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安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27)
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进程最近十几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小散户逐渐退出,家庭农场和规模化集团化养殖企业的比例越来越大,不仅节约了土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养殖生产效率。随着人们养殖观念的提高,在养殖过程中运用疫苗防控疾病是广大养殖户的一个共识。特别是规模化程度高的猪场,疫苗免疫前后的抗体检测工作也纳入了正常的管理程序。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走访河南、河北的230余家规模猪场中,发现有将近110家猪场在免疫疫苗后,疫苗抗体应答很差,当然猪场的生产也非常低下。
2018年年初在河南豫北一家母猪存栏2000头的猪场,抗体监控就出现了上述现象。笔者与场内人员进一步交流得知,该场母猪的发情配种率只有79%,产房仔猪腹泻率高达22%,保育阶段的成活率在88%~90%之间波动。在调阅了该场的检测报告(见表1)后,发现商品猪群在免疫猪瘟时抗体应答就非常差。该场采取的猪瘟首免日龄是23日龄,25 d断奶,55日龄猪瘟二免。从检测报告可以看出,该场一免后的48~50日龄,猪瘟抗体70%都不合格,二免后抗体上升缓慢,83日龄的猪瘟抗体阻断率也非常低,几乎无保护力。
从检测结果看,该场商品猪猪瘟疫苗首免和二免后的抗体阻断率均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猪瘟免疫效果这么差呢?
表1 河南豫北某猪场的检测报告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从樊福好博士的《中毒是制约我国养猪业SPY的直接原因》(养猪信息网,2015-04-20)一文中得到了启发。难道该场母猪群的健康也出现了问题,导致仔猪出生后基础差,甚至是免疫耐受了?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建议该猪场采集母猪血样送检进行健康评估。
2018年3月下旬,联系广州樊福好博士试验室送检母猪血液样本20份进行猪群健康评价,在2018年3月31日该检测中心出具了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检测结果(见表2)显示,20份样品的健康评价中健康度(oH)检测结果平均值为48.2。健康度是表示机体健康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其数值范围在0~+100之间,数值越大,机体越健康。根据统计学的基本结论,oH > 70时,机体处于健康状态;oH ≤70,机体处于非健康状态(即亚健康和病态)。检测结果显示20份样本没有1份健康度超过70,说明该场母猪群处于亚健康状况。
表2 河南豫北某猪场的送测报告
检测结果(见表2)显示毒素指数全为正值。毒素指数是衡量机体对毒素排泄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数值范围在-100~+100之间,毒素指数>0时,表示机体存在毒素蓄积;毒素指数<0时,表示机体对毒素有一定的代偿缓冲能力。换句话说,该猪场的母猪体内有毒素蓄积。
樊博士认为,母猪体内蓄积的毒素有可能因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
1)霉菌毒素中毒;
2)过量或滥用抗生素导致中毒 ;
3)饲料中矿物质过量导致机体中毒;
4)饲料中蛋白质过高导致肝肾损伤从而导致机体中毒;
5)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流感、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中毒。
从检测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20份样本中有8份免疫指数是负数,12份为正数。这里的免疫指数代表的是免疫抑制指数,是衡量机体免疫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数值范围在-100~+100之间,免疫抑制指数>0时,表示存在免疫抑制状态;免疫抑制指数<0,表示机体有一定的免疫缓冲能力,数值越低,免疫功能越强。由此可见该猪场猪群存在严重的免疫抑制状况。我们将处于免疫抑制的母猪进行血液抗体检测发现,猪瘟阻断率在22%~48%之间,保护率极低,有非常高的猪瘟病毒感染风险。而其猪瘟疫苗免疫时间却只有45 d左右。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初步得出该猪场的问题根本点是母猪群健康出现了问题,即母猪群处于亚健康状况,体内毒素蓄积严重。通过抗体检测,母猪群猪蓝耳病抗体S/P值处于2.5~3.5的猪达到了21%,猪蓝耳病病毒的活跃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猪只处于免疫抑制状况。猪群免疫力低下,抗病力也会低下,经过沟通了解,猪场母猪群发烧,厌食的状况发生率很高,平时为了治病和防病,抗生素添加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在检测之前刚用过抗生素进行保健,所以我们在检测报告中也发现另一个指标——过敏指数几乎都为负值。过敏指数是衡量机体过敏(炎症)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数值范围在-100~+100之间,过敏指数>0时,表示存在过敏状态或潜在炎症状态;过敏指数<0,表示机体对过敏存在缓冲能力,数值越低,抗过敏(炎症)功能越强。表面看猪群绝大多数没有炎症存在,实则是抗生素导致的一种假象而已。该场负责人也表示每月使用的抗生素的费用都在10万元以上。
母猪的健康度出现了问题,导致仔猪的先天基础不良,甚至是带毒或免疫耐受,出生后母乳中的母源抗体水平低下,所获得的被动免疫也不好,在哺乳期感染风险增加,猪只的先天和后天的免疫基础均不理想,在进行免疫时就会出现低的免疫应答,疫苗抗体自然也就非常低,最终导致猪群不稳定,成活率下降。
基于以上的状况分析,建议猪场减少抗生素的添加量,可以适当选择中药,比如黄芪等进行猪群的健康提升,把控好饲料原料的采购,防控好霉菌毒素,定期监控母猪和仔猪的健康指标。只有在猪群健康处于相对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免疫才能获得好的保护效果。
该猪场采纳了我们的建议,使用中药制剂进行免疫提升,猪群稳定时远离抗生素;把控原料采购,注重霉菌毒素防控;母猪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妊娠期由之前的16.5%降低为14%~15%之间。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母猪的泪斑几乎消失,环境中的氨气浓度也明显降低,由之前的39 mg/m3降低到21 mg/m3。期间母猪群又免疫了一次猪瘟疫苗,结果显示(见表3),抗体阻断率高而整齐。
这则案例启示我们在养猪生产中免疫疫苗出现问题时,要多关注一下猪群的健康指标,切勿过分关注疫苗的质量和过度依赖抗生素。生产过程中防控好霉菌毒素、降低热冷应激,注重猪群健康度,通过实验室药敏试验合理科学的使用抗生素。做疫苗前后的抗体监控固然是关键的,但这并不是做疫苗以及免疫应答的全部,关注猪群健康度并结合抗体监控才有可能把疫苗免疫所能产生的保护作用发挥到极致,对养猪生产带来更好的指导。
表3 河南豫北某猪场猪瘟免疫后的检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