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顺
摘 要: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从分值程度来看,作文占据了语文试卷总分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的分值。除此之外,写作可以展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思维拓展的能力,因此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比较看重,尤其在初中这个过渡阶段更是如此,本文笔者将从自己的教学经历来探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相关探究
在教授初中语文时,有很多学生经常会问:“到底应该怎么写作文?”,虽然教师在平常初中语文教学时会讲关于作文的模块,但是仍旧有许多学生对于写作存在问题,在考试过程中也常常因为作文而获取不了高分。其实想要写好作文并不是很困难,关键在于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因此这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探索相关措施解决。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首先,由于初中學生接触的课程比较多,尤其是物理化学历史等新课程的出现,许多学生都会在这些方面花费较多的功夫,而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来说就会比较懈怠,对于写作也就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语文作文所要求学生写的字数较多,学生会对作文产生抵触抗拒的心理,不愿意进行写作。
其次,学生对于写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学生在作文写作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写,如何进行展开。例如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作文出现开头卡住,或者出现在写记叙文时写到中间无法衔接下去的状况,由此一来,学生会觉得自己在作文写作上不擅长,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有的甚至直接放弃。
2.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教师停留在传统的给定主题式的作文教学方式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学生在写作文时想象的空间受到限制,作文的创新力度不够。同时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会给学生作文模板以便学生在写作文是可以借鉴和套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短时间帮助那些写作文困难的学生提高作文的分数,速成效果不错,但是这种单一的作文模板教学同样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长期下来,学生在写作文时会缺乏自己的思考,作文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出现作文没有感染力的情况。最终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的应对措施
1.建立活动小组,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师单向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已经步入初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交能力,学生更倾向于和同学之间沟通交流,探讨写作的相关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在作文教学时开设活动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让组员共享自己对作文题目和构思的理解。例如在练习作文时,给出半命题式的主题为“难忘的”,然后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通过小组的形式,在组内互相分享自己通过这个主题获取的思路,拟定的题目,以及分享自己经历。通过这样的多次练习,学生能够获得不一样的写作思路,也能吸收其他同学的写作优势,并且教学的课堂气氛也会因为这种开放式教学而变得活跃,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因此学生写作的能力也在不断攀升。
2.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该摒弃传统的作文模板式教学,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授学生一些必须掌握的写作技巧和知识后,例如如何审题和写作手法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点滴,利用生活中实际的素材来写作文,这样一来文章便有真实性,学生不会在写作文时出现无话可说、写作逻辑混乱的问题。例如在写记叙文《我的父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细致观察自己的父亲,回忆一些比较典型的事例,从各方面进行描写做到生动形象。通过巧用细节来升华作文,此时便可用语文课文中的《背影》来给学生示范,用经典的描写父亲买橘子的片段来给学生展示利用生活的细节的魅力所在。文章是思想的载体,通过感受生活,体味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学生提笔时就会是自己的文章在情感驱动下完成,而不是为了凑足字数。
3.从学生实际教学,因材施教。
例如有的学生习惯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的方式,有的则习惯含蓄的方式。因此作为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传授不同的写作方式,而不局限于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只能用固定的模式。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时解决学生在写作时遇到的不同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措施。如此便能促进教师和学生达到共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出现学生兴趣不高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和自己的角度找寻适用学生的解决措施,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难度不断降低,与此同时,这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打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实现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244..
[2]张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