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廷成,赵大川
(1.杭州市余杭区博物馆,浙江 杭州 311100;2.《中国养猪业图史》编委会,浙江 杭州 310009)
地球生命60亿年,经过41亿年的冷却,地壳逐渐形成。峻山、盆地、河流、大海,地貌雏形遂成后,始于19亿年前的震旦纪,还有不断地火山爆发、冰川活动、板块挤压以及海进海退,钱塘江流域地质化石、沉积相记录下19亿年钱塘江流域的地质史。1989年4月地质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浙江省区域地质志》详尽地记录了19亿年前至今的钱塘江流域地质史。每一地质期均图文并茂,以地质化石,地积沉相为依据,研究出各地质史期的地质史。在此我们不能一一深入探讨、研究、释读,只能择其精华,简约诠释距今12000~3700年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驯猪研究。
据《浙江考古新纪元导读》:浙江省新石器时代,最早为浦江上山遗址考古发掘清理出以夹炭红衣大敞口盆和石磨盘、石球为代表特征的陌生遗存,经14C测年(放射性同位素碳测年),距今约11000~8600年,上山遗址所代表的文化类型已被命名为“上山文化”,这是浙江境内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2005—2006年,结合曹娥江流域考古专题调查对嵊州小黄山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上山文化阶段遗存和跨湖桥文化阶段遗存在地层上的叠压关系。这些连续新发现打破了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旧有分布格局,极大地冲击了我们已往的固定思维模式,使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得到进一步深化、修改和完善。
考古研究发现11000年前的上山文化,钱塘江流域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延绵数千年的南中国,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共同都有善水、划独木舟、捕鱼、种植水稻,利用稻壳等下脚料,驯养野猪为家猪。特有的江南水乡新石器文化的特点,有别于北方新石器文化。
全新世是地质年代最新阶段,即第4纪的晚期,全新世的地貌已接近现今地貌。全新世的4次海进海退,上限约1.2万年前,下限以良渚文化的湮没为第4次海进,而第4次海退在3700年前左右。《浙江省区域地质志》第227页对“全新世沉积环境”的描述写道:“全新世以来本省海平面自负30 m左右上升到目前位置的过程中,经历了四起四落的历程。《全新世以来浙江海岸之升降》一文,分别将它们命名为河姆渡海进、河姆渡海退,皇天畈海进、皇天畈海退,钟家海进、钟家海退,大古塘海进、大古塘海退。自河姆渡海进至大古塘海退期间,本省滨海平原的部分或大部分经历了滞进型泻湖→滨海(或浅海)→泻湖、沼泽—滨海→沼泽→滨海的规律更替。这与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冷—暖变化基本相同。同时也与本省内地盆地中所显示的振荡运动相吻合。”
据《浙江省区域地质志》,浙江省全新世4次海进海退,钱塘江流域杭州湾新石器的兴起,湮没,大致可得出以下4个时段:1)大致12000~8600年前第1次海进。浦江(上江)文化被湮没,8500多年前第1次海退,跨湖桥文化兴起。最宝贵的是跨湖桥文化考古发掘较迟,不仅保护修复“华夏第一舟”原封不动作坊原址。可以作为8500多年前的跨湖桥遗址地平线,也可以推断出当时海平面,还以C14测定为8500年。2)大约7200年前第2次海进,跨湖桥文化湮没。大约7000年前第2次海退,河姆渡文化兴起。当年参加河姆渡考古工作的现已80多岁的原杭州市考古研究所姚桂芳所长和余杭区野外考古专家林金木先生都谈及见到河姆渡海浸痕迹。3)大约6500年前第3次海进,河姆渡文化湮没。大约6000年前第3次海退,马家浜文化兴起,随后5000年的良渚文化兴起。4)大约3700年前第4次海进,良渚文化湮没。清《余杭县志》都有“吴越之区,皆成巨浸”,大禹亲眼目睹,吴越一片江洋。大约3700年前第4次海退,即今海平面。
