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演剧研究*

2019-05-07 06:59刘水云
文化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折子戏演剧戏班

李 奇 刘水云

(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 上海 200072;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 200040)

《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其文意趣神色,其旨至情至性,杜丽娘为情生生死死,可谓意味深长。吕天成《曲品》云:“《还魂》,杜丽娘事,甚奇。而着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1]沈德符《顾曲杂言》亦云:“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2]李调元《雨村曲话》称:“玉茗四种,《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以《还魂》为第一部,俗呼《牡丹亭》。”[3]梁廷楠《曲话》则称:“‘玉茗四梦’,《牡丹亭》最佳,《邯郸》次之,《南柯》又次之,《紫钗》则强弩之末耳。”[4]由此可见《牡丹亭》艺术水平之高。然而,即便是这样的作品,想要盛行于舞台之上也是很难的。臧晋叔《玉茗堂传奇引》云:“临川汤义仍《牡丹亭》四记,论者曰:‘此案头之书,非筵上之曲。’”[5]李渔《闲情偶寄》则云:“即如汤若士之《牡丹亭》、《邯郸梦》得以盛传于世……皆才人侥幸之事,非文至必传之常理也。”[6]然事实上,自万历二十六年(1598)起,《牡丹亭》长演不衰,至今仍活跃在昆曲舞台上,这确实难能可贵。因此,对《牡丹亭》的演剧研究也就有了充分的意义。

晚明时期,伴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文人士大夫对戏曲活动的兴趣大大增加,他们如痴如狂地欣赏戏曲,演出戏曲,几乎“无日不赴宴,无宴不观剧”。《牡丹亭》舞台演出正是基于此背景,最早可追溯到王锡爵家班的搬演。陆萼庭先生《昆剧演出史稿》中说:“王锡爵家乐班是用昆腔演出《牡丹亭》最早的记录。”[7]59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曰:“义仍填词,妙绝一时,《牡丹亭》曲尤极情挚。世或相传,云‘刺昙阳子而作’。然太仓相君实先令家乐演之,……相君虽盛德有容,必不反演之于家也。”[8]114汤显祖在《七夕醉答君东》中说:“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9]791其好友邹迪光则在《临川汤先生传》中说:“若《紫箫》、‘二梦’、《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9]2583石韫玉《吟香堂曲谱序》云:“汤临川作《牡丹亭》传奇,名擅一时。当其脱稿时,翌日而歌儿持板。”[10]161可见《牡丹亭》正是为演唱而作的。因当时地处临川、宜黄一带,所以其演唱多为宜黄腔。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曰:“ 此道有南北,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9]1189表明《牡丹亭》也可用海盐腔演唱。

嘉靖年间,太仓魏良辅改革昆腔并迅速崛起于南方曲坛,为奠定“四方歌者皆宗于吴门”的统治地位,急需借助优秀剧作的搬演来扩大影响力,因而将目光聚焦在艺术水准相对较高的“临川四梦”上。但令人叹息的是,《牡丹亭》并不适合用昆腔演唱,如张琦在《衡曲麈谭》中称:“近日玉茗堂《杜丽娘》剧非不极美,但得吴中善按拍者调协一番,乃入人耳。”[11]黄图珌在《看山阁集闲笔》中也称《牡丹亭》“调甚不工,令歌者低眉蹙目,有碍于喉舌间也”[12]。既然《牡丹亭》原作不适合昆腔演出,则必须对其进行改编。姚燮《今乐考证》云:“作《牡丹亭》,称今古绝唱。然于字句间,其增减处未谐于谱,时伶难之,遂有起而删改之者。”[13]众所周知,《牡丹亭》改本有沈璟的《同梦记》、臧懋循的《玉茗堂四种传奇》和冯梦龙的《风流梦》等,而众多曲谱选本对《牡丹亭》出目的辑录也显示了舞台演出本对原作的改编。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汤氏反对昆腔演唱《牡丹亭》,有诗云:“半学侬歌小梵天,宜伶相伴酒中禅。”[9]822这里的“半学侬歌”指的就是学习昆山腔,是指演员学习昆山腔来进行演唱。

