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用户信息行为相关性分析

2019-05-05 09:40:06兰雪曹锦丹邹男男
医学与社会 2019年4期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意愿

兰雪 曹锦丹 邹男男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长春,130012

从风险认知的内涵来看,风险认知是一个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不仅加工处理的对象——信息本身会影响风险认知,其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信息行为也会影响风险认知。健康风险认知是人们对影响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各种因素、活动和常见疾病的认知[1],是个体基于客观健康风险信息所形成的主观判断。已有研究发现健康风险认知是一个情境化概念[2],用户对不同健康风险的认知并不一致。虽然有研究证实了风险认知与信息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3],但是不同情境下,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行为间关系是否一致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结核病、糖尿病、高血压、艾滋病和烟草使用5个健康风险情境为例,揭示不同情境下健康风险认知和信息行为间的关系,从而为丰富和细化健康风险认知干预方案,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20-29岁的用户是互联网使用最多的人群[4]。20-29岁之间人群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用户群体,其网络信息行为具备典型特征,通过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调查可以掌握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规律。本次调查选择年龄段20-29岁人群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347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有效率为93.65%。

1.2 研究工具

通过文献研究法自编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共包含3个部分。①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学历等;②信息行为,从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和信息分享4个方面对信息行为展开调查,分数越高表示对题项描述内容的同意程度越高。信息需求包括需求程度和需求类型(知识型(包括问诊型、保健型)和社交型),息获取包括信息获取途径(浏览、查询、推送、互动)、信息源(中性、厂商、朋友和家人)、易获取性和获取能力,信息评价包括易理解性、信息表现方式(积极和消极)和信息呈现方式(声音、图片、视频和动图),信息分享包括信息分享意愿、分享频率和创新性分享。③健康风险认知调查,包含可能性、严重性、可控性和熟悉性4个维度,共10个题项,分数的高低反映个体健康风险认知心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对健康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可控性和熟悉性方面的主观感受越强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10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运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Friedman检验对不同健康风险认知间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变量间关系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104人(31.94%),女性221人(68.06%);文化程度以大学本科为主(60%),其次为研究生(30.15%),大专占6.94%,高中及以下占2.78%。

2.2 健康风险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的健康风险认知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艾滋病>高血压>糖尿病>烟草使用>结核病。结果分析显示用户对不同健康风险的认知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两比较后发现除糖尿病与高血压之间的风险认知无显著差异(P>0.05)以外,其余健康风险认知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

2.3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需求特征相关性分析

如表1所示,结核病、艾滋病和烟草使用风险认知与信息需求程度显著相关(P<0.01)。知识型需求与结核病、糖尿病、高血压和烟草使用风险认知显著相关(P<0.05);社交型需求与结核病、糖尿病、高血压、艾滋病和烟草使用风险认知显著相关(P<0.05);保健型和问诊型信息需求仅与艾滋病风险认知相关(P<0.05)。

表1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需求特征相关性

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4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获取特征相关性分析

如表2所示,信息源信任程度、信息易获取性和信息易理解性与5种健康风险认知之间均显著相关(P<0.01)。信息获取能力与结核病、糖尿病、高血压和烟草使用风险认知显著相关(P<0.05),与艾滋病风险认知无显著相关性(P>0.05)。信息浏览途径与糖尿病风险认知显著相关(P<0.05),推送途径与糖尿病和烟草使用风险认知显著相关(P<0.05)。

表2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获取特征相关性

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5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评价特征相关性分析

如表3所示,信息描述方式和信息呈现方式与5种健康风险认知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表3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评价特征相关性

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6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分享特征相关性分析

如表4所示,结核病风险认知、烟草使用风险认知与信息分享频率显著相关(P<0.01);糖尿病风险认知与信息分享意愿、信息分享频率和创新性分享意愿显著相关(P<0.05);高血压风险认知与信息分享意愿、信息分享频率显著相关(P<0.05);艾滋病风险认知与信息分享意愿、分享频率和创新性分享意愿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表4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分享特征相关性

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 讨论

3.1 结核病风险认知偏低

调查发现,在5种健康风险情境中,用户的结核病风险认知偏低。以往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5],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用户对结核病风险的认知显著低于其他健康风险认知。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结核大国,中国的结核病情况依然十分严重[6]。结核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如果能让公众在早期树立较为正确的认知观,意识到结核病风险的威胁,则能更好地进行防范。在调查中发现,结核病风险认知与积极信息描述方式和动图信息正相关。因此,在对结核病风险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考虑,提供以积极描述和动图形式呈现的结核病科普材料,更容易引起个体结核病风险认知的改变。

3.2 高艾滋病风险认知呈现低信息分享意愿

调查显示,用户的艾滋病风险认知是最高的,其信息需求程度也较高,但是却表现出较低的信息分享意愿。可见,艾滋病风险认知越高,用户越倾向于了解更多的艾滋病风险知识,而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相关内容。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风险认知越高,用户传播意愿越强烈” 不同[7]。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特殊性,许多用户不愿意在公开途径分享、交流艾滋病相关信息。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搜寻和获取相关信息。

3.3 高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认知呈现低信息需求

即便用户具有较高的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认知,也不会产生较高的信息需求,这可能是由于用户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具有较高的熟悉度。糖尿病和高血压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为广大民众所熟知。用户对相关知识越熟悉,越倾向于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相关知识,无需再额外获取相关信息。这种状况与以往一些研究结果相似,Grasso发现用户对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会影响风险认知与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8],王心瑶的调查发现关注度对风险认知有显著性影响[9]。

3.4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获取和信息评价特征间均有相关性

不同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源、信息易获取性、信息易理解性、信息描述方式和信息呈现方式之间均表现出相关性。因此,在对健康风险认知进行调节时无需考虑不同健康风险认知的差异,均可以从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源、信息易获取性、信息易理解性、信息描述方式和信息呈现方式等特征出发进行干预和调节。

猜你喜欢
艾滋病结核病意愿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西部医学(2024年3期)2024-03-21 12:22:24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46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6:02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