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小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改革以及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实行,初中的语文教育不再单单的是一门语言类基础学科,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恰好是自身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快速时期,更是接受思维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初中的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简要的分析和谈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培养策略;中学生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学
在我国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语文都是各个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优秀的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信息以及接受信息的能力有着较大的提升,还可以充分的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这样学生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也有着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路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兴趣是人类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有着充分的动力去投入到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完成学生自身的学习任务。基于此,教师应自身积极的学习最新的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语文课堂教学充分的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自主探索教学法等等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更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在这些教学法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自主讨论,引导而不是抑制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展开自主的思维探究。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自身独特的想法和理解方式,使语文学科知识科学的在学生脑海中进行构架,从而满足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同时,更丰富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信心,进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其创造性的思维发展源于提出学习上的问题。只有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积极的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更好的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虽然通过告诉学生的标准答案,提升到了学生的短期成绩,但却让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受到了扼杀。基于此,在现如今的实际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答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的教材的《孔乙己》一课中,教师可以在学生通读全文后,分析文章的递进关系,并引导学生提出文章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大约”和“的确”为什么可以一起使用的问题。从而针对课文的整体风格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通过思考、讨论和探索找到最终的答案。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升了学生对于问题的发现和探索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重点,充分的尊重现如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充分的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好的养成学习习惯[2]。同时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一定的關注,因材施教,锻炼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因知识理论来源于生活,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语文时间活动来拓展课堂学习的不足之处。利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为充分的加深对于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与学生一起努力,从而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所有语文教师一起学习和努力的目标。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中国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可行有效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中应充分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多媒体方式,为学生展示与学科有关的资源,提升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发现的意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问的方式,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思维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最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姜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3).
[2]李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