晚明演剧之风盛行,《牡丹亭》频繁地演出于官绅厅堂、私家园林、市井广场等各种场所。就家班演剧而言,《调象庵稿》载万历年间邹迪光班演《牡丹亭》,《春浮园偶录》载万历年间王锡爵家班演《牡丹亭》,《笔梦》载万历年间钱岱家班演《牡丹亭》[14],表明它受到家班主人们的喜爱。而王士祯诗“落花如梦草如茵,吊古临川正暮春。玉茗又闻风景地,丹青长忆绮罗人。瞿塘回棹三生石,迦叶闻筝累劫身。酒罢江亭帆已远,歌声犹绕画梁尘”[8]197,则形象地说明了它在民间演出之盛况。

明末清初,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新崛起的昆曲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随着清廷入主中原,社会渐趋稳定,昆曲以强劲的势头发展,逐渐成为全国性声腔剧种。此时昆曲演剧可谓盛演不息,在一些诗词集当中不时能够发现文人观演昆曲的诗词,《牡丹亭》当然也名列其中。据前贤时俊的论述,笔者搜集并整理了数十条吟咏《牡丹亭》演剧的诗词,现将这些咏剧诗词整理如下:

表1 明清诗词题咏《牡丹亭》演出情况

续表

续表

上表显示,明末清初乃至整个康乾盛世,《牡丹亭》的演剧可谓兴盛之极,演出组织有教坊、家乐和职业戏班,演出形式有全本戏和折子戏。就折子戏而言,乾嘉之际“昆剧折子戏以它咄咄逼人的艺术锋芒,终于夺走了传统的全本戏演出方式的宝座”[7]172。《牡丹亭》折子戏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其演出贯穿了整个清王朝,其中被搬演最多的是《惊梦》(或称《入梦》)、《寻梦》二折。李渔《闲情偶寄》云:“即汤若士《还魂》一剧,世以配飨元人,宜也。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寻梦》二折对。”[6]23据张雪莉统计,《牡丹亭》剧目在明清曲谱、戏曲选本中有大量的辑录[15],如下所示:

表2 明清选本、曲谱辑录《牡丹亭》出目情况① 清代为《牡丹亭》折子戏演出盛行时期,然明代已有《牡丹亭》散出选本。

此外,《牡丹亭》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在清宫内廷也深受欢迎。据嘉庆年间的演戏档案可知,嘉庆七年(1802)或更早时,清宫内廷就有《劝农》《学堂》《拾画》《叫画》等折子戏的搬演。[16]94尽管如此,随着“花雅之争”的加剧,昆曲演出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牡丹亭》的演出也愈发衰微。概而言之,《牡丹亭》演剧伴随着昆曲的发展兴衰历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自身的艺术特质。

从前面的咏剧诗词表可知,明清文人经常观演《牡丹亭》并相互唱和歌咏。从这些咏剧诗词中可以发现,当时文人观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节庆宴集,二是日常宴集。王顼龄《元夕后三日,卞令之少司寇招同少宗伯李山公前辈、少司马张曼园、太常李公凯、祭酒汪东川、家弟薛淀同观家乐,成断句四首》、程瑞祊《都门元夕踏灯词》、唐英《丙寅小阳月昌江泛舟》等记载的是节庆宴集观演《牡丹亭》的情况;熊文举《春夜集李太翁沧浪亭观女伎演〈还魂〉诸剧,太翁索诗纪赠,次第赋之》、王文治《冬日浙中诸公迭招雅集席间次李梅亭观察韵四首》其四、周之道《十二时·安雅堂宴集观〈牡丹亭〉剧,即席赠唐伶,歌丽娘者》、彭年《观顾又玄家姬演〈牡丹亭梦〉》、许楚《徐二玉招同马束庵、谢定之、陈善相燕集洑溪,观令叔映薇太守家伎》等则属于第二种情况。

《牡丹亭》家班演剧大多见于宴集上,家班主人借此与文人名士唱和娱乐。如康熙十年(1671)秋,拙政园主人王永宁设宴演《牡丹亭·惊梦》《邯郸梦·舞灯》二折戏,邀请李渔、余怀诸士观看[17],余怀《鹧鸪天·王长安拙政园宴集观家姬演剧》、李渔《花心动·王长安席上观女乐》皆题咏其事。除了前文已提到的万历年间邹迪光家班、王锡爵家班和钱岱家班的演出外,刘水云的《明清家乐研究》还提到了万历年间吴越石家班、唐献可家班、吴太乙家班,崇祯年间吴昌时家班、沈自友家班,明末清初间李明睿家班、查继佐家班,康熙年间冒襄家班以及乾隆年间江春家班、王文治家班、方元鹿家班的演出。[18]此外,文昭《十七日长男第中观剧看放烟火十首》之六也提到了《牡丹亭》的演出[19],而且清代小说《红楼梦》也记载了贾府家班搬演过《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等八折戏[20],由此可见清代《牡丹亭》家班演出之盛。

