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用 守实课堂

2019-04-30 11:15蒋黎丽
课外语文·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表达运用课堂

蒋黎丽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它既是课堂目标,也是课程目标。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对字词的体悟或内容主旨的解析上,必须关注特定语用中的字词,见微知著;关注特定语段中的表达,体悟奥秘;关注特定语境下的手法,迁移运用。

【关键词】语用;课堂;表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关注特定语用中的字词,见微知著

【案例】教研组磨课,自己执教《雷雨》教学片断。

老师朗读课文1、2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找:雷雨到来前,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

师:哪些词让你明显地感觉到大雨就要来了?

生:“黑沉沉”表示大雨就要来了。

师:黑沉沉写出了哪种景物的颜色?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写云,有压下来的感觉。

师:谁能做“压下来”的动作?(自由做压下来的动作)像大家刚才做的那样,从上往下用力,就是压下来。课文里是什么压下来?(乌云)

(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

师:雷雨前,这么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什么感觉?

生1:我很害怕。

生2:我很紧张。

师:看看图,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有感情地读句子)

师:不仅是我们紧张了、害怕了,就连树上的叶子也——(生)一动不动。蝉——(生)一声也不叫。

师:安安靜静的蜘蛛做了怎样的动作呢?——(垂下来,逃走了。)(出示带线的球)老师做两个动作,请仔细看,哪一次是课文里说的“垂下来”。(老师演示:第一次,让球直接落下。第二次,抓住系着球的线让球落下。)

生:第二次是垂下来。

师:那第一次叫什么呢?(掉下来)

师:一个物体从上往下落时,如果另一头还连着,就 用——(生)垂下来。如果另一头完全分开,就用——(生)落下来。课文中的蜘蛛下来时——

生:有蜘蛛丝连着,就不会摔到地上,更安全了。

师:说得太好了。课文用词多准确啊。咱们一起读一读。

师:给课文插图画上蜘蛛。

师:生活中,哪些时候我们会用“垂下来”,哪些时候又用“掉下来”呢?(课件出示)能看图说一说吗?

生:兔子的耳朵垂下来。衣服从楼上掉下来。向日葵的头垂了下来。长长的柳枝垂到了湖面上。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感悟】低年级阅读教学,应重点关注学生识字、学词、 学句,有效积累词语,丰富语言库存,培养语言敏感,为准确运用语言打下基础。本板块中,我把教学重心铆在提升低段学生语用能力上,培养学生理解词句后准确遣词造句的能力。呈现乌云的图片,连接词语与画面,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压”的准确、生动。演示球落,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 “垂”字的表达效果,理解“垂”和“掉”的异同。让学生给课文插图配蜘蛛,再创设“衣服掉下来,柳枝垂下来”等生活情境,是培养学生词语表达、迁移的运用能力。“摄取——消化——运用”一体,才是词语教学的本真。这样“涵泳”和“体验”,理解和感悟才是切入肌肤的,词语积累才是“活”的,用时方可信手拈来,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提高语言品味能力。

二、关注特定语段中的表达,体悟奥秘

【案例】名师展示课,张老师执教《乡下人家》教学片断。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师:读句子,注意老师已经加上标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字数一样。

生2:都是两句两句的。

生3:有一些词儿是并列的。

师: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5:很整齐,有节奏感,朗朗上口。

师:这样写能增加语言的节奏感。课文中这样的句子很多,老师找了几句,请大家把这样的部分读出来的,再读读整句。

(课件逐个出示句子)

生自由读,男女生合作读。每读完一个句子,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说说这样写能带给读者的特有感受。

师:读着读着,我们似乎已经来到了乡下,已经和乡下人家融合在了一起。如果我们的习作中,多用类似的并列分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看看课文的插图,来试试。

(1)乡下人家的房前别有风味,( )的墙,( )的瓦,清新可爱。

(交流,点评。)

师:我们把自己熟悉的乡下人家的风景,完完整整地写 一句。

(2)清清的河水里,大白鹅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她们( ),( ),显得特别漂亮。

【感悟】张老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体悟文本的字词句,引导学生关注语意的内部规律和特定语段中的得体表达。师生关注的不仅仅是“写什么”,更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逐步领悟语言的奥妙。这样,“理解”和“运用”彼此结合彼此促进。课堂里问题的解决不在一个平面上,教学有了自身的价值。对四年级学生而言,阅读教学中的“读”只是一个过程,“读写结合”才是终极目标。“课堂阅读”不仅要吸收,更要学会表达和运用。“吸收”与“表达”是浑然一体的完整过程,不存在无吸收的表达,也不存在无表达的吸收,“吸收”和“表达”结合,才能让学生把独特的感受用独特的词语细腻表达出来。

三、关注特定语境下的手法,迁移运用

【案例】本人执教《乡下人家》教学片断。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朗读这个句子,一起思考:这句话画龙点睛之处在哪个词?

生1:这句话运用拟人的写法。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2:从“探出头来”读出了拟人。

生3:“成群”也是拟人的写法。

师:“探出头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生:笋像我们一样是活的,很调皮,很可爱。

师:“成群”表明什么呢?

生:竹子长得很快,生机勃勃。

师:这种写法叫作——拟人。作者运用拟人,写出乡下人家特有的风景,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读出这群小家伙的生动可爱。(生多种形式读句子。)

师:课文中还有好几处使用拟人手法描写的句子,把植物、动物等写活了,显得有灵性。大家找出来,绘声绘色地读一读。

课后老师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

2.看插图,也可以想想你熟悉的乡下风景,写一两个拟人句,努力写出景物的灵性。

【感悟】教学中,“读”与“写”相辅相成。强调“写”忽视了“读”,“写”就会机械盲目,学生会思维枯竭,语言库存不足,写作会很痛苦。只强调“读”忽视“写”,“读”会失去巩固和运用的实践机会,“写”只是纸上谈兵。小学是作文的起始阶段,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启示学生怎么读,怎么把读到的好词语、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既引导学生理解读写结合的重要性,重视阅读和写作,珍惜自己的 阅读发现和观察发现;又为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深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以朗读为手段,让学生体会、感悟典型词语,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例子。课后布置了作业,很好地利用了文本的“样子”,为写择读,为写而读,以读促写,引领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这样,阅读教学抓住“语言”這一基本载体,抓住“运用”这一重点目标,体现着语文教学的本色。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目标。阅读教学中,它既是课堂目标,也是课程目标。语文就是教字词、教朗读、教表达(口头和书面的)。从学生的角度讲,就是学字、学词、学朗读、学表达。潘新和先生说:“读书不但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学识,而且是为了读‘生活,读‘他人的心灵。” 阅读教学必须关注语义内部规律或特定场景下的得体表达,并引导学生准确运用。通过词句的辨析体悟和实践运用,引领学生读懂他人的心灵,丰润、敏感自己的心灵,学生就不只是“读者”的角色,而且是感觉语言之美的“发现者”,在“仿造”“改造”中学会“创造”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表达运用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