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2016年8月出版的《上山文化:发现与记述》刘斌《序》中写道:2001年至2003年通过对萧山跨湖桥遗址与下孙遗址的发掘,基本搞清了其文化内涵,认识到这是有别于河姆渡文化的钱塘江南岸的另一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其年代甚至也早于河姆渡文化,C14测年可以达到8000多年,所以提出了跨湖桥文化的命名。
2000年由蒋乐平主持调查发现了浦江上山遗址在2001—2006年间先后进行了3次发掘,以夹炭红衣陶大口盆为其主要文化特征,C14测年达到10000年左右。2005年在曹娥江流域的调查中又发现了嵊州小黄山遗址,在小黄山遗址不仅挖到了与上山遗址相同的文化特征,而且还发现了与跨湖桥文化叠压的地层堆积,进一步丰富了对这一文化遗存的地理分布、文化特征以及年代序列等方面的认识。于是以上山和小黄山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被正式命名为“上山文化”。
上山文化文物考古领队蒋乐平教授《综述》写道:“上山文化遗址迄今发现共18处,主要分布于钱塘江及支流的上游地区,灵江上游也发现。遗址包括:浦江上山遗址;嵊州小黄山遗址;永康庙山、太婆山、蓭山、湖西、长城里、长田遗址;金华山下周、青阳山遗址;龙游青碓、荷花山、下库遗址;武义大公山遗址;义乌桥头遗址;东阳老鹰山遗址;仙居下汤遗址;临海峙山头遗址。这些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0000多年至8500年左右,延续约2000年。”
上山文化遗址群的分布以钱塘江上游金衢盆地为中心,向南分布至灵江上游河谷地区,在近1000000 hm2的范围之内已发现遗址18处,实际的遗址数量应远超此数。地处中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受控于季风环流,夏热冬温,四季分明,降水丰富。又因地形影响,具有多种盆地小气候,有一定的垂直差异,山地普遍存在逆温层现象,尤以冬季较为显著。盆地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6.3~17.6 ℃,1月均温为4.3~5.4 ℃,7月均温为27.6~29.8 ℃,当雨带北移,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盆地内出现高温。盆地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冬长,春秋短,秋温略高于春温。金衢盆地年降水量为1300~2200 mm,年均干燥度约0.75。受夏季风影响,春雨、梅雨盛行且相对稳定,降水多分布在3-6月,降水量总体分布趋势是从西到东逐渐减少,受地形影响,降水量也从盆地外围向中心逐渐减少,其中盆地南侧和西北侧山地的年降水量均大于2000 mm,为盆地降水量的高值区域。
水系发达,因地貌格局受构造、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其水文状况具有湿润的雨源型山区性河流的特点。河流多发源山区,流经山地丘陵,溪流大多沿构造断裂带发育,冲刷侵蚀强烈,源短流急,河床比降大,沿途节点多,蕴藏有较丰富的水力资源。较大的河流主要有兰江、衢江、金华江、武义江和东阳江等,均属钱塘江水系的中上游段二、三、四级支流,呈树枝状展布,溪流数量众多。
图 1 上山遗址位于浦阳江支流——蜈蚣溪西侧
植被种类十分丰富,但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仅次于杭嘉湖,有“浙江聚宝盆”之称。其时上山文化已处在聚落定居阶段,这是人类定居生活出现的最早例证之一。栽培稻遗存的普遍发现于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夹炭陶器中,掺和大量的稻壳和稻叶,提供了先民的经济生活方式方面的重要信息。实际上,这些掺和的稻谷是一种砻糠,即脱粒取米后的碎壳,若没有一定的稻谷积聚,在陶器制作中就不会采用稻谷颖壳作为主要的掺和料。
