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鹏飞,徐 飚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流行病学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基本课程,其理论方法的掌握运用程度决定了医学研究工作者的专业水平。随着公共卫生理念的不断革新,疾病控制队伍亟待高素质人才更新[1],同时目前临床研究生整体的流行病学水平仍不足以满足当今临床研究工作的需要[2],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涌入研究生流行病学课堂,既往以本科来自预防医学为主体的流行病学教育方法可能不再适用,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目前我校流行病学原理为公共卫生方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且向临床医学等跨专业研究生开放。为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流行病学水平,建设适应研究工作需求的流行病学原理课程,本教学团队在学习本课程的研究生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改革提供依据。
本研究以复旦大学2018年选修流行病学原理课程的所有研究生为对象开展了一次横断面调查,匿名收集自填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有:(1)基本信息;(2)课程评价;(3)课程满意度;(4)课程建议。
本课程选课总人数为146人,最终回收问卷127份,回收率为87.0%。学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来自于预防医学(73.2%),其余为卫生事业管理和非公共卫生专业;半数以上学生本科流行病学学时数为36-72学时(55.9%),其
次为96学时及以上(29.1%),有15%的学生学习时数在36学时及以下,包括少数无流行病学背景者。
复旦大学流行病学原理课程为双语课程,56学时,课程教学材料以英语为主,教师以中文授课。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流行病学总论、基本方法、分析理论、分支理论四大部分。问卷结果(以满分为5分计)显示,学生对本课程总体的满意度较高,为(4.23±0.61)。课程四大部分教学内容中,学生对总论部分最为满意,为(4.71±0.46),对分支理论的满意度最低,为(4.29±0.72),基本方法和分析理论两部分的满意度分别为(4.45±0.60)和(4.39±0.58)。总论部分的满意度高于其他各部分,基本方法部分的满意度也较分论高。
问卷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学前自我评分为(2.62±0.84),而经过一学期学习后,期望能够达到的课程评分为(4.41±0.65),实际达到的课程自我评分为(3.45±0.80),较学前均有明显提升。课程总体自我评分实际提升为(0.86±0.78),低于期望提升值(1.79±0.70)。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的评分结果有所不同。学前评分最高的为基本方法部分,分支理论最低;而学后评分总论及基本方法部分高于其他部分,分支理论仍为最低;分论部分及总论部分的实际提示较高,基本方法部分实际提升较低,具体如下(见附表)。
附表 流行病学原理课程学生教学评分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教育背景,对不同的本科专业的课程评分分析后发现:本科为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学前评分、期望评分均高于非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期望提升与实际提升则低于后者;而本科为卫生事业管理的学后评分高于非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实际提升较低。对当前就读学位为科研型硕士和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的课程评分对比发现,科研型硕士的学前评分低于公共卫生专业硕士,而期望提升水平则高于后者。本科学时的长短与学前、期望、学后评分呈正相关,而与实际提升增量呈负相关。
流行病学是医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学之一,而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生源基础差异大,这对学位专业基础课的集中授课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评价一门课程的质量不仅要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还要求课程内容合理,教学方式合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学后均获得明显提升,初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对本课程不同部分的学前、学后评分不同,但实际提升的效果尚可,可能是因为流行病学分析理论和分论部分较本科阶段内容新,难度大,无论是学前还是学后,掌握程度都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难度及预期掌握程度优化课程结构,关注掌握程度、满意度较低的部分,将教学与科研结合,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可适当增加较难的理论部分的教学时长,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3]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及运用;对于分支理论部分,应以介绍其概况、前沿热点为重,广而不精,将课程的难点、专业性更强的部分交给相应的分论选修课上。
修学本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学习目的及认知也不近相同[4]。调查显示,尽管本科为非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的提升效果高于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学生,但其学后的掌握程度仍略低于专业来源学生。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本科流行病学学时的长短直接影响其掌握程度,学时越长,掌握程度越高,但提升效果也越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其本身已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基础,而老师教学必须兼顾不同背景的学生,因此,其提升空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学科背景的深浅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为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及目标,应实施分班教学,就选课基本条件予以说明,小班教学,分流培养,这既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真正增强其分析和解决流行病学问题的能力。
本次流行病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高,但不同学习背景和基础的学生对课程学习效果有所不同。需要指出的是,本次调查仅通过问卷自评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其反映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学生掌握水平可能不够客观和准确,但相较于“唯结果论”的期末成绩等指标,这种主观的自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以学生自身学习期望为标准的实际教学效果,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可针对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培养要求,设置选课基本条件,优化课程内容,抓住重点难点,以理论的应用和能力提升为目标,因材施教,以实现培养较全面地掌握了流行病学理论知识、并具备独立开展健康研究能力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工作者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