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剑锋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所培养的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又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为实现岗位迁移、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编程语言等工具,高效解决其他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如C语言、Java语言、网页设计专业等偏软类课程而言,关键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语法、应用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政策的变化,学情也发生了改变,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调节能力薄弱、自主学习习惯与方法能力缺乏的问题,也存在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之间的脱节[1]。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形成整体的职业能力[2]。
MIT等机构在工程问题解决范式的基础上建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产品构思、研发到产品运行、完善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主动性、实践性、课程内容有机衔接的工程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3]。基于CDIO理念的的课程设计,以对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分析为基础,包括技术知识与推理,个人与职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CDIO)等四个方面以及十二条标准[4]。基于软件工程的特性,该理念可以应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类课程建设[5]。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专业课程体系项目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为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培养掌握电子商务技术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与运维、电子商务运营等能力,能从事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开发与日常维护、网站美工、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以电子商务平台软件开发为载体,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外,还应掌握图形图像处理以及商务营销等领域的知识(见表1)。
表1 CDIO课程大纲:技术知识与推理
续表1
个人与职业技能是本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目标,也是必备的核心素质(见表2)。
表2 CDIO课程大纲:个人与职业技能
在软件工程中,计算机软件由团队合作开发,具有明晰的分工。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团队合作的工作环境,应培养必要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表3 CDIO课程大纲:人际交往能力
CDIO理念的核心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强调工程基础的、建立在真实世界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全过程背景下的工程教育。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CDIO理念,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引入软件企业的小型项目“X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制订专业课程教学项目大纲。
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面向的就业岗位,即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确立“X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系统”项目的目标与需求,建立系统的模型,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制订开发任务和计划。涉及的知识与能力主要有:软件工程基本概念与方法,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的目标与方法,UML基本概念与建模。
通过系统设计的活动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基础能力的训练,主要有:系统功能与模块设计,友善的UI设计,照片拍摄与图片加工处理,简单动画制作与视频剪辑加工,HTML语法,HTML5+CSS3页面设计与编码。
通过对系统前台、后台的编码,实现网站的具体功能,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训练程序设计能力,主要有:Web前台开发技术(JavaScript脚本语言语法与应用),数据库基本概念、设计与管理,动态页面设计(ASP与PHP语言),系统测试基本概念与方法。
在完成系统开发后,将系统投入运行,实施系统的优化与商业化模拟运作,培养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主要有:系统部署,网站优化与推广,电子商务知识与实用技能,商业数据分析与活动策划。
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中,本专业的课程主要有五大模块:公共素质课程模块(1,2学期),专业课程模块(3,4,5学期),顶岗实习模块(6学期),以及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其中专业课程模块包含11门专业课程和3门综合实训。
将“X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教学项目,分别在3,4,5三个学期完成,各个教学项目分别融入若干门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知识与能力,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每个教学项目由校企多名教师共同建设、指导,如图1。其中“电子商务网站设计”项目对应构思与设计阶段,“电子商务网站开发”项目对应实现阶段,“网站推广与运营”项目对应运行阶段。
图1 专业课程体系项目化重构
以三个教学项目为载体,遵循CDIO的十二条标准,根据CDIO各个过程的任务,开发一体化教学计划、项目实施标准、项目任务手册、项目指导书、项目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等教学文件,其中项目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需要在多个阶段,以实际工作岗位的标准和工程规范来突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与职业素质的考核。
二年的建设实践中,学生对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形式兴趣浓厚。通过对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以及与改革之前的数据对比分析,学生对相关的程序设计语言、HTML、软件工程等知识的掌握达到预定目标,对网页设计、编程开发等技能掌握扎实。以教学项目替代专业课程群,专业的全部知识和能力都有机融入项目的实施过程,工学结合,解决了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按项目实施环节对理论知识体系重建,学生按需学习相关的知识,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项目的建设、实施、评价促进了校企合作,为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基础。专业课程体系的项目化重构,要求制订全新的教学文件,采用工程化的评价考核方法,校企教学团队协作完成项目指导,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