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寒子,张秀明,钟山亮,余 辉,尹 园,贡 震
(1.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肿瘤医院;2.南京医科大学 第四临床医学院;3.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妇产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9)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是适应教学和医疗模式改革下医学教育特定阶段[1]。因此,如何更好地适应目前临床医学发展是对于各临床专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热点及难点。
妇科肿瘤学是一门交叉于妇产科学和肿瘤学之间的临床学科,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基础,与内科学、外科学、影像学等临床学科紧密相连,具有涉及面广、理论性高、实践性强等特点。目前对于妇科肿瘤疾病的诊治越来越较多地强调综合性、规范化、个体化的原则。妇科肿瘤学的临床教学作为规培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很高的直观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然而,由于患者日益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限制了低年资医师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由于妇科肿瘤的特殊性,在临床实践演练过程中,基于传统的床边操作的带教方式严重制约了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探索一个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是当今妇科肿瘤学临床带教教师的重要任务[2]。
微课(mirc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可通过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在线学习的方式[3],也是一种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成果。微课其主要特点为主题突出、教学时长短、针对性强,从而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之门,给临床医学教育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4-6]。作为国家级规培基地的带教老师,应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手段进行合理配置。本研究拟对参加妇科肿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穿插进行微课教学,探讨微课教学在妇科肿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中的可行性及效果。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及附属肿瘤医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共20例,男4人,女16人,年龄25~28岁。
1.2 微课的制作 以妇科肿瘤不同病种典型病例或临床路径为重点、难点及疑点内容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7]。微课制作前严格按理论授课要求,选取重要知识点及操作要点,认真撰写教案,制作所需的PPT课件、准备教学所需器材,选定拍摄时间,地点及人员后进行拍摄及后期制作。以宫颈癌精确放疗为例,根据治疗指南,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走进了精确放疗的时代。精确放疗流程的复杂性是初学者很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而现有教材的滞后性也没有提供详尽的说明和指导,对临床诊疗过程造成了阻碍。课程集中针对宫颈癌精确治疗的流程进行详细讲解及说明,按临床应用的规则及时间轴分别对宫颈癌精确放疗外照射和内照射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图片及动画的应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临床诊疗过程起重要指导作用。微课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作为临床医生的带教老师们除了在工作之余自己动手制作内容以外,我们还通过“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官方网站选取相关内容的微课进行补充。
1.3 研究方法
1.3.1 试验分组 20名学员,按随机表法分为以单纯授课为主的对照组与穿插微课教学的微课组,每组各10名。比较两组学员入科考试成绩,传统组:75.5±5.97分,微课组:74.4±5.3分,P值为0.668,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规培学员的临床基础知识储备及理论学习能力相当。妇科肿瘤学规培结束后通过出科考试(理论+实践)对两组的临床规培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对微课组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可行性。
1.3.2 临床教学实施过程 妇科肿瘤学的临床带教是主要以病例为出发点的类似PBL结合理论及实践的教学方式,每周就一种疾病进行重点关注并行教学查房,以期通过病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规培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两组学员按期布置相关疾病的预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组:每周教学查房前1~2天配合多媒体课件行理论授课1次。微课组:建立微信群,每周教学查房前1~2天发布相关病种诊疗的微课。教学查房时对两组学员随时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的抽查。两组临床教学实施前,保证规培医生的出勤率,保证带教病种相同,覆盖考试知识点一致。
1.3.3 临床教学评估 (1)教学效果的评估。两组学生均采用入科考试,经临床培训后采用出科考试形式进行评估,均为统一出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采用单盲法)。考试科目包括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各50分(其中实践考试各科目均独立评分),共计100分。比较两组学生入科考试与出科考试的总成绩,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各分项成绩的差异性。(2)教学方式的评估。单对微课组10名学员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微课教学法的反映和评价,了解学员对微课制作及应用可行性的评价及反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1 规培学员考试成绩 入科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微课组及传统组无显著差异,P值0.668(P>0.05)。出科考试结果显示,理论考试微课组及传统组无显著差异,P值0.509(P>0.05);实践考试微课组及传统组有显著差异,P值0.0167(P<0.05),其中,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两项,微课组及传统组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诊断,诊断依据及治疗分案三项,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科考试总成绩呈正态分布,微课组及传统组有显著差异P值0.034(P<0.05)见表1。
表1 学员考试结果统计
续表1
2.2 规培学员对微课教学方式的评价 单对微课组1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份,均有效并回收,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具体结果见表2、表3。
表2 微课教学法评价
表3 对微课制作及应用可行性的评价
对微课教学法的反映和评价显示:规培学员认可微课的新颖性及灵活性,认为通过穿插微课有利于提高临床思维、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促进医患间及师生间的交流,可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微课没有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可以应用于妇科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但学员们也认为,微课视频内容可选择范围有限,制作水平参差不一,故目前仍不可替代传统教学。
我国在2013年正式启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旨在国家层面为培养优秀临床医师提供制度保证,是我国深化医疗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8]。近年来随着该工作的展开,培养高素质住院医师的各式方法在各级培训基地中日渐得到应用与推广。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传、帮、带”的师徒式教学方式之外,在线网络学习形式日益成为当前医学生知识更新的重要渠道;在线学习、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学习模式的应用,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式具有近似革命性的影响[8]。微课是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在2008年正式提出“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概念[9]。目前,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手段,在国内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已得到快速发展。
然而,微课在临床医学实习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本研究我们将微课应用于妇科肿瘤规培医生临床教学,初步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研究发现,规培学员接受传统教学(传统组)或传统+微课教学(微课组)后,出科的理论考试部分二组虽无显著差异;但实践考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诊断、诊断依据、治疗方案5个部分)部分二组有差异显著,尤其是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两项,微课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组。可见,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工具的不断普及,在妇科肿瘤规培医生的临床带教中,运用微课教学将可能针对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难点的学员提供随时随地的网络教学课程,能帮助规培医生解决困难。
研究中,课题组对微课组学员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微课教学法的反应、对微课制作及应用可行性的评价反馈。结果表明,微课教学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具有短小易懂的优点,可促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包括人文理念的微课教学内容可提高师生及医患沟通合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因此,利用微信平台发送完整教学短视频,针对相关知识点或某个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教学,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学员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及复习思考,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固定地点和时间的统一授课明显简单且高效。
妇科肿瘤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知识点多且零散,操作多且繁杂,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各种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操作技巧等零碎知识点均需要逐一讲授及示范,传统授课并不能满足教学的覆盖面及重复率[10]。因此,穿插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短小精悍的课程针对性很强,可以满足规培临床带教的要求。但因微课短小的特点导致其知识点单一,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所以,目前微课教学可穿插运用于规培教学,但仍不可替代传统教学。微课制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新颖性,个性化及制作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作为规培带教老师应努力提高微课的制作能力,可通过参加比赛(如每年度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提高水平,为临床教学提供更多充满趣味性,可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的优秀微课作品。
综上所述,在妇科肿瘤临床带教中采用穿插微课教学的模式能更好地帮助规培医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阶段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在肿瘤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