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04-30 11:15杨梅
课外语文·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朗读文言文形式

杨梅

【摘要】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曾一度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有些教师在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时忽视了这一有效的传统方法,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关注应试教育,忽视了朗读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文言文素养欠缺,个人水平不高;有时教师备课疏忽,在朗读方面没有计划,抑或受陈旧教育思想的影响思维固化,墨守成规;学生朗读实践不足,缺少应有的情感体验;学生缺乏相应的朗读技能,朗读时缺乏自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提高教师素养的文言文朗读教学策略:一是传授朗读技能,强化训练;二是丰富朗读形式,推陈出新。

【关键词】文言文;朗读;技能;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古代的文言文教学当中,朗读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途径。然而由于受“知识本位”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朗读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却一度受到了冷落。为了发挥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在教学当中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我发现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之所以会處于一个尴尬境地,其中既有教师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提高文言文朗读教学质量的策略:一是传授朗读技能,强化训练;二是丰富朗读形式,推陈出新。

一、传授朗读技能,强化训练

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为依据,对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进行有效指导,通过传授朗读技能,加强训练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感。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适合学生的朗读文言文的技巧,有字音的准确读法、停顿的正确把握、重音的有效区分等。

(一)读准字音

把字音读准,有利于学生实现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这一教学目标。如果读不准字音,学生又怎么能通顺地朗读文言文,进而深刻地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呢?也就是说,读准字音是朗读的前提条件。把字音读准是对初中生进行文言文朗读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对学生来说并不难。经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以后,学生们已经发现可以通过工具书和教材中的注释来读准字音。如在教授《陈涉世家》一课时,在读到“陈胜王”时,有的学生把“王”读成了wáng,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纠正这个字的读音,因为读音不同,它的词性会有相应的变化,当“王”读四声wàng时,这个字在句子中做动词用,是“为王”的意思;如果读成二声wáng,这个词就变成了名词词性,意思也就不一样了。所以读准字音虽然简单,但教师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教师要重视字音正确与否的朗读指导。

(二)正确把握停顿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读得正确”的这一要求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停顿”,正确“停顿”是读懂文言文大意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文言文停顿的原则,一是让学生知道根据句意可以有效划分“停顿”;二是可以从句子结构及其成分出发来划分“停顿”。《曹刿论战》中有这样一句:“可以一战。”在古代汉语中,“可以”是“可”和“以”两个词,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可以”一词。由于很多同学都将“可以一战”做出“可以/一战”这样的停顿划分,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从句意的角度进行朗读指导,从而使他们掌握“可/以一战”才是其正确的停顿方法。又如在教授《出师表》一课,对于诸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亲贤臣,远小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盖追先帝之殊遇”“今天下三分”等,则可以从句子结构及其成分出发来划分“停顿”。如“先帝/不以臣卑鄙”,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可停顿的原则进行的划分;“亲/贤臣,远/小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盖/追先帝之殊遇”“今/天下三分”,这些划分方法分别是按照动宾间可停顿、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介宾短语之前可停顿、前面有“夫、盖、其、故”等词语引领时,在这些语气词后可停顿、提前状语之后可停顿等方法来划分的。教会了学生这些方法,在朗读文言文时学生将能够做到正确停顿,从而为正确、流利地朗读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区分重音

在朗读时,把某些字或词语进行重读,可以强调或凸显某种感情色情,从而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重音的朗读指导。如在教授《陋室铭》时,在读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来寻找“文眼”,然后找出应该重读的词语。学生发现要是想表达陋室因为刘禹锡的高尚情操而并不简陋这一主旨时,就得重读其中的“德馨”二字。又如在教授《桃花源记》时,读到“渔人甚异之”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关键字“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重读“异”字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当然,重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突出的思想感情来调整重读位置,不能局限在某一个字或词上。

对于读出情感的朗读指导,鉴于研究者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不再赘述。

二、丰富朗读形式,推陈出新

传统的师范读生跟读的方式太过单调,多次反复使用,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言文的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分角色朗读

有很多文言文都适合分角色朗读,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庄子故事两则》《曹刿论战》等都是不错的分角色朗读的素材。在分角色朗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想扮演的角色。在朗读之前,教师可以针对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先分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了解了每个人物的特点,并通过讨论的过程体会到了人物的复杂情感,从而为他们分角色朗读及深刻体悟文章的内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扮演邹忌的妻子的同学应该在朗读时读出作为妻子的自豪感,扮演邹忌的妾的同学应该朗读出这个人物所传达出的畏惧之感,扮演邹忌的客人的同学应该读出客人的巴结谄媚。因此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深化学生对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认识,从而为正确理解人物形象创造条件。

(二)演读

演读对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在演读之前师生要对文本进行研读,使朗读者首先掌握文言字词基础知识。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演读的情境,从而亲身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为了体会宋濂对马生的期盼和教导之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演读。演读中,学生要从宋濂长辈的角度,用合适的语调教导晚辈。因此我们发现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缓慢的语气朗读全文,以此感受到了长辈对晚辈的期盼之情。

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正确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本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受“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等陈旧教育思想的影响,使朗读这一有效的教学方法出现了被搁置的现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本位的文言文教学当中,我们要努力发挥朗读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提高教师素养的文言文朗读教学策略:一是传授朗读技能,强化训练;二是丰富朗读形式,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陈英.浅析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学周刊,2019(3).

[2]张倩.谈语感教学在文言文中的意义和方法[J].才智,2018(32).

[3]方芳.“言”“文”共生 演绎精彩——提高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朗读文言文形式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