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能力影响词汇具体性效应的研究

2019-05-06 01:09王柳生吕鼎梁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效价效应词汇

蒋 红,王柳生,宋 建,吕鼎梁

(1.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2.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0)

具体性效应(concreteness effect)是指在语言加工中对具体词的反应快于抽象词,与之相对应的称之为抽象性效应。情感能力,是指个体加工情绪信息和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1]。具体性强调词汇的语义范畴,情绪性强调词汇的情感意义,两者对词汇加工都有影响。

目前,词汇加工的具体性效应已有相关理论解释和实验支持。双重编码理论[2]认为,具体词的加工优势来源于具体词在加工的同时激活了大脑的语义系统和表象系统,抽象词只能激活语义系统。语境有效性模型[3]认为,词语的加工和理解很大程度依赖于加工者自身的记忆经验或词语所处的情景(句子、段落等),在语义记忆中,具体词比抽象词更多借助相关的“情景”。但研究者发现,词汇在加工过程中不总是出现具体性效应,也会出现抽象性效应。Vigliocco等人[4]提出的三成分假说对此做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抽象词和具体词的加工差异来源于词汇的体验信息和言语信息的比例不同、类型不同,体验信息包含了感觉运动信息和情绪体验信息,感觉运动信息对具体词的表征更重要,而情绪/情感信息和语言学特征信息对抽象词的表征很重要。不少研究表明,在词汇加工过程中,具体词比抽象词的加工更快更准确[4-6]。有关词汇加工的ERP研究发现,具体词性效应与N400和LPC成分密切相关,体现在具体词能够诱发更大的N400和减小的LPC[7]。但也有研究支持词汇加工抽象性效应,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词汇的效价、唤醒度等词汇的情绪/情感信息[8,9]。以往人们对词汇具体性效应的研究多集中在刺激物本身的特性方面(如词频、效价),很少有人关注加工者这一因素。国内学者焦丽华[10]从认知风格的角度对具体性效应进行了探究,发现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在加工词汇时存在差异。根据具身理论和已有研究结果,研究预测:词汇加工中,高情感能力被试抽象性效应显著,低情感能力被试抽象性效应不显著。研究着重探究情感能力在词汇具体性效应的确切趋势。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随机选取150名在校大学生填写情绪智力量表,剔除无效问卷10份,获得有效数据140份。对情绪智力得分进行排序,选取得分前27%的为高情感能力组,后27%的人为低情感能力组。共计有效人数56人(男13人,女43人)。两组各28人(高情感能力组均分109.32±7.78;低情感能力组140.32±5.31)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高低情感能力组的均分差异显著,t(54)=17.68,p<0.001。

1.2 实验设计

采用2(情感能力:高分组、低分组)×2(目标词的具体性:具体词、抽象词)×3(目标词效价:正性、中性、负性)三因素混合设计,其中目标词的具体性、目标词的效价为被试内因素,情感能力为被试间因素,因变量为被试执行判断任务的反应时。

1.3 实验材料

(1)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此表由美国心理学家Schutle等人根据Mayer等提出的情绪智力模型编制而成。实验采用由华南师范大学王才康(2012)修订的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验证了其信度和效度(а系数为0.83)。该量表为自陈问卷,共33个项目,包含情绪智力是情绪感知、运用情绪促进思维、理解情绪、调控情绪4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5级评分,需要被试根据自己的符合程度来选择数字(1=很不符合,5=很符合),其中第5、28、33三项逆向记分。

(2)词汇效价判断实验材料。实验第二步就是要求被试对于屏幕上出现的词汇的愉悦度判断,从现代汉语双字名词感情信息评定词库中选取名词作为实验材料[11]。最终作为实验材料为汉语双字名词,一共144个名词,其中效价和唤醒度词库中的评定,具体性由62名本科学生进行7点量表的主观评定,再查阅现代汉语频率词典进行评定,其中正性、中性、负性具体词24个,抽象词同理。事后检验,具体性方差分析F(1,142)=2038,p=0.000;效价方差分析 F (2,141) =1413,p=0.000;唤醒度方差分析F(2,141)=23.13,p=0.000,Post-hoc检验发现,正、负性词与中性词之间差异显著,正、负性词之间差异不显著。