蒋乐平教授这一段“栽培稻遗存的普遍发现”表明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在10000年前已普遍栽培农作,而且发现掺和的稻壳,即砻糠可以用来养鸡、驯猪。蒋乐平教授从气候变化等因素思考,在结尾写道:“粮食生产即是这种复杂渔猎采集经济的产物。由于资源波动,人口压力增大,人们开始驯化一些经常利用的动植物来作为粮食匮乏时的储备。”
图 2 上山遗址保护标志
正是在这样的生存形态下,钱塘江上游开始采集了第1批从洞穴走向旷原的人类。这证明这一地区渔猎资源的独特优势。当人类逐渐向河谷盆地聚集的时候,人口压力的增大迫使人们开始学会管理一些动植物。可以想像,上山文化遗址周围的狩猎、采集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动物如野生的牛、猪和鹿等。在钱塘江及其大小支流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鱼类。植物资源方面,则有多种坚果和块茎类可供采集,橡子肯定是最重要的一种。人们用木棍、石球进行狩猎和采集活动,并用石磨盘加工坚果和其他类淀粉类块茎食物,而且狗、猪等动物可能被驯养。
蒋乐平教授用词严谨,认为狗、猪可能被驯养。笔者曾向蒋乐平教授求教,谈及到有砻糠驯猪,以下脚料驯猪,也是储备肉类。笔者之一赵大川先生养猪40余年,熟知捕到野猪后关猪舍,马上便可驯化。当今还有专门捕野猪,驯野猪,卖野猪肉的猪场。因此,上山文化中对猪的驯化较妥,驯猪有10000年。
戴玲玲、朱江平、蒋乐平之“上山遗址动物骨及人骨鉴定报告”(原载《浦江上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16年)关于猪的考古研究如下:“猪的骨骼共23件,部位包括下颌、颞骨、盆骨、胫骨、跟骨、距骨,骨骼均破损严重。猪下颌共3件,其中2件为下颌联合部,各保存了少量残损严重的门齿。标本H461:11为上山遗址中唯一一件保存较好的猪右侧下颌,保留M1-M3,所有牙齿均略残损。M1的测量尺寸为长18.91 mm,前叶宽11.15 mm,后叶宽2.05 mm;M2的测量尺寸为长28.07 mm,前叶宽15.72 mm,后叶已残,无法测量;M3尚未完全萌出(如图3所示)。根据M1、M2、M3的萌出及牙齿磨蚀情况,推断该猪的死亡年龄为1.5~2岁之间。”
关于家猪和野猪判别标准,有学者指出家猪的M3尺寸小于野猪,可作为区分两者的参考。但是由于上山遗址出土的这件标本,其M3尚未完全萌出,无法测量尺寸,因此无法利用这一标准对其属性进行判别。国外学者利用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贾湖等遗址的猪下颌M2进行形态和尺寸研究,结果表明,古代和现生野猪的M2尺寸质心值(Centroid Size)明显大于家猪的尺寸。
跨湖桥与贾湖遗址分别发现了中国南、北方最早的家猪,其时代为距今8000~9000年。与贾湖、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猪下颌牙齿尺寸的比较可知:上山遗址的这件标本,无论是M1还是M2,其尺寸均大于跨湖桥遗址的所有标本;贾湖遗址的13件猪下颌M1测量数据中,5件的尺寸大于上山遗址的此件标本;在9件猪下颌M2中,2件的尺寸大于上山遗址的标本。由此可见,上山遗址的这件猪下颌尺寸略大于早期家猪的尺寸范围。其极有可能为野猪,但这尚需更多证据加以验证。
猪的游离齿发现多件,包括下颌门齿3颗、上、下颌乳前第四臼齿各1颗、下颌前臼齿1颗、游离臼齿碎块5件以及游离上颌犬齿1颗。标本H461:12为猪的上颌游离犬齿,残损严重,仅保留一小部分。尺寸硕大,推测为雄性个体(如图4所示)。
猪的肢骨共发现7件,均残损严重。左侧跟骨、左侧胫、距骨和颞骨各1件,盆骨3件。标本H461:13为猪左侧胫骨的远端关节,保存相对完整,骨骺已经愈合,后侧有砍削痕迹。断口为平齐(如图5所示)。标本H461:14为猪的左侧盆骨,残损严重,包含部分髂骨和坐骨,骨臼已愈合;骨骼表明局部呈黑灰色(如图6所示)。图3至图7均是上山文化遗址的猪骨骼。
图 3 猪右侧下颌
图 4 上颌犬齿
图5 左侧胫骨
图6 左侧盆骨
图7 猪下颌骨(上山 H461 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