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悄悄,邬菊英,张少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浙江 杭州 310023)
肝硬化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肝病之一,造成该疾病的因素很多,例如大量饮酒,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肝癌等[1]。肝硬化临床表现通常为腹水,黄疸,胃肠道出血和肝性脑病,严重损害了患者生活质量。肝硬化早期和失代偿阶段,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代谢功能下降,患者常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1]。目前,我院已采用穴位贴敷缓解患者恶心症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20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经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肝硬化;(3)经评估患者伴随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3)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导致恶心症状的其他疾病者;(2)伴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者;(3)伴有严重并发症者。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3.28±8.53)岁,38例、女性患者22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4.38±8.42)岁,男性40例、女性20例。实验组患者初中及以下学历15例、高中学历30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对照组患者初中及以下学历18例、高中学历32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实验组患者平均病程(8.93±3.64)年,对照组患者平均病程(8.82±3.53)年;实验组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3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肝癌后肝硬化18例;对照组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3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肝癌后肝硬化14例。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为期4周常规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恶心呕吐症状较轻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进食易消化、低盐(0.5~0.8g/d)等食物,戒烟戒酒,治疗期间应采取少食多餐(4~5次/d)方案,以防食物摄入量过多加重脾胃负担。同时保证患者的营养和维生素摄入量。恶心呕吐症状较重者,进食少或不能进食、可静脉输注葡萄糖,内加维生素C、氯化钾、胰岛素等。(2)心理护理:该病因病程较长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生活质量,且患者因恶心呕吐影响食欲而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感受,了解患者内心想法,采取正确方法疏导患者;其次,护理人员应与家属沟通,鼓励家属积极探望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减轻患者的不安、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教授患者音乐法、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减轻恶心呕吐不适感。(3)生活护理:护理人员经常清洁病房,保证治疗环境干净整洁,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病房温度维持在18~22℃,湿度维持在55%~65%,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并给予按摩、热敷或温水擦浴等,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压疮的形成。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穴位贴敷护理。(1)穴位选取:选取肝俞穴、中脘穴、期门穴等交替贴敷。(2)护理:清洁贴敷处,将药物放于穴位处并用纱布和胶带固定。(3)时间:每日1次,每次12h,4周为1疗程。(4)注意事项:夏季治疗可缩短贴敷时间,防治汗渍造成感染,秋冬季节治疗应维持室内温度25℃左右。贴敷中药应保证干湿度适宜。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贴敷穴位周围的皮肤情况,若出现瘙痒、红肿、水泡等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处理。
3.观察指标。(1)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行研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问卷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类,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2)缓解恶心有效率:分为有效和无效,有效为患者感知恶心症状减轻,食欲增加;无效为患者恶心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
1.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干预后,接受穴位贴敷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比较[n(%)]
2.两组患者恶心症状缓解情况。实施穴位贴敷后,实验组58例患者恶心症状缓解(96.7%),对照组20例患者恶心症状缓解(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穴位贴敷联合常规护理的肝硬化患者与接受常规护理患者相比,护理满意度提高、恶心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患者恶心症状,究其原因,可能为穴位贴敷通过扩张局部血管,刺激经络、体液循环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促进血液循环,使药物吸收更充分,增强机体适应性与防御性,从而缓解患者恶心症状[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恶心症状缓解情况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