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因材施教实现农村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2019-04-29 00:01徐艳玲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徐艳玲

【摘 要】纵观如今的中国教育,无不在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农村小学生又是素质教育无法及时普及的相对弱势群体。因此其个性发展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从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农村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深入研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个性发展,贯彻素质教育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教育;因材施教;农村小学生;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52-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教师已然意识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同时面对农村小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农村小学生的知识需求,促进其个性发展,为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奉献。

一、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育观念与思维的缺陷。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取得不俗的表现,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已然有了很大的改观,而如今,社会需要学生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知识层次和严谨的思维能力。但是在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农村家长和小学教师本身存在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改变,极大地束缚了小学生应有的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1]。

2.农村教育设施的缺陷。

由于农村教育下拨的经费问题,造成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很多在大城市司空见惯的东西,对于农村小学生还是新科技。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备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其对于新知识的渴求。而农村小学生只能依靠教师手中单调的彩笔来幻想这个正在发展的新奇世界的美好。

3.农村教育师资的缺乏。

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存在年龄普遍较大,教学观念陈旧、知识体系、教育模式缺乏变通等问题。这一问题限制了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造成其个性发展的不全面。

二、个性发展的需要

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之间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这与学生的个人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学生的行为举止、性格特征、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等。除此之外,学生的先天性因素也是形成个体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例如,学生的先天性思维能力,有的学生对语言较为敏感,有的学生对数字较为敏感,有的学生对触觉、听觉或者视觉的东西比较敏感,还有学生比较擅长体育运动,都是体现学生先天性因素的一部分。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一直在推行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特长,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即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围绕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展开,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

三、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就是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具体学习情况出发,围绕该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分别从课前教学准备、课堂提问环节、小组相互合作、课下作业练习这四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指导,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合学科专业水平。

1.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包括课前导入环节、重点知识讲解环节、学生提问环节、课后总结环节等,都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同时,还要结合本节课的前后知识点,做好承上启下的知识点铺垫工作,以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串联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点的归类和总结,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环节。

课堂提问是最能体现学生本节课的听课情况和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性的设置课堂问题,切记不可随意而为,要根据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判断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更有有利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例如,对于学习能力不好的学生,要通过提问基础性知识点的问题来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提问本节课重点知识点来确定本节课的课堂效率,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问综合性的问题来有所针对性的进行适当拔高,提高学生的知识挑战性。如此一来,不仅使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大大提高,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回答问题来肯定自己、激励自己,最终创造一个活跃、积极的学习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分组讨论。

通过分组讨论问题环节的设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互相学习讨论不同的解题思路、共同成长与进步,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逻辑分析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分组讨论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弱项进行分析,将相同类型的学生分到一个组,教师有针对性的根据组别来进行题目设定,经过同一组内的问题解答,教师帮助该组学生进行统一问题纠正与指导,改正错误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其二是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来进行分组,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小组组长,并负责带动该组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对组内成员的疑问逐一解答,达到共同成长、进步的目的。以上的分组讨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学生主人翁的学习意识,更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主动去改正解决,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更应该自觉积极主动去学习,转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2]。

四、农村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具体应用方案

1.积极营造个性化阅读氛围。

传统的阅读方式主要以整体化一的集体模式为主,它破坏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个人思维形成与自主意识的建立。因此,教师必须改成落后的阅读模式,为学生创造个性化阅读空间。例如,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进行课内外阅读,在学生阅读完成后,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认识,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发挥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最后由教师来进行最后的总结,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有了自己的思想感观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更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展多样式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不拘泥,在充分了解学生教育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取得相对理想的教学效。例如,可以通过玩游戏,建立相关的奖励制度,寓教于乐,将教学变成一个有意思的活动,同时也能从中学到应有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制定教学方案。

在农村,多数小学生的家长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落后,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对于事情的具体想法。而且绝大部分家长为了生计长期外出务工,没有意识到孩子在个性发展方面的需求和重要性,忽视了孩子在关键时期的教育工作。因此,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显得尤其重要与必须,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上做到游刃有余。

五、结束语

总之,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这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如何因材施教实现农村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一项重中之重且艰难的伟大教育事业。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充分考虑到学生作为个体的需求,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永华.因材施教的现代阐释[J].江苏教育,2011(02).

[2]王晓娟.浅谈因材施教对数学天才儿童教育的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