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目标应该如何构建是一个关键问题。国际教育理论,如21st Century Skills、OECD等,都是基于社会需求和理论研究所建构的素养理论。当教师面对英语学科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核心素养时,首先应该思考它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是什么。如果目标本身有所失真的话,那么未来构建核心素养的途径也会出现问题。因此英语教育应该借鉴国际素养理论探索的经验和教训,思考我国的核心素养应该如何表达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21-02
龚亚夫认为,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21世纪技能可以包括3方面,即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另外,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
我们让学生学习英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进去,而这些必须和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生疏的外国社区环境相联系。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调整呢?龚亚夫表示,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我们在教学中如果都能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就不用再刻意地去找情感目标,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
比如在教学《I went there last year》一课中,本人结合泉州的十八景进行融合教学。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教授学生学会如何讲述自己曾经旅游的事情,如:I went to(地点)…/I went there(时间) …/Its…(形容性词语) 。在教学中,我先是从自己入手,由自己的旅游路线逐一进行介绍,句型简单明了,学生也从视频中掌握了新句型的运用,更加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此同时,我抓住契机引入了泉州十八景的图片,提问学生:Did you go to these places?(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学生纷纷打开话匣子开始跃跃欲试,这时,我便顺势引导学生利用新句型来阐述:I went to the West Lake .I went there last Sunday .Its beautiful.我反问道:Is there very clean?(那里很干净吗?)学生答道:Yes, of course.(是的,当然)。当学生自然而然做出回答时,老师便告诉学生,在这些旅游胜地中一定有许多人去参观,所以一定会很拥护,我们作为少先队员一定要遵守纪律,不急不推,一定要爱护公物,讲究卫生,让我们的美景到处充满和谐和生机。教师在教学中短短的几句话,自然而然地引导教育,让情感教育融入学生的内心及思想中,达到了将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融合在一个真正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核心素养就在这样地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有效地落实。
再比如,教师在教的生病句式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病时会父母是怎么做,然后讲他们做这些事情时你们的内心是什么感受,有没有后悔自己曾经对父母的行为伤害,有没有下决心要好好地读书,好好地对待他们,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做是对父母的帮忙,怎样才是对父母的爱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其实每一种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领学生了解世界,不仅仅学习书本上仅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未知领域。因此,我认为,提升英语学科的教学效益,最重要的就是把提升英语学科素养的消毒、准度和速度作为重点。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怎样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呢?这也恰恰是我们在思索的问题!
一、故事教学为主,融合情景教学有效地引入英语教学里,充分培养学生对整体课文的感知能力
故事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许多单词的重复都表现得非常自然,而且令人印象深刻,语言方面的困难可以随之迎刃而解。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学生以叙述的方式表达故事的内容,又能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而故事的情节的虚构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表现手法夸张,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故事的表演更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而倍受欢迎。同时,故事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故事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通过对故事的深入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语言,同时能够学习故事的深刻意义,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差异,拓展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升核心素养,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我会将故事教学融合情景教学带入课堂。
例如,在教学《They are tall.》这一课中,我会利用PPT,把学生的常见的动物外貌特点加以分类,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讨论自己在所了解的动物外貌特点,他们是胖是瘦,是高是矮,话题很有趣味性,学生们也乐在其中。他们在情境中思考,学生先加深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对于新句型,新内容有更快更有效地掌握。简而言之,使教学情景不断的优化,我们教师应以真实的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提升学生的情操,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利用提问,充分提供想象空间,帮助学生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提问时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时一个有效的问题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张开嘴来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英语故事教学中,最有效的問题算得上是What will be happen ?和Why?(会发生什么和为什么?)了。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第五册 Unit1《When did you come back?》时,我让学生先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再来回答教师的提问。我提出了,What happened to John? What did John do? Where did John go? Why? 教师不要局限住学生的答案,也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学生用错词,教师只需说一遍正确的答案即可。千万不要打断学生,纠正其语法、用词错误。打断学生,停下来纠正一个学生的错误,等处理完后,其他孩子再也不会举手,这种因小失大的做法最不可取。当然,学生出错我们不是不纠正,而是分清时间。在学生刚刚学习本课时,出点错也是正常的。所以在学生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时,我只是皱皱眉头,并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而学生反而坐不住,都会争先恐后地来抢答。最后让学生再根据录音做出正确的解释,大家都兴趣盎然的在听、问、答中学习着,一举多得。这样有利于每个孩子的学习,教师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所收获。讲完故事后一定要让孩子完整的听、跟读故事。让孩子头脑中对故事中的文字和画面都有所加深。我便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让生自问自解,学生在不同的角色表演中为了要更到位,往往会更专心地去学习文中的句型,以便能顺利完成对话,教师也在旁边给予及时的提醒及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大程度上也帮助了他们记忆句型的简单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融合多情感,多思维,多能力为一体的教学过程,在我们的教学中多实践,多探讨,多研究,核心素养才能得到真正地融合于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作者简介:蒋玲玲(1980.09 -),女,汉,福建泉州人,本科学历,职称: 一级教师,毕业院校:中央电视广播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