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倩,朱宪芳,井 淇,蔡伟芹,闫早红
(1.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1],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33%~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2-3]。大学生群体中大约有14%出现抑郁症状,17%的大学生呈现焦虑状态,12%的大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敌对情绪[4]。医学实习生由于角色、周围环境的改变及考研和就业的临近更容易心态失衡,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发生[5-6]。本研究对实习医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自评健康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找出影响因素,为缓解医学实习生心理压力提出合理化的可行性建议。
(一)资料来源。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医学生218名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回收问卷206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7.09%。该医院的实习医学生来自省内不同的高等医学院校,男生87人(43.5%),女生113人(56.5%),平均年龄22岁,占比例最大的是21~23岁年龄段(44.1%),最小的是18~20岁年龄段(21.3%);实习专业人数最多的是临床医学专业74人(37.0%),管理学类专业8人(4.0%)占比最少;城镇和农村实习医学生占比分别为43.0%和57.0%;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各占45.0%和55.0%;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比例(66.0%)大于较差比例(34.0%)。调查时间为2015年9月到12月间,现场调查经预调查修改完善问卷后,由实习医学生被试现场独立认真完成。
(二)定量研究工具。
在查阅文献、咨询相关方面专家的基础之上,设计实习医学生自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实习医学生基本信息、心理健康自评状况以及如何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等。通过预调查,检验问卷信度和效度,进一步完善问卷。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数据录入,并导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研究,确定影响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一)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
实习医学生紧张程度:偶尔紧张占61.0%,从不紧张占20.5%,经常紧张占17.0%,总是紧张占1.5%。自信心程度:经常有自信心占49.5%,从没有占0.5%,偶尔有占27.5%,总是有占22.5%。存在困扰程度,偶尔有困扰占60.0%,从不困扰占25.0%,经常有困扰占12.5%,总是有困扰占2.0%。焦虑程度,偶尔焦虑占55.5%,从不焦虑占28.5%,经常焦虑占14.5%,总是焦虑占1.5%。
(二)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单因素分析。
1.不同状况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相关性分析。在调查的200名实习医学生中,自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数为130人,自认为心里不健康的人数为70人。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与性别、户籍、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经济状况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42、0.146、0.192、0.161),且相关程度比较弱(见表1)。
2.不同状况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影响因素分析。不同性别的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4,P=0.001,P<0.05),可以认为男生比女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的程度高。不同户籍的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9,P=0.03,P<0.05),可以认为农村实习医学生比城镇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的程度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1,P=0.0005,P<0.05),可以认为独生子女实习医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程度高。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4,P=0.022,P<0.05),可认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实习医学生比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的程度高。
表1 不同状况的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相关性
(三)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多因素分析。
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实习医学生自评是否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0=表示不健康,1=表示健康”,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四个因素(性别、户籍、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作为自变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户籍、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实习医学生自评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P<0.05),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7],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8-9],但大多集中在医学生在校期间,对于实习阶段调查较少[10]。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状况总体上较为良好。据相关文献研究,医学生约28%~69%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1]。在本研究中,实习医学生自认为心理不健康的占35%,稍高于相关文献心理健康问题的28%[11],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状况较为良好。
性别、户籍、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不仅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差异同时也影响着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原因有:第一,在日常生活中,男生承受心理压力和承受相关事情的极限力远远高于女生[12],且中国大众奉行穷养儿富养女的理念,从而也导致了女生应对相关事情的承受能力低于男生;第二,农村的实习医学生大多数比城镇的实习医学生生活水平低,相应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差于城镇实习医学生,需要面对的生活琐事、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比较多,从而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城镇实习医学生;最后,非独生子女需要照顾自己的兄弟姐妹,相对于独生子女所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比较多,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高,使得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独生子女。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实习医学生需要加强应对日常生活事情的能力,并能够及时调节心态[13]。在实习的这一年里,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学好相应的技能和本领,以达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2)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结构,完善相应的机制,保持并提高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同时还需要建立三级预防制度,做到“三早”,做出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3)加强对实习医学生的关心和教育,构筑一个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集体。实习生实习所在的医院要重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开展实习医学生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探讨。(4)实习医学生需要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娱乐活动。(5)在医院中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学相关的教育活动,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