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艳 缪丽琳 唐赛利
[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改善女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寻找改善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较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1例压力性尿失禁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0例)与B组(31例)。A组给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每周2次,共10次),B组给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每周2次,共10次)联合阴道哑铃训练(至少8~10周)。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尿失禁症状进行评分(ICI-Q-SF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失禁改善情况及尿失禁治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尿失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后的尿失禁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的尿失禁治愈率(51.61%)明显高于A组(26.67%)(P=0.046)。结论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可明显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和女性尿失禁症状。
[关键词]电刺激;阴道哑铃;尿失禁;盆底肌锻炼
[中图分类号] R7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3(a)-0146-03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丧失排尿自控能力,尿液不自主地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妇女生育高峰再次来临,尿失禁患者将越来越多。目前,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盆底功能恢复逐渐被重视。研究显示妊娠和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寻找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较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盆底肌肉功能,缓解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门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61例妇女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组(30例)与B组(31例)。A组中,年龄为42~57岁,平均(49.0±3.4)岁;孕次1~3次。B组中,年龄为43~56岁,平均(48.0±3.1)岁;孕次1~4次。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厚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并得到参与患者的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患者腹内压力增高或用力时(大笑、咳嗽、奔跑、改变体位等)不自主溢尿;②尿垫试验阳性者;③按规定治疗、资料齐全者。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创伤性及神经源性尿失禁,感染因素引起的尿失禁;②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及精神病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不按规定治疗、无法判定疗效及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所有尿失禁妇女治疗前均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进行评分(ICI-Q-SF评分)。A组给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10次,患者排空膀胱后平卧于床上,采用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的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频率,频率为10~50 Hz,脉宽为300/μs。每周2次,每次最少间隔48 h,每次20~30 min,10次为1个疗程。B组给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10次,同时进行阴道哑铃训练。医生对患者进行阴道哑铃训练培训,每日微信提示,定期上门或电话追踪患者执行情况,督促及指导患者正确完成训练。坚持阴道哑铃训练至少8~10周。治疗后3个月,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ICI-Q-SF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尿失禁评分及治愈病例数,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失禁ICI-Q-SF评分及尿失禁治愈率。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ICI-Q-SF问卷表作为疗效判定标准,ICI-Q-SF问卷包括3个数字评分项目,分别为漏尿的频率(0~5分)、漏尿的量(0~6分)和漏尿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0~10分),总分0~21分。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治愈:咳嗽等腹压增高情况下无漏尿,ICI-Q-SF评分为0;改善:咳嗽等腹压增高情况下少许漏尿,ICI-Q-SF评分较前降低;无效:咳嗽等腹压增高情况下ICI-Q-SF无降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评分的比较
A、B两组治疗前的尿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的尿失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尿失禁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尿失禁治愈率的比较
A组治愈8例(26.67%),B组治愈16例(51.61%),B组的尿失禁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
3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妊娠和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1]。妊娠期体內激素水平变化及增大子宫的重力作用,慢性牵拉盆底肌肉,使盆底肌肉功能松弛,尤其是分娩过程中胎头的压迫、难产、器械助产等导致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损伤,从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妊娠和分娩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袁佳英等[2]回顾性分析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发现高龄生产、孕周长、产次孕次增加、经阴道分娩、出生体重偏大以及孕期尿失禁可增加产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张珂等[3]也指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年龄、分娩前BMI、新生儿体重、阴道分娩等因素有关,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与盆底肌收缩力下降有关。
尿失禁不仅是患者生理上的疾病,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尿失禁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如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经阴道修补术、经闭孔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带术[4]等。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盆底肌训练、电刺激治疗[5]和注射治疗等。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6],此外针灸联合生物反馈训练也可以明显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及盆底肌功能[7]。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注射和针灸是有创性操作,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目前,针对盆底肌训练和电刺激方面的研究较多。孙智晶等[8]的研究显示,经过在院短期盆底电生理治疗、居家长时间的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后,患者漏尿量明显减少。本研究结果提示,经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后A、B两组的尿失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可能通过电刺激盆底神经,提高肌肉兴奋性,被动地锻练盆底肌肉,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预防肌肉萎缩。
产妇盆底功能自我恢复能力有限,盆底损伤是难以自然修复的。凯格尔运动是借着伸展骨盆底的耻骨尾骨肌来增强盆底肌肉张力,是一种较好的改善尿失禁的运动[9]。顾海风等[10]的研究显示,自主式凯格尔运动可促进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尿储留的发生率。很多人在做凯格尔运动时,很难找到收缩盆底肌的感觉,阴道哑铃训练可帮助这些患者。研究显示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加用阴道哑铃能夠快速、明显地改善产后尿失禁症状[11]。本研究采用微信提示、定期随访以保证患者完成阴道哑铃训练,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生育高峰再次来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将不断升高,尿失禁患者将逐渐增多。研究显示多种方法都能改善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但寻找一种改善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较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工作的需要。近年来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被广泛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研究指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要比单纯性电刺激或盆底肌训练的治疗效果好[12-13]。李环等[14]的研究显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以降低尿失禁阳性率,增强盆底肌力;产后不同时间段开始康复训练均能明显改善产妇盆底肌力和尿失禁症状。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疗效[1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均有改善,其中A组治愈8例(26.67%),B组治愈16例(51.61%),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组的尿失禁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可明显提高盆底肌肉功能,改善女性尿失禁症状,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疾病重在预防,产后早期进行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及阴道哑铃训练,可有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Strini CT,Bukovi CD,Roje D,et al.Epidemiology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emale inhabitants[J].Coll Antropol,2007,31(2):483-487.
[2]袁佳英,陈武荣,赵锦萍,等.回顾性分析190例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病案,2016,17(4):40-42。
[3]张珂,王澜静,焦玲洁,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盆底肌收缩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 30(10):757-759.
[4]陈玉清,裴慧慧,姚书忠.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8例疗效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120-123.
[5]陈燕辉,古彩茹,杨卫萍.电刺激疗法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联合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244-3246.
[6]蔡舒,任旭,宋均仿,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 30(4):517-520.
[7]李智卿.生物反馈训练联合针灸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9):1598-1599.
[8]孙智晶,朱兰,郎景和,等.居家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持续改善的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2):937-941.
[9]李俊英,贾秀荣,刘富霞.盆底肌群功能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4):416-419.
[10]顾海风,李咏雪.自主式凯格尔运动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23):22.
[11]崔欢,郭华峰,张新华.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阴道哑铃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7):910-913.
[12]殷观梅,韩耀伟,张春华,等.3种盆底肌肉治疗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10):685-689.
[13]方科红.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生物反馈加电刺激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1):98-100.
[14]李环,吴瑞芳,光晓燕,等.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1):3699-3704.
[15]连荣丽,刘世秀,李芬.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 28(2):187-189.
(收稿日期:2018-10-08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