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娟
【摘要】本文论述了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特点以及管理的意义,分析了目前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科学进行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档案;研究
在科研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核算工作中,会计档案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档案管理很少受到科研事业单位的重视,既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也没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相关制度体系也不完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策略,以期提高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一、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特点及管理意义
(一)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特点。与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相比,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内容上具有专业性。科研事业单位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以及经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资料直接作为历史记录形成会计档案,这其中包括了会计账簿、凭证以及财务报表的保管、查阅、销毁等各项内容与活动,这些文件都是反映科研事业单位经济状况的重要资料,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会计档案来源的广泛性,任何实行财务收支以及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在科研事业单位中,会计档案除包含基本的会计账簿和凭证外,还包括大量的科研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信息。最后,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还有形成过程严密性的特点,形成会计档案时,需要利用成本核算、科目设置、审核凭证、复式记账以及填制、登记账簿等一系列方法,并且,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所以,会计档案还具有严密性的特点,对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
(二)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意义。会计档案主要为企业中的各种经济活动服务,所以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是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和依据。科研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自然而然会产生会计档案,其中详细记载单位中所有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信息,总结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得出的经验与教训。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详细分析这些数据资料,能使管理者详细掌握单位的经济现状,并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单位经济的走向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是提升经济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会计档案还能发挥出监督职能,科研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时,通过会计档案记录各种完整的数据信息,在客观的数据下,人们能够清晰观察到单位的资产现状,发现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借此来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维护单位中经济秩序的稳定,有效保护了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
二、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者对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是影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认为管理好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各种经济活动就已经足够,认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营状况没有较大的影响。这种错误的观念往往导致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并且疏于档案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也不足,工作程序混乱,档案的摆放缺乏科学性,导致无论是档案的开发利用,还是统一管理,都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要想促进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效果的提升,首先要增加人们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二)缺乏完整性的会计档案管理方案。由于会计核算档案对于财务工作人员智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所以一些工作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故意忽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一些需要明确建账的项目上不建账,或者故意忽视某些数据,导致会计档案的管理缺乏完整性,造成一部分档案残缺或丢失,影响科研事业单位以后的经济活动。
(三)档案难以被长期性保存。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保存方式经历了3个阶段:首先是保存纸质档案的方法,由于纸质文件的局限性,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经常出现变质、文字不清晰等。其次是通过光盘、磁带等保存档案,受介质失磁问题的威胁,长期保存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最后是计算机系统保存数据的方法,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计算机仍然容易受到各种病毒、黑客的攻击,会造成档案系统的崩溃、破坏,导致会计档案数据丢失,所以,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长期性保存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
三、科学进行会计档案管理的措施探讨
(一)加强重视,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无论是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还是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不足,其根本原因都来自于科研事业单位对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要想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效果,首先要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明确会计档案管理效果对于科研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加大对会计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力度。提升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然后加强对单位内已有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由于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对于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所以,作为科研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保持不断学习的精神,积极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二)提升会计档案管理水平。会计档案与其他档案有一定的区别,属于专门档案的一种,所以应实现会计档案的专业化管理,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管理学、档案学以及财务方面的知识,并且作为科研事業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所以,提升会计档案管理水平时,首先应降低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提升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薪资待遇,制定一定的奖励措施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保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其次,作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不能在工作过程中泄露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秘密,具备一定的抵御诱惑的能力,防止账目混乱等现象出现。
(三)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每一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包括档案的查阅、保管、立卷、归档以及销毁等,设置档案的归档、借阅等登记簿,对查阅等各项活动作出明确的记录,以防止会计档案的损坏、丢失和信息的泄露。科研事业单位还要定期检查与清点会计档案,考察档案的安排与借阅的活动,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保持会计档案摆放的有序性,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目前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人员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完整性的管理方案以及档案难以被长期保存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制定会计档案损坏与丢失的防范措施等方法,达到提升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水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瑞琴.谈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管理[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3):45-46.
[2]黄荣.林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档案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67.
[3]乔玮.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与利用浅析[J].广东科技,2014,23(10):22-23.
[4]王周理.突破科研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瓶颈制约的探析[J].文存阅刊,2018(19):52.
[5]谭泽林,王丽娟,谭丽明.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现状及其优化措施[J].卷宗,2017(34):26.
[6]贺剑波.浅谈公立科研教育单位中会计档案的管理[J].时代报告,2016(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