六类词在词频上方差分析F(5,138)=1.74,p=0.13,六种类型的词汇在词频上的差异不显著。最后将144个名词分成两类:72个具体词和72个抽象词;也可以分成三类:48个正性词,48个中性词和48个负性词。两个分类标准相互交叉就将144个名词,分成6个小类别分别是24个正性具体名词,24个中性具体名词,24个负性具体名词,24个正性抽象名词,24个中性抽象名词,24个负性抽象名词。

为了避免被试产生练习效应和顺序效应,将实验材料144个词汇分成2个block,block1和block2。根据安排两个block的不同顺序,分别形成两个实验材料,实验1和实验2。实验1是先block1再block2;实验2是先block2再block1。

为了让被试能够了解实验程序,在练习实验中包括24个名词词汇。包括正性具体词,负性具体词,中性具体词,正性抽象词,负性抽象词,中性抽象词,各自4个。

1.4 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词汇判断任务。被试到达实验室之后,先填写被试实验登记表,后签订知情同意书,之后开始实验。实验共安排3个Block,另有一个Block作为被试练习使用。每个Block只呈现一种情绪效价的具体词或抽象词,每个Block72个词。整个实验中每个Block重复出现一次。如果认为该词高愉悦度,用食指快速按左方向键,中度愉悦快速按中间方向键,低度愉悦,快速按右方向键。

在隔音、亮度适中的e-prime实验室,被试坐在计算机屏幕前,眼睛距离屏幕大约60cm。实验开始后屏幕呈现实验指导语,在被试理解指导语后正式实验。首先在屏幕中央呈现一个“+”字注视点,持续500毫秒,接下来是持续时间200毫秒的空屏;然后对呈现的目标词进行尽可能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词消失后,出现空屏500毫秒,反应窗口时间间隔为1000~2000毫秒,接着进行下一个trial。正式实验之前,被试先完成一个练习,共24个trial,利用练习来确保被试理解实验任务。

2 结果

通过e-prime软件收集所有行为实验数据:高、低情感能力组完成词汇判断任务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关于词汇判断任务,反应时的有效数据范围为100~2000ms,筛除超出范围的数据,统计分析时只使用按键正确的反应时。同理,考察正确率时收集的数据为100~2000ms时的按键反应,超出此范围的按键反应不进入统计分析。

以情感能力、词汇效价和词汇具体性为自变量,反应时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词汇具体性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54)=7.298,p=0.009,η2=0.199,抽象性词汇的反应时(M=865.63ms)显著小于具体性词汇的反应时(M=887.09ms),存在抽象性效应;同时在词汇效价上存在主效应,且极其显著,F(2,108)=76.49,p=0.000,η2=0.58,多重比较表明,正性词汇反应时(M=760.54ms)显著小于负性词汇的反应时(M=886.13ms),正性词汇和负性词汇均显著小于中性词汇的反应时(M=982.41ms);情感能力的主效应不显著;情感能力与词汇具体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1,54)=4.83,p=0.03,η2=0.08;但三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见图1)。

