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忠华
在非遗的十大类中,传统舞蹈类是群体性活动最强的一个类别,平日里喜闻乐见的高跷、地秧歌、舞龙、舞狮,以及极富少數民族特色的面具舞、乞粒舞等均包含在此类别中。应该说,传统舞蹈类项目是非遗类别中最能展现民间情感的一类项目,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化”。诚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所说,非遗产生于广大的田间地头、基层土壤,实际上涉及到社群、部族乃至村庄独特的信仰,其核心内涵旨在文化,包含了哲学、宗教观念,乃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高跷、秧歌正是在劳动之余欢畅身心的一种娱乐方式。
截至2019年3月,辽宁省省级以上传统舞蹈类项目共有23项,其中15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包括大连的金州龙舞、鞍山的海城高跷、抚顺的地秧歌、本溪的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锦州的辽西高跷、营口的盖州高跷、铁岭的朝鲜族农乐舞(面具舞)、盘锦的上口子高跷等。这些项目不拘泥于个人,以群体性的表演方式,在欢快的锣鼓声中,用娴熟的技艺、传神的动作、诙谐的表情,向大众传达着来自田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