《牡丹亭》的舞台盛行有其内在因素。首先,汤若士“临川四梦”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然李调元、梁廷楠等人皆认为《牡丹亭》是“四梦”中的最佳作品,可见其艺术水准之高。具体来说,其曲文隽秀典雅、婉转清丽,其情节曲折合理、耐人寻味,人物个性鲜明又意蕴深长,文人士子们自然对其青睐有加。其次,《牡丹亭》的禅理文诀、至情至性与明清文人的情怀相契合。黄宗羲《偶书》六首,其二云:“诸公说性不分明,玉茗翻为儿女情。不道象贤参不透,欲将一火盖平生。”[21]黄宗羲将《牡丹亭》之“情”与理学家所倡导之“性”相提并论,可见其对汤若士的推崇。《牡丹亭》里的生死至情,深深影响着文人士子们。黄仙根《银花藤馆诗钞》载:“纷纷梅柳总情根,春梦因缘不着痕。毕竟长埋花下骨,还魂原是旧消魂。”①黄仙根:《银花藤馆诗钞》,转引自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16页。丁炜《献衷心·春宵观剧》亦云:“寻旧梦,牡丹亭。柳枝花片太迷冥。幻离鸾栖凤,死死生生。肠可断,魂解返,总音情。”[22]文人借戏曲一抒胸中之块垒,引发内心深处一往而深之情感共鸣。再次,《牡丹亭》离奇曲折的梦境描写,魂牵梦绕的情丝萦系,符合文人士子的审美追求。杨芳灿《消夏偶检填词数十种漫题断句仿元遗山论诗体》四十首,其二十六云:“红牙掐遍教歌儿,玉茗花开谱艳词。识破繁华都是梦,临川犹是为情痴。”②杨芳灿:《消夏偶检填词数十种漫题断句仿元遗山论诗体》,转引自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22页。吴棠桢《夜半乐·阁中坐月闻隔院歌声》云:“牡丹亭畔,遥怜旧日,个依好梦难寻,燕嗔莺咤。”[23]文人对“梦”情有独钟,充分追忆昔日之繁华与感惜今时之凋弊,意图借《牡丹亭》中“梦”的独特魅力,来激发世人的怀旧情结。

另外,文人士子们与伶人之间的互动交游,促进了《牡丹亭》演剧的盛行。如潘之恒《赠吴亦史四首》《观演杜丽娘,赠阿蘅江孺》《观演柳梦梅,赠阿荃昌孺》,钱谦益《春夜听歌赠秀姬十首》,周之道《十二时·安雅堂宴集观〈牡丹亭〉剧,即席赠唐伶,歌丽娘者》等,皆是文人士子观看伶人演剧后即兴而作,以抒自己之体悟。如潘之恒《观演杜丽娘,赠阿蘅江孺》云:“本是情深者,冥然会此情。难逢醒若梦,愿向死求生。”[24]205《观演柳梦梅,赠阿荃昌孺》云:“不为情痴绝,痴来转自怜。幽婚冥府牒,禁脔丈人权。”[24]206可见江孺和昌孺二人对杜丽娘、柳梦梅的“情”有着深刻的体会,说明二人皆擅演《牡丹亭》。冒辟疆家班中伶人朱音仙也擅演《牡丹亭》,李载《长干行》云:“朱子音仙为阮怀宁梨园子弟,以声伎得游击将军。……壬戌人日相识于冒巢民先辈家,酒坐既酣,听说平生时事,感而赋此。”[25]曹寅曾作词《念奴娇·题赠曲师朱音仙。朱老乃前朝阮司马进御梨园》赞曰:“白头朱老,把残编几叶,尤耽北调。……《燕子》风情,《春灯》身世,零落《桃花》笑。当场搬演,汤家残梦偏好。”[26]

