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云南、贵州三省市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工作任务调查研究

2019-05-07 02:26潘伦何坪邓福忠易敏春肖文冲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全科专科岗位

潘伦,何坪*,邓福忠,易敏春,肖文冲

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对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1-3],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其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健康中国”战略中。目前,各地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的素质,特别是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关于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工作任务的调查较少,西部地区更处于空白地带,为了更好地服务专科层次中医学专业教育,本课题组在西部地区重庆市、云南省和贵州省进行了抽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7 年6—8 月在研究者所在的西部3 个城市(重庆市、云南省楚雄市、贵州省铜仁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各抽取1 个区/县,每个区/县按城乡分类随机抽取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庆南岸区弹子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阳镇卫生院、峡口镇卫生院;楚雄市禄丰县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山卫生院、勤丰镇卫生院、罗茨镇卫生院;铜仁市德江县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玉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潮砥镇卫生院、沙溪镇卫生院)。选取上述12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所有中医全科医生102例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主要工作任务,其中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从业年限、健康状况、所在医疗机构类型、科室、执业证书情况;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基本医疗工作(中药处方治疗、针灸推拿治疗、社区康复、慢病管理、家庭医疗服务、社区急救、转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健康教育,65 岁以上老年人、0~6 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接触到的最常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癌症,伤(骨折等)及中毒,皮肤病、性病,泌尿道感染,其他〕、接触到的最常见症状(发热、头痛、腹泻、腹痛、失眠、呕吐、咳嗽、咯痰、肥胖、关节痛、其他)、基本医疗服务情况(服务人次、服务时间、看病时间、转诊人次、出诊人次、发热患者给药方式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体检、中医体质辨识、慢病管理和指导、居民健康档案、儿童中医饮食调养、儿童按摩等)。制定好问卷后,统一培训专业调查人员并实施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问卷由专家审核,最后统一进行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102 份,回收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定义为回答有效率95%以上)102 份,由于样本量少,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均退回要求其重新填写,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2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3 统计学方法 审核调查问卷后,采用双人录入数据,使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进行统计学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02 例中医全科医生中,男60 例(58.8%),女42 例(41.2%);年龄(38.9±11.2)岁;学历:中专16例(15.7%),专科43 例(42.2%),本科36 例(35.3%),硕士研究生7 例(6.8%);从业年限:<10 年53 例(52.0%),10~<20 年25 例(24.5%),20~<30 年14 例(13.7%),≥30 年10 例(9.8%);健康状况:良好90 例(88.2%),有慢病11 例(10.8%),有残疾1 例(1.0%);所在医疗机构类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 例(50.0%),乡镇卫生院51例(50.0%);科室:中医科34例(33.3%),康复科25例(24.5%),全科14 例(13.7%),内科12 例(11.7%),骨科7 例(6.9%),预防保健科6 例(5.9%),外科2 例(2.0%),妇产科1 例(1.0%),儿科1 例(1.0%);执业证书情况:有执业医师证书66 例(64.7%),有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证书25 例(24.5%),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17 例(16.7%),没有任何执业证书14例(13.7%)。

2.2 主要工作任务

2.2.1 基本医疗工作 基本医疗工作占中医全科医生日常工作量的比例为(75.3±21.7)%。中医全科医生从事的基本医疗工作中,第1 位为中药处方治疗(65.7%),第2 位为针灸推拿治疗(58.8%),第3 位为慢病管理(39.2%),详见表1。

2.2.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占中医全科医生日常工作量的比例为(24.7±21.7)%。102 例中医全科医生中,只有92 例(90.2%)从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其从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第1 位为健康教育(55.4%),第2 位为65 岁以上老年人、0~6 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54.0%),第3 位为慢病患者健康管理(59.0%),详见表2。

表1102 例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基本医疗工作统计结果(前3 位)〔n(%)〕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major basic medical services of 102 TCM general practitioners from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top 3)

表292 例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统计结果(前3位)〔n(%)〕Table 2 Statistics of major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 of 92 TCM general practitioners from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top 3)