图1 情感能力与词汇具体性的交互效应

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高情感能力组的条件下F(1,54)=12.01,p=0.001,高情感能力组在具体词与抽象词的反应时上存在显著差异,抽象词的反应时(M=838.64ms)小于具体词(M=877.39ms),显示了抽象效应;低情感能力组在词汇类型上,抽象性不显著;实验表明,情感能力影响被试的加工判断,但是高情感能力的被试对词汇加工有差异,低情感能力被试差异不明显。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情感能力被试对抽象词加工显著快于具体词,低情感能力被试对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加工时间无显著差异。实验假设得到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对抽象词的反应比具体词的更快,与以往研究的有所不同[2,3],但与Barber等[8]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他们研究发现,抽象词比具体词的反应时更快,但具体词比抽象词诱发了更大的N400和N700。Vigliocco等人[4]研究显示,中性反应词的反应时最长,情绪词包含的情绪信息越多反应时越短,词汇的具体性和抽象性不再能显著影响词汇的反应时了。Kousta等人[12]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对此进行了检验,实验一对词汇的属性(材料的表象性、词频、效价等)进行了精细匹配后,抽象词出现了加工优势;实验二选择一定效价的中性词并取消词的其他匹配属性,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时没有差异,表明抽象词的加工优势只存在于正性词和负性词中。因为情绪抽象词拥有更多的情绪信息,故情绪抽象词比情绪具体词的反应更快,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研究重点关注加工者的情感能力对词汇具体性的加工作用。三成分假说理论认为,具体词和抽象词之间的加工差异可能来源于两者包涵了不同类型的体验信息,情绪/情感内容是一种重要的情绪体验信息,这对抽象词的加工有促进的作用[4]。王振宏和姚昭[13]研究发现词汇的情绪信息为抽象词的加工提供了一定的优势。与之前的研究不同,实验加入了被试间情感能力这个变量,在此基础上考察抽象词和具体词的加工。研究发现,高情感能力者在词汇加工过程中出现了“抽象性效应”,即对抽象词的加工快于具体词。已有研究证实,情绪智力与前额皮层[14]、前扣带回皮层[15]密切相关。一项来自Straube等人的fMRI研究也发现,内隐任务相比外显任务中,情绪词比中性词在背外侧前额皮层和前扣带回皮层的激活更明显,研究间接证实了这一点,即加工者对情绪词的反应快于中性词[16]。前额皮层是一个认知加工和情绪信息加工的重要区域,有助于有机体情绪的识别、体验和表达;前扣带回皮层在情绪智力中的功能是评价、调节情绪或有意识地调整情绪反应,而这种评价功能是情绪控制性加工类型的必要组成部分。可见,情感能力与信息加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Vigliocco等人[4]研究指出,抽象词本身较具体词包含更多的情绪体验信息。来自于Altarriba等[17]研究表明抽象词比具体词更直接指向个体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描述情绪状态、心境或情感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例子,这类词的获得可能是抽象词表征的基石。情绪智力理论认为情绪智力由四个维度构成,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对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18]。高情感能力者通常在理解、分析情绪与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标识情绪、理解词汇表达情绪信息的能力上更好,同时他们也擅长利用熟悉的、具体的经验去构造那些陌生的、抽象的概念,在识别词汇的过程中,这些能力使得高情感能力者在面对情绪信息含量高的词汇时反应更为敏捷和精准,那么高情感能力被试对抽象词的反应更快符合研究结果。高情感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多思考、接触、运用到的是抽象概念而非具体概念,在抽象词汇量储备上更有优势,而且抽象词汇包含的情绪信息量和语言信息量有绝对优势,故他们对抽象词的识别、理解和判断时会更迅速;低情感能力被试在对抽象词转化为情绪性信息时很难将信息充分转换,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对抽象词和具体词的反应差异不明显了。

4 结论

词汇具体性效应受到加工者情感能力的影响。无论是高情感能力者还是低情感者对具体词的反应比抽象词更快,出现了抽象性效应。情感能力和词汇具体性效应的相互影响只发生在高情感能力被试身上,高情感能力者对抽象词判断显著快于具体词汇,产生了抽象性效应;低情感能力者对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没有显著差异。

猜你喜欢
效价效应词汇
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预测新生儿溶血病价值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O型血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效价与ABO型新生儿溶血症关系研究
深圳地区10~40周岁健康人群血清抗A(B)IgG抗体效价参考区间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懒马效应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