概言之,《牡丹亭》家班演剧从晚明至清代前、中期就一直活跃,但随着家班的衰弱,职业戏班的崛起,其演剧范围也在逐渐缩小。

职业戏班也是《牡丹亭》演剧的重要组织之一,它也时常出现在文人宴集上,而且还占有较高的比例,只是因文献资料匮乏尚不能确定为何班何人所演。明万历初年,职业戏班自吴中一带——苏州开始,遍及南京等广大江南地区,进而至北京等地,逐渐向全国各大中城市发展。[27]224演出场所除了私人和官府厅堂,大多是在会馆、寺庙、广场、河边、船舫等固定的或临时的戏台。[27]234据前面咏剧诗词表可知,明清职业戏班不仅在私宅厅堂演剧,在其他场合(如广场)也有演出。此外,职业戏班伶人擅演《牡丹亭》的记载也有不少,如鲍倚云《退余丛话》载:“崇祯时,杭有商小玲者,以色艺称,演临川《牡丹亭》院本,尤擅场。”①鲍倚云:《退余丛话》,转引自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17页。侯方域《李姬传》云:“(李香)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梦’,皆能妙其音节。尤工琵琶,然不轻发也。”[28]

另外,清代乾隆年间,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沈起凤《谐铎》和李斗《扬州画舫录》分别记录了擅演《牡丹亭》的伶人。

周玲之《寻梦》《题曲》,四喜之《拾画》《叫画》,含态腾芳,传神阿堵,能使观者感心㙤目,回肠荡气,虽老伎师,自叹弗如也。[29]

吴中乐部,色艺兼优者,若肥张、瘦许,艳绝当时。后起之秀,目不见前辈典型,挟其片长,亦足倾动四座。如金德辉之《寻梦》,孙柏龄之《别祠》,仿佛江彩苹楼东独步,冷淡处别饶一种哀艳。[30]

老班有三通人,吴大有、董抡标、余维琛也。抡标,美臣子,能言史事,知音律,《牡丹亭记》柳梦梅,手未曾一出袍袖。[31]

金德辉之《牡丹亭·寻梦》,如春蚕欲死,以至人称“金德辉唱口”,风行一时。可见此时《牡丹亭》折子戏的演出极为兴盛,广为观众接受。此后,有关职业戏班伶人擅演《牡丹亭》的记载散见于张次溪编订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现整理如下:

表3 清代擅演《牡丹亭》的职业演员情况

续表

续表

此外,据《观剧日记》记载,江西集秀部、叙伦部和玉华部的伶人皆擅演《牡丹亭》。冰雪《戏目偶志》记载,清末民初苏州全福班的丁兰荪、尤彩云、钱宝卿擅演杜丽娘,沈月泉、沈盘生擅演柳梦梅,徐金虎、施桂林擅演春香。《北方昆曲传统戏目》提到了荣庆社韩德昌、马祥麟、白云生等人擅演《牡丹亭》。[32]陆萼庭先生《昆剧演出史稿》中的《清末上海昆剧演出剧目志》较全面地提到,清末《牡丹亭》的演出剧目主要有《劝农》《学堂》《游园》《堆花》《惊梦》《离魂》等12折。[7]331

从上可知,清中后期《牡丹亭》演出形式基本上是折子戏,并且常演的剧目主要以《惊梦》《寻梦》为主,《学堂》《游园》次之,杜丽娘、柳梦梅、春香成为经典角色。因此,我们不禁思考,50多出的《牡丹亭》为何只有这数折戏能在职业戏班中长演不衰?当然,这与昆剧的兴衰历程、《牡丹亭》的艺术特质、接受群体的需求都有所关联。

首先,18世纪以后随着“花雅之争”的加剧,昆曲丧失了主导地位,花部逐渐抢占了昆曲市场,《牡丹亭》的演出也随之凋敝。其次,《牡丹亭》常演的折子戏有其独特的魅力,如《学堂》演绎的是杜丽娘的陪读侍女春香,因不满塾师陈最良曲解《诗经》,宣传封建礼教,便乘机戏弄他的故事。这出戏有两个特点:一是主旨鲜明,竭力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向往自由与解放;二是剧情充满喜剧色彩。如春香极具个性,调皮嬉闹,生动有趣。因而符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盛演不衰。清中后期茶馆戏园逐渐成为职业戏班演剧的重要场所之一,广大平民观众也能欣赏戏曲,《牡丹亭》中《惊梦》《寻梦》等戏显然符合他们的口味:一是奇文隽秀,益人神智;二是其情易感,淳挚深厚;三是禅理文诀,耐人寻味。