2.2.3 接触到的最常见疾病 中医全科医生接触到的最常见疾病前5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疾病、伤(骨折等)及中毒,详见表3。

2.2.4 接触到的最常见症状 中医全科医生接触到的最常见症状前5 位依次为关节痛、头痛、咳嗽、腹痛、失眠,详见表4。

2.2.5 基本医疗服务情况 102 例中医全科医生平均每周服务人次(66.0±49.2)人次,平均每例患者服务时间(25.4±13.6)min,平均每天用来看病的时间(5.7±2.3)h,平均每月转诊人次(2.7±1.4)人次。

20 例(19.6%)中医全科医生曾经到患者家出诊,平均每月总出诊人次(52.0±13.1)人次,每例中医全科医生平均每月出诊人次(2.6±1.8)人次;出诊的原因:患者出门不方便35 人次/月(占平均每月总出诊人次的67.3%),诊治儿童2 人次(占平均每月总出诊人次的3.8%),急诊15 人次(占平均每月总出诊人次的28.9%)。

中医全科医生接诊发热患者时的首选给药方式:口服62例(60.8%),静脉滴注9 例(8.8%),肌肉注射8 例(7.8%),其他12 例(11.8%),不知道11 例(10.8%)。

表3102 例基层中医全科医生接触到的最常见疾病(前5 种)〔n(%)〕Table 3 Diseases mos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by 102 TCM general practitioners from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top 5)

表4102 例基层中医全科医生接触到的最常见症状(前5 种)〔n(%)〕Table 4 Symptoms mos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by 102 TCM general practitioners from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top 5)

2.2.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102 例中医全科医生中,针对居民开展过体检的有66 例(64.7%)〔其中开展测血糖和血脂的有61 例(92.4%),开展躯体检查的有55 例(83.3%),开展心电图检查的有50 例(75.8%),开展测血压的有45例(68.2%)〕;开展中医体质辨识的有66 例(64.7%),2016 年共服务58164 人次;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有62 例(60.8%),2016 年共服务5878 人次;开展中医药保健指导的有60 例(58.8%),2016 年共服务65545 人次;开展慢病管理和指导的有56 例(54.9%)〔其中开展饮食起居指导的有54 例(96.4%),开展情智调摄指导的有52 例(92.9%),开展运动锻炼指导的有51 例(91.1%),开展食疗药膳指导的有50 例(89.3%),开展矫正其他不良习惯的有41 例(73.2%)〕;开展居民建档的有46 例(45.1%);开展儿童中医饮食调养的有30 例(29.4%),2016 年共服务3460 人次;开展儿童按摩传授的有28 例(27.5%),2016 年共服务3642 人次。

3 讨论

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4]中要求,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有3 大任务:一是常见病、多发病和慢病中医规范化诊疗服务;二是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三是中医“治未病”服务。目前,国内对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工作任务调查很少,西部地区更处于空白。为此,本研究调查了重庆、云南、贵州三省市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工作任务,为开展专科层次中医学专业教育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的学历以专科为主(42.2%),中专学历人员仍有相当比例(15.7%),提示专科层次培养的中医人才已成为基层中医人才队伍的主力,而专科层次中医人才培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开展的质量。科室以中医科(33.3%)、康复科(24.5%)为主,提示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主要为中医医师和康复医师。有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证书者较少(24.5%),甚至有一定比例(13.7%)的没有任何执业证书的人员仍在开展医疗工作,提示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大部分没有经过全科培训,整体素质依然偏低。基层中医全科医生从业时间偏短,从业时间<10 年者最多,达52.0%,分析原因:一是可能由于高年资基层中医全科医生流失率较大,二是可能由于近几年新进人员较多。由于中医成才时间较长,中医临床思维形成难度较大,加上基层中医发展环境依然较差,不利于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的成长,导致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生存困难,因而如何缩短中医成才时间,让刚毕业的专科学生或者低年资的基层中医全科医生迅速胜任岗位任务,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层中医全科医生主要工作以基本医疗工作为主〔占中医全科医生日常工作量的比例为(75.3±21.7)%〕,医疗工作量较大〔平均每天用来看病的时间(5.7±2.3)h〕,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辅〔占中医全科医生日常工作量的比例为(24.7±21.7)%〕,提示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应以基本医疗为主。基本医疗工作前3 位为中药处方治疗(65.7%)、针灸推拿治疗(58.8%)、慢病管理(39.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前3 位为健康教育(55.4%),65 岁以上老年人、0~6 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54.0%),慢病患者健康管理(59.0%);提示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应注重疾病防治。基层中医全科医生最常接触到的疾病前5 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疾病、伤(骨折等)及中毒,最常接触到的症状前5 位依次为关节痛、头痛、咳嗽、腹痛、失眠,提示基层中医全科医生临床课程应结合基层实际需求设置内容。基层中医全科医生需出诊〔每月每人(2.6±1.8)人次〕和转诊〔每月每人(2.7±1.4)人次〕,提示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注意家庭医疗服务能力以及对危急重症判断能力的培养。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开展体检和体制辨识比例较大(均为64.7%),提示基层中医全科医生需要较好地掌握中医、西医知识和操作技能。

