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2019-05-01 05:46井丽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心理健康

井丽娟

〔摘要〕本文从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发,引出对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解决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农村高中生;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1-0051-0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內容,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参加考试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农村高中班主任,笔者通过近几年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观察与研究、调研与分析,深刻地认识到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一、农村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学习压力大

农村孩子因从小受 “家贫子读书”及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强烈的成功欲望影响,加上在学校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升入高中后,普遍反映出一定的学习压力。如,有的学生学习紧张睡不着觉,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不满意导致幻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怕老师提问、怕考试、厌学等。

(二)适应困难

由于农村相对闭塞,孩子从小与外界接触不多,加上乡村学校活动较少,导致学生升入高中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学校里的教育教学。他们或适应不了老师的教学方法,或适应不了学校生活环境,或不能适应与其他学生正常交往等。

(三)容易自卑

农村孩子受客观条件限制,除正常上课学习以外,一般仅对田间地头农事劳动比较了解,一旦升入县城高中,和县城的孩子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爱好,更没有才艺、特长,这种情况往往使他们容易产生自责,感到自卑,从而有了思想包袱。

(四)容易冲动

由于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加上脾气火爆的性格,他们遇事往往冲动。高中的农村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时,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心理疏导,往往由于一时冲动、处理不当,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事情来。

二、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学校因素

就学校而言,我们对高一1600名农村学生发放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显示,86%的农村学生所在小学或初中无心理宣泄室,90%的农村学生没接受过沙盘游戏等心理咨询专业辅导;65%的农村学生升入高中后觉得学习压力明显增大,78%的农村学生学习压力感在中考前就已显现。压力感比较大的主要来源是农村父母的期望和自己期望到好大学读书。

就老师而言,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没有与同伴和父母相处时亲近。在师生关系调查问卷中,13%的学生选择师生关系很满意,78%的学生选择满意程度一般;在同伴关系调查中,44.5%的学生选择和同伴关系很满意,51.5%的学生选择和同伴关系一般;在对父母亲近感调查中,42%的学生选择和父母很亲近,51%的学生选择和父母关系一般。由此可见,在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大部分人对与同龄人和父母的交往比较满意,而与老师之间则存在一定距离。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我国现行的考试体制下,学生学习竞争激烈,尤其是每次考试大排名,导致学生心情紧张,担心考不好,尤其是来自农村学校的尖子生,总怕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嘲讽,从而出现对事物过于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状况。这种现象在他们升入初三后,面临中考时更加突出。二是由于许多农村教师只重视提高学习成绩,只重视文化知识、解题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农村学校缺少必备的心理咨询室,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导致学校很难正常开展好、开设全心理健康教育课。

(二)家庭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如果家庭教育没有为儿童以后的生活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必将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我们知道,孩子从小学到的许多知识,其实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如今,农村家庭缺少文化氛围,有的家长终日忙于田里农活,无暇顾及孩子学习;有的家长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对话;有的家长功利心重,认为只要分数高就行,而轻视了人格塑造,忽略了孩子的心灵成长。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诱使青少年蜕变。电视节目、网络自媒体、手机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消极影响。网吧等娱乐场所管理不善,向未成年学生开放,致使他们沉迷网络,造成孤僻及攻击性等心理、行为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加强学校校史和规章制度教育。例如,我们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史、历年的升学情况、优秀学子情况等,鼓励学生勤奋好学,同时还让他们熟悉学校作息、上课、活动各项规章制度,对他们有了纪律约束,很自然地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了正确引导作用。

二是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处、教务处、各年级组将心理健康教育穿插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一方面,健全完善心理咨询室、宣泄室、沙盘室,在高中三个年级组安排了5名专职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每年对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设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组织语文、生物、地理、历史等专任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专门针对农村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知识拓展,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情志,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格致大讲坛,定期宣传心理知识,在各班级开展心理讲座、心理辅导专栏,对学生的青春期叛逆心理进行介绍、分析、指导。最后,年级组和教育处制作学生心理档案,追踪观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是“多一把尺子量学生”。每名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不是齐头并进的,有的这方面强些,有的那方面强些,任何一个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暂时存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是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看事物、看问题,以宽容理解的心态谅解学生,能多一把尺子量每个学生,就能提升他们积极上进的动力和信心。每学期结束时,我不仅把“优秀学生”等称号奖赏给固定的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由班干部和课代表进行量化打分,为班级的其他同学分别授予“学习上进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团结友爱之星”等20多个小星星。通过一系列多元化的评选,学生们对自己有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找到了自己正确的位置。

(二)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除了给孩子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适当,要有益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切记不要将事业、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自己应该用积极心态和情绪去面对,为孩子树立榜样。班主任通过家访、举办家长会、建立班级微信交流群,互相传递、分享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及做法,向家长教授中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方面的知识。我们经常在班级微信群里推出生动的小故事、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和自己的切实体会,向家长们做深入浅出的讲解,还把平时学生身上发生的一点一滴喜人的变化,拍成照片或短视频发给家长,让他们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亮点,放大孩子的优点,树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在赏识中变得越来越好。家长也要克服把孩子甩给学校、放任不管的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 及时引导、 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隐患。

(三)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适当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高中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到河北科技馆、李保国科技纪念馆、临城绿岭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博路天宝公司等,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自然、接触社会,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放飞心灵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2018年,我紧紧抓住我校成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员学校的有利时机,组织学有余力的优秀学子走出去,拜名师、做科研。国庆节期间,我带领55名学生到海南陵水南繁基地开展了为期5天的研学科考活动。在海南陵水南繁基地研学中,孩子们都随身带着笔和本子,随走随记,“用眼看、用耳听、用脑记、用心感受”。在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素养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生活独立能力,更培养了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和担当精神。在邢台市旅发大会、国际自行车大赛期间,我们还组织800多名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维护交通秩序、优化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短波同相水平天线幕的维护调整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