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维
摘要:小麦是加工绿色食品的基本原料,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栽培技术是集成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精量半精量机械播种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本技术适用于大田栽培条件下,每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的小麦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在兴平市大面积示范,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对该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小麦;绿色;高质;高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紧紧围绕绿色兴农、质量兴农这个中心,结合我市农业功能定位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总体目标,在创建区全面推行优良品种及节肥、节水、节药技术,示范带动全市粮食朝着绿色、高质、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播前准备
1.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
为了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潜力良种是小麦实现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的内因。兴平市2.5万亩的区示范区选择了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79、西农223、百农207等品种。
2.种子处理。小麦播种前所选种子进行晒种、清理杂草种子,同时选用每100公斤种子用200-300g的多菌灵或15%的粉锈宁拌种或小麦专用拌种剂对麦种进行包衣或使用包衣种子,防治小麦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病害,保证小麦一播出全苗。
3.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可增加有机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生物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生物固氮增加,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提升土壤基础肥力水平
4.土壤深翻、精细整地确保播种质量
小麦前茬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深耕或深松耕,耕深一般在20~25厘米,耕后要迅速整平,并细耙或旋耕2次,耙碎土坷垃,使土壤达到“深、细、透、实、平、足”的质量标准。上松下实,为提高小麦机播种质量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科学施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1.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是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栽培重要一环。因此,结合耕地前施基肥,每公顷施经过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000-45000kg,
2.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小麦目标产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产量6750-7500kg,每公顷优质有机肥纯氮180-225kg,五氧化二磷肥135-180 kg,氧化钾90-120kg,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和氮素化肥的70%做底肥结合翻地施人,剩余30%的氮素化肥结合灌水在拔节期追施。积极推广氮肥后移提高小麦品质。
3.采用高杆喷灌,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是农业新技术,既能有效的控制农药用量,达到低残留高质高效的目的,又可实现肥随水走,以水调肥,避免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同时还可省工60%,节水50%,节肥30%.亩节约小麦生产成本100-130元。
三、适期播种,宽幅半精量条播
1.播期:小麦的适宜播种是冬前形成壮苗的关键,也是小麦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当日平均气温16-14℃为小麦的最佳播期,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兴平市小麦最佳播期在10月10-20日。半冬性品种应在10月10-15日播种最佳,弱春性品种应在10月15-20日播种为宜。
2.宽幅半精量条播。小麦半精量条播是构建合理群体的有效途径。用半精量条播机播种,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CM,覆土良好、镇压塌实。播种量的确定主要根据品种的分蘖力、分蘖成穗率,播种期早晚和土壤肥力水平,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播期较早和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播量相对小些。一般播种量为:精量150-180Kg/公顷,晚播(即在10月25日以后)适当增加播量,每推迟一天,增加7.5Kg播量,确保全苗不断垄。
四、做好小麦田间管理
1.狠抓小麦冬前冬管理培育壮苗安全越
(1)查苗补种:播后10天左右,及早查苗、补苗,消灭断垄,保证苗全;消灭疙瘩苗、保证苗匀、苗齐、苗壮。
(2)分类管理,培育壮苗。基本苗15~20萬/亩,冬前合理的总茎数80~100万/亩,对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镇压,中耕深度7-10cm,实现控旺转壮。对晚播的弱苗麦田,以促为主,采取增施有机肥和中耕等措施提高地温,实现促弱转壮。
(3)适时冬灌。及时灌好越冬水,冬灌时间以平均气温降到4-5度,日消夜冻时浇越冬水为宜,兴平市一般为12月15日前后,秸秆还田地块,应提前10天进行冬灌,一般每公顷灌水500-700立方米。
2.及早动手抓春管,促苗转化夺高产
(1)做好麦田春管,促苗升级转化。根据苗情科学追肥,春季总茎数100-120万/亩,亩成穗40-45万/亩。对一、二类麦田积极推广前氮后移技术,提高小麦品质,在3月上中旬结合浇起身水每公顷追施尿素120-150Kg;对长势较弱的三类麦田每公顷追施尿素150Kg,促进麦苗升级转壮;生长过旺或群体偏大的麦田,除起身期控制肥水外,在拔节前还应采取压麦、深中耕和化控等控制措施。
(2)酌情浇水,防止倒伏。孕穗期和灌浆期是小麦需水的高峰阶段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浇水时要结合天气、土壤墒情、苗情等具体情况而定,切忌浇水过晚造成后期遇风雨倒伏,导致小麦减产。
五、病虫草害防治
1.防治原则: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进行综合防治,并要保证尽量少施用化学农药或不施化学农药,绝对禁止施用剧毒农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
2.农业防治:土壤深翻可有效地减轻小麦锈病和纹枯病的发生。结合田间管理,进行中耕除草,铲除田间杂草:可以减少越夏菌源,有效地减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
3.物理防治:利用蚜虫的趋黄特性,可用黄板纸诱杀蚜虫。
4.生物防治:小麦蚜虫的天敌种类繁多,如草蛉、蚜茧蜂、蚜小蜂等,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小麦虫害。
5.化学防治:
(1)蛴螬、金针虫:用50%辛硫磷乳油0.1公斤,拌麦种勿公斤。拌种时先将麦种摊开,将0.1公斤药液兑到5公斤水中,用喷雾器边喷边拌,堆闷2~3小时以后即可播种,防治蛴螬效果很好,并能兼治金针虫。
(2)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在小麦抽穗期,或小麦锈病普遍率达5%时,或小麦白粉病普遍率达10%时,每亩用粉锈宁(三唑酮)25%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稀释后喷雾,全生育期用药1次。(3)小麦蚜虫:在小麦蚜虫发生时,每亩用40%乐果乳油100克对水稀释后喷雾,全生育期用药1次。
(4)麦田除草:在采取轮作倒茬和人工除草的基础上,在小麦生长发育到3-5叶期即11月下旬选用高效低残留麦田除草剂于晴天进行化学除草。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麦锄每公顷450g或兑水450Kg防治;对禾本科杂草可用3%科赛战将乳油每公顷375-450ml兑水450Kg防治。
六、适时收获
小麦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末期,应及时收获,晾晒,确保优质高产、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