针对以上调研结果,专科层次的中医人才培养必须进行创新。一是创新教育理念[5-7]。专科层次中医学专业学制短、内容多,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中医的精髓和内涵,掌握中医诊疗思路和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还要兼顾西医和全科方面知识内容的学习,学习任务重、难度大。中医人才培养的方式有两种: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院校教育侧重理论知识,存在培养出的学生对中医信心不足、兴趣不够,中医临床思维差,临床实践能力差等问题[8-9]。师承教育侧重临床实践,在促进学生兴趣、增强信心、训练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方面有较大优势[10-11],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等不足[12-13],导致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质量参差不齐。显然,单一的院校教育或单一的师承教育均难以适应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的需求。因此,专科层次中医人才培养,应根据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任务,借鉴职业教育“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思想,把偏理论的院校教育与偏实践的师承教育融合起来,走“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工学交替,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满足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需求的中医人才。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任务,设置新的培养目标。专科学制短,3 年时间应通过师承教育让学生真正掌握常见病的诊治思路和方法,使其掌握中医临床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迅速适应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任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应遵循“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把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中。其中“早临床”能让学生尽早见证中医的神奇疗效,使学生在接触中医的初始阶段便树立专业信心,提高对中医的兴趣和信心,加强对中医的认同;“多临床”能让学生更能深刻领悟中医思想的精髓,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反复临床”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同时又去解决问题,让理论和实践充分对接;这种培养模式符合中医的发展及认知规律,中医药特色鲜明,更有利于实现中医人才的快速成长。三是创新课程体系,应结合专科学生学情和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任务制定课程体系[14]。专科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较差,其师承教学与本科生、研究生或规培生不一样,有其特殊性,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阶段安排跟师学习课程,“由浅到深”制订跟师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上,结合岗位任务,一是注意临床课程内容应放在常见病和多发病上,二是注意西医课程不能忽视,三是还应考虑全科医师的相关课程,如预防医学、康复、健康教育等。

综上所述,重庆、云南、贵州三省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全科医生主要工作以基本医疗为主,还需承担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工作多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需较强的中西医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家庭医疗服务能力和危急重症判断能力。因此,专科层次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应秉承“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理念,根据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的岗位任务,以培养中医医疗能力、西医医疗能力为主线,同时注重疾病预防、家庭医疗服务、危重疾病判断等能力的培养,融合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各自的优势,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培养的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由于研究经费和研究时间限制,加之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全科医生数量本来就少,导致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少的不足,可能还不能完全反映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的真实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贡献:潘伦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数据整理、统计学处理,撰写论文,进行英文的修订,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何坪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潘伦、易敏春、肖文冲进行数据收集;潘伦、邓福忠进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何坪进行论文的修订。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全科专科岗位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