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办好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不仅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也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精神引领下,河南省不断深化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积极谋划学习型社会建设,使得继续教育的办学面貌、办学条件、培养质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初步构建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总框架。如何进一步加强河南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是当前应该关注的课题。
一、河南省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现状
(一)社区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自2014年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河南省共认定新郑市等16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郑州市上街区等26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同时,平顶山市新华区、湛河区等6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郑州中原区、信阳市平桥区等3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目前,郑州、洛阳、新乡、焦作等15个地市成立了“社区大学”或“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统筹指导当地社区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的开展。郑州、洛阳、安阳、商丘、平顶山、三门峡等地大力推动区县成立社区学院,其中,郑州16个区县已全部挂牌成立社区学院,其他地市也初步形成了社区教育四级办学网络体系。同时,社区教育资源实现信息化,河南社区教育网2013年12月正式开通运行,河南终身学习网于2015投入使用,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满足了全省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实现处处可学、时时能学创造了条件。
(二)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稳步推进
为搞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河南省开展了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创建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截至2017年年底,通过认定的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有348所。同时,全省共有20个县(市、区)入围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名单。成人学校、职教中心在实地调研农民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培训“菜单”,开发培训教材,面向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就业创业、乡风文明、法制宣传、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强调:“加快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转型发展,鼓励其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文件精神引领下,河南全省各地乡镇成人学校加快业务转型,广泛开展面向“三农”的公民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
(三)老年教育工作步伐加快
2017年11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等工作做出了整体部署,也为河南省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为实现到2020年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95%以上的目标,2018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在全省高等院校和有關中等职业学校中遴选了郑州大学等12所学校,开展省级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承担全省健康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
同时,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在《规划》的精神引领下,先期探索开展“第三年龄学堂”建设工作,先后开办了英语班、戏剧班、智能手机班等老年班,为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并利用移动摄录设备和远程授课系统,实时录播和快速编辑,探索扩大资源供给的新模式。
(四)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河南省自2010年起连续7年在平顶山、郑州、新乡等地举办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省级活动周的引领带动下,近3年来,河南全省范围内已有90%以上的县(市、区)每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周期间,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河南省“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认定工作。5年来,共计认定省级“百姓学习之星”83人,省级“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57个。“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行列。由于事迹突出、影响范围广,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22人被授予国家级“百姓学习之星”称号,21个单位被评为国家级“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助推了全省学习型社会建设。如今,河南全省已有郑州、鹤壁、济源、开封、三门峡、南阳、新乡、驻马店等8个城市加入了“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 这些城市积极与兄弟省市开展交流合作,参与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项目实践,成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先行军。
2017年6月,河南省学分银行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一年来,本科、专科层次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试点共计注册20580人。其中,本科、专科层次学历继续教育注册580人,非学历继续教育试点注册20000人,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迈出坚实一步,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我省终身教育“立交桥”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河南省继续教育工作整体建设成效明显,但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继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属于薄弱环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的需求。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较多、开放水平不高、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相关政策及制度保障
目前,国内已有河北省、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等8省市印发了《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4年8月,教育部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后,全国20多个省市印发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文件,而河南省至今还没有出台相关配套文件,使得相关工作得不到政策指导。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河南省社区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始于2011年,近10年来,郑州市、平顶山市、鹤壁市、新乡市等地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经费有保障,工作成效明显。特别是郑州市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已达到全国先进城市水平。同时,河南全省还有1/3的地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领导重视不够,经费、人员得不到保障等原因,继续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区教育工作者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
目前,河南省内大多数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缺少或没有社区教育教师编制,社区教育教师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培训制度无法建立,致使社区教育工作队伍不稳定,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三、推进策略
(一)为教育现代化、终身化提供法制保障
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福建省、上海市、河北省、太原市、宁波市5个省市出台了《终身教育工作条例》。目前,国家已制定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法律、条例,《学前教育法》也即将颁布,唯独缺乏继续教育类法规。因此,河南省亟待出台一部涵盖成人学历提升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教育、职工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内容的《继续教育条例》,以使政策具有较强的延续性、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建立政府统筹管理机制,加强统一领导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覆盖面大,涉及领域广,仅靠教育部门是无法统筹协调管理的。因此,省政府应建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领导协调机制,统筹管理和指导全省继续教育工作。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继续教育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指导本区域的继续教育工作。
(三)建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统计制度,将其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统计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战略目标,2020年我们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初步建成学习型社会。然而,如果完整的现代教育统计制度无法建立,就无法准确评估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因此,只有建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统计制度,将继续教育统计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发布,才能获得全面真实的教育统计数据,才有可能真正评价和监测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全面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制定条例或规程,规范继续教育办学行为
当前,社区教育学校和老年教育学校都是地方政府和其他教育机构在摸索中开展工作的,都存在性质、地位、编制、经费、职称等制度性障碍。在未来的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必然成为一种类型教育、一种体系完善的教育。因此,对各级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办学机构的性质、地位、办学目标、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做出明确规定,显得尤为迫切。
(五)解决继续教育教师职称问题
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7〕805号)明确提出:“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省相关规定,共同制定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实施细则。”如果继续教育专职教师职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继续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影响全省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健康可持續发展。因此,河南省应尽快在教师职称系列中设立继续教育学科组。
总体而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构想和追求目标,也是我国及河南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抓住机遇,适应时代需求,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大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力争早日实现河南省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 (责编 李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