概言之,《牡丹亭》职业戏班演剧在清代前、中、后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观众阶层平民化、演剧场所固定化、演剧规模逐渐缩小。

明代前、中期的宫廷演出剧目,大多是金元以来相传的北曲杂剧,直至万历年间昆曲才进入宫廷,自此宫廷演出昆曲蔚然成风,以至摇摇欲坠的南明弘光王朝在《燕子》《春灯》的演出中断送了。[27]249—254清代宫廷演剧沿袭明代之旧,昆曲演出仍占主导地位,因弋阳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演声腔主要是昆曲、弋阳腔[27]353,《牡丹亭》自然也进入了宫廷。

清代初期因“戏剧之档案不传,故当时演习之状况,剧本之结构,皆不得而考”[33],只能通过嘉庆朝以后的宫廷演戏档案来窥测清初宫廷演戏之一斑。嘉庆二十五年(1820),《穿戴题纲》录有《牡丹亭》中《游园》《惊梦》《圆驾》《学堂》《杜宝劝农》等11出[16]95,就连嘉庆年间的演戏档案也记录了《劝农》《学堂》《拾画》等折子戏的演出,由此可推断嘉庆年间《牡丹亭》盛演于宫廷,并且以折子戏为主。嘉庆之后,因演戏档案的完整保存,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窥见《牡丹亭》的演出情况。道光七年(1827),南府改为升平署,保留了宫廷演戏的诸多档案,其中就有《内学昆弋戏目档》和《昆弋腔杂戏目录册》,共记录了《牡丹亭》折子戏10出(除去重复)。之后,宫廷演出《牡丹亭》折子戏的情况在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有所记录,现整理如下:

表4 清宫内廷《牡丹亭》折子戏演出情况

续表

从上表可知,演出次数最多的是《游园》《惊梦》,其次是《劝农》,再次是《冥判》,最少的是《仆侦》《肃苑》,可见《牡丹亭》折子戏深受清廷皇室喜爱。在清廷中,戏曲演出类型主要有两种,一为时令节庆演剧,一为日常娱乐演剧。而《牡丹亭》作为爱情题材类的才子佳人戏,一般多是日常娱乐演出,只有作为“开场承应戏”的《劝农》才同时符合上述两种情况。《牡丹亭》在乾嘉时期能够频繁演出,可以说与当时的演剧风气和帝王爱好有关。随着“花雅之争”的愈演愈烈,加上慈禧太后的个人喜好,乱弹几乎占据了宫廷演剧的主导地位,而昆剧《牡丹亭》还能在内廷常演不衰,甚至与民间职业戏班的演剧形势相仿,这不得不让人惊叹《牡丹亭》的魅力所在。将《牡丹亭》内廷演剧与民间职业戏班演出形势和明清曲谱、选本辑录《牡丹亭》的情况结合起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牡丹亭》常演的折子戏以《游园》《惊梦》《寻梦》《学堂》《冥判》为主。近代曲家吴梅《〈牡丹亭〉跋》亦云:“记中《惊梦》、《寻梦》、《诊祟》、《写真》、《悼殇》五折,自生而之死;《魂游》、《幽媾》、《欢挠》、《冥誓》、《回生》五折,自死而之生。其中搜抉灵根,掀翻情窟,为从来填词家屐齿所未及,遂能雄踞词坛,历劫不磨也。”[9]1256

概言之,《牡丹亭》折子戏盛演不衰与其内在主题思想、艺术特质有极大关系,也与其演出类型、观众阶层有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明清以来《牡丹亭》演剧主要分为家班演剧、宫廷演剧和职业戏班演剧三种类型,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笔者就《牡丹亭》演剧情况做了一个简要梳理,试图揭示其盛演不衰的原因。古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通过对《牡丹亭》演剧的探讨,我们或许能够让日渐式微的戏曲艺术重新焕发生机,迎来新面貌。

猜你喜欢
折子戏演剧戏班
“富社”天津演剧活动考论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宋金时期演剧形态考述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清宫演剧研究之回溯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论导演艺术在传统演剧中的发展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黄梅戏生行折子戏导演创作有感
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