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某医科大学学生医患关系认知及其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2019-05-05 09:40:06谢婕胡昌玺
医学与社会 2019年4期
关键词:认同感医患医学生

谢婕 胡昌玺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温州,325000

近年来“医患关系”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媒体报道的暴力伤医事件总体呈上升态势[1],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既往研究表明医患矛盾对医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具有负面影响[2]。大学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若认识处理不当,对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可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以当前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探讨其对职业认同感、专业学习的影响,引导医学生理性对待医患冲突,降低因医患关系认知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面向温州某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五的在校生,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85份,有效问卷768份,问卷有效率96%。

1.2 研究方法

问卷:采用李克特累积评定法,查阅往期相关研究文献[3-4],自行设计问卷,共计15个题项,36个问题,包括(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家人是否从医等);(2)医学生获知医患关系认知的途径调查;(3)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状况的认知评价测量;(4)医患关系的认知对医学生职业的认知评价和对学习积极性影响的评价调查。

访谈法:结合典型案例,设计访谈提纲。问题包括封闭型和开放型。通过整理分析访谈记录,结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由 Excel 2016软件录入电脑,采用SPSS 22.0进行多重响应分析、χ2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等。

2 结果

2.1 医学生医患关系了解途径

使用多重响应分析方法对该多选题进行分析,96.5%(普及率)医学生都从新闻媒体途径了解医患关系。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有更多学生从“临床见、实习”中获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P<0.01)。见表1。

表1 “高、低年级”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知途径的比较 n(%)

2.2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比较

低年级与高年级医学生对媒体报道的认知评价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医学生认为媒体报道对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更大。见表2。

表2 高、低年级医学生对媒体报道的认知评价比较

高、低年级医学生对当前医患紧张程度的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52.2%的医学生认为比较紧张,20.4%的医学生认为非常紧张。高、低年级医学生对今后医患关系发展趋势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即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医学生对今后医患关系缓和持更加悲观的态度。见表3。

表3 高、低年级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评价比较 n(%)

2.3 医患关系紧张程度认知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比较

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要求医学生承认社会赋予的职业角色,从内心接受该职业,并对它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中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程度”越高者,对职业发展前景感到越悲观(P<0.01),越担心未来职业生涯遇到医患冲突(P<0.01),更加不会建议自己的亲朋好友选择医学专业(P<0.01)。

2.4 医患关系紧张程度认知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比较

学习积极性评分包括对专业学习的满意度、学习主动性、学习功课时间和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等。结果显示,医患关系状况评价不同的医学生,其学习积极性评分也不同(P<0.01)。在99%的被调查医学生中,医患关系越紧张,其“学习积极性”程度越高。见表4。

表4 对医患关系状况评价不同的医学生学习积极性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媒体报道的导向缺乏正能量

研究结果显示,媒体报道成为目前医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研究结果相符。媒体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价值取向[5]。现如今资讯发达,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如果新闻报道以负面报道为主,会产生错误的舆论[6]。

因此,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网络平台的规范化监管,是搭建好这座认知途径的桥梁,新闻工作者应以审慎求真的专业态度报道各类医患冲突新闻,避免夸大事实,或在未全面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不负责任地报道,以营造和谐的医患环境。医学院校在教授理论知识之外,可以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潮流,进行医学科普常识的宣传、优秀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的报道等等,利用自媒体的平台,反客为主,加强互动,让医学生以己之所学拓宽视野,引导学生分辨与明晰良莠不齐的资讯,面对舆论的发酵保持理性。

3.2 高年级医学生对未来医患关系的缓和更加悲观

本研究结果发现,大一至大五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紧张程度的看法并没有太大差异,这与先前的一些研究结果有所不同[7]。但是高年级医学生对未来医患关系是否改善比较悲观。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层出不穷,发生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情况的医院高达96%,加剧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危险度,造成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环境安全的恐慌。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医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直面各类医患冲突,因而加重其对未来医患冲突的焦虑感。

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需要政府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保护。2018年10月16日,包括国家发改委在内的28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这是对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制度上切实保障医务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此外,站在医学院校角度,实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各类危机险情,客观看待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医患纠纷和冲突,学会正确处理各类医患事件的方法,从容应对医患冲突。

3.3 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低

中国医师协会2018年1月份公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45%的医师不想子女从医。医患关系紧张、医学专业学习周期长、学业负担重和高投入、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使当前许多医学生对职业认同产生危机[8]。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个问题。

医学生提高职业认同感,应当从内心认可医学职业,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对这一职业观的认识不应受医患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在开展医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比如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医学生从患者角度观察医患相处的场景,感受患者就医时的心境,对医生的职业有更深刻的体悟,提高职业认同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医生职业使命感的培养,增强医学生的职业信念。

3.4 医患关系紧张程度影响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研究显示,在99%的被调查医学生中,认为医患关系越紧张的医学生,其学习积极性越高。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医学生认为扎实的知识技能是堡垒,能避免因自身专业技能不足造成的医患冲突。

可见,适当的危机意识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阶段处于专业学习与择业就业的过渡地带,医学生化压力为动力,激励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能有效降低医患关系对医学生专业学习的消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利用危机意识,更需要的是乐观积极的心态,而非基于现实的无奈被动之举,医学生应避免矫枉过正,合理看待医患关系,以扎实的知识技能践行医学生誓言。

猜你喜欢
认同感医患医学生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34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
医患矛盾再会诊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1:06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