胞,提取总蛋白,用BCA试剂测蛋白含量。等量蛋白质采用120 g/L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然后转至PVDF膜上,用封闭液4 ℃封闭过夜,加入兔抗人Caspase-3抗体(1∶200),室温孵育2 h,室温下洗膜后加入相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耦联羊抗兔2抗,室温孵育1 h,ECL显影。以β-actin条带作为内对照。
2.1细胞增殖及免疫表型检测
2.1.1细胞增殖的动态观察 见图1,CIK细胞在第1~7天增殖比较缓慢,第7天以后增殖速度加快,第14天细胞增殖约100倍,细胞数为(9 611±961)×106个。细胞活率保持在97%以上。
图1 CIK细胞增殖情况
2.1.2CIK细胞免疫表型变化 见图2,CD3+CD8+及CD3+CD56+的比例随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增高。培养第14天时,CD3+CD8+和CD3+CD56+比例分别达到(71.37±3.68)%和(23.93±4.20)%。
图2 CIK细胞免疫表型变化
2.1.3CIK细胞活化情况 见图3,T细胞活化标志HLA-DR的表达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培养第14 d时,T细胞活化标志HLA-DR的表达率达到93.45%,已具备活化的淋巴细胞功能。
图3 CIK细胞活化情况
2.2MTT法检测CIK细胞对HEP-G2细胞杀伤活性 CIK细胞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具有杀伤作用,并且随着CIK细胞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增加,杀伤率增加(P<0.05)。效靶细胞作用24 h时,效靶比20∶1杀伤率与效靶比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效靶细胞作用48 h时,效靶比20∶1杀伤率与效靶比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靶细胞作用72 h时,效靶比20∶1杀伤率与效靶比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效靶细胞作用一定时间的杀伤率
注:与1∶1比较,△P<0.05,▲P<0.01;与2.5∶1比较,○P<0.05,●P<0.01;与5∶1比较,☆P<0.05,★P<0.01;与10∶1比较,◆P<0.01。与24 h比较,*P<0.05,&P<0.01;与48 h比较,#P<0.05。
2.3JC-1荧光染色检测CIK细胞对HEP-G2细胞杀伤活性 图4是不同效靶比的JC-1荧光图。如图所示:效靶比1∶1、5∶1、10∶1、20∶1作用24 h后,利用JC-1荧光染色检测CIK细胞对HEP-G2细胞杀伤活性,绿色荧光表示HEP-G2细胞已经处于早期凋亡。
2.4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 见表2,效靶比为1∶1时,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高于效靶比5∶1(P<0.05)。效靶比为20∶1、10∶1时,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均高于效靶比5∶1、1∶1(P<0.05)。见图5,与CIK细胞共孵育的HEP-G2细胞在32 kD处出现明显蛋白条带,与所染Caspase-3一抗目的蛋白分子量相同。
表2 Caspase-3蛋白与β-actin总灰度值及不同效靶比组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注:与1∶1比较,*P<0.05。与5∶1比较,#P<0.05。
图5 不同效靶比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胶片
CIK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同时表达CD3+CD56+CD8+膜蛋白分子,又称为NK细胞样T淋巴细胞,兼具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具有广谱肿瘤杀伤性,对多种肿瘤细胞均表现强大的杀伤活性,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也具有杀伤活性,更加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4-6]。本研究培养的CIK细胞,经过14 d的扩增培养后,CD3+CD8+细胞比例提高2.24倍,CD3+CD56+细胞比例提高5.12倍,活化T细胞比例提高10.11倍,达到93.45%。表明培养细胞具备典型CIK细胞表型,并高度活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1)效靶细胞作用相同时间时,效靶比20∶1组与其它效靶比组相比,CIK细胞对肝癌细胞株HEP-G2有明显杀伤作用。(2)效靶细胞作用48 h时,效靶比20∶1组与效靶比10∶1组在CIK细胞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率上有差异。但作用24 h时,效靶比20∶1组与效靶比10∶1组杀伤率却未发现差异。这是因为效靶细胞作用24 h时,CIK细胞对肝癌细胞株HEP-G2作用时间不足,杀伤作用不能完全体现。效靶细胞作用72h时,效靶比20∶1组与效靶比10∶1组杀伤率同样未发现差异。这是因为CIK细胞、肝癌细胞株HEP-G2消耗培养基及细胞自身的凋亡,使得此时的杀伤率较效靶细胞作用48 h时的杀伤率增加幅度不大。此结果间接验证了临床回输CIK细胞到人体的时间即间隔48 h回输人体,1周为1疗程。本研究还显示,效靶细胞互相作用24 h后,当效靶比为1∶1时,JC-1荧光染色检测到肝癌细胞株HEP-G2剩余的细胞数量最多,且肝癌细胞株HEP-G2呈红色荧光的细胞数量均明显多于其他效靶比组。当效靶比为20∶1时,肝癌细胞株HEP-G2剩余的细胞数量最少。
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目前公认的:(1)CIK细胞释放胞浆颗粒进入肝癌细胞外间隔,通过颗粒内含物发挥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2)CIK细胞可以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如IL-4、IL-2、IFN-γ、GM-CSF、TNF-a等,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反应性间接杀伤肿瘤细胞[7]。(3)CIK细胞高水平表达Bcl-2、Bcl-xL、DADI、survivin等抗凋亡基因,这些基因共同导致CIK细胞可以耐受表达FasL(CD178)的肝癌细胞诱导的凋亡。CIK细胞也可以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凋亡机制,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杀伤[8]。Fas(CD95)作为一种普遍表达的受体分子,可以出现在多种细胞表面。FasL的大量表达只见于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Fas和FasL的配接以三聚体的形式出现。3个Fas分子胞内段所带有的死亡结构域(DD)相聚成簇,招募了胞浆中另一种带有死亡结构域的衔接蛋白(FADD)。FADD以其DED(死亡效应结构域)连接另一个带有DED的后续成分称为Caspase8前体。Caspase8前体属于酶原,激活后称为Caspase8。Caspase8使Caspase3酶原转化为具有活性的Caspase3,从而引发Caspase介导的级联反应[9],诱导细胞的凋亡。
本研究发现,CIK细胞、HEP-G2细胞按照效靶比20∶1、10∶1、5∶1、1∶1在互相作用24 h后,均有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其中,效靶比为20∶1、10∶1时,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效靶比5∶1、1∶1,表明在杀伤过程中CIK细胞的增加能导致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增多,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但效靶比为1∶1(24 h)时,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高于效靶比5∶1。因此考虑效靶比5∶1比效靶比1∶1消耗的培养基相对较多,而效靶比5∶1组中的CIK细胞数量少于效靶比20∶1、10∶1组中的CIK细胞数量,故效靶比5∶1组中的CIK细胞既消耗了培养基、数量又不足,所以不能有效地诱导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
综上,CIK细胞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有明显杀伤作用。杀伤机制有可能是通过Fas/FasL凋亡途径,启动凋亡蛋白Caspase介导的级联反应,诱导下游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从而引起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