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已成为一线教师的热搜词。如何将这种新资源高效地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成为一个重点探究问题。一线地理教师更是了解微课资源的优势,并与“学议导练”模式相结合,探究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学议导练”模式;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4-013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119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习的趣味性、生活化、能力应用等,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不仅更新知识的来源,而且将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并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适合与微课资源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接触的资料更广泛,掌握的知识更准确。
一、微课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论性比较强,学习过程略显单一和枯燥,难度较大。微课资源的展示方式多样化,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的神经,增强地理知识的趣味性,让地理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二)增进自主学习
高中地理知识量大,难度大,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仅靠课本和手中的文本资料,重难点难突破效率低。如果提供相关的微课视频,必有助于学生高效完成自主预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增强生活应用
高中地理知識的落脚点越来越生活化,这与高中地理新课标一致。地理教师可利用丰富微课资源,将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案例相结合,从身边的生活中获得素材和案例,并应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的能力。
(四)提升综合能力
在选择使用微课资源时,要体现出高中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增长学生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在大局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引导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二、微课在“学议导练”模式下的应用价值
“微课具有主题明确、短小精悍、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等优势,教师要利用“微课”的优势为“学议导练”教学模式服务,高效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
(一)微课在“学”——课前预习,自学感悟,突破重难点
“学”在于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环节的进展和知识的获取效果。微课的使用,尤其是教师提供微课资源,不仅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一些突破重难点的微课资源,更是精讲高效。还可重复学习,重点突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更高效。例如“地球运动”一节中,通过播放如“楼间距”“太阳能光板的架设”等生活化的微课资源,引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地球运动的动态的微课视频类资源,为理论解释提供了便利,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知识,而且能够把握原理,分析问题。
(二)微课在“议”——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展现能力
“议”在于学生展示自学结果,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地理中很多问题的展现都需要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接轨。对于问题的产生,仅凭教师语言描述,学生不易进入情境。微课资源的使用,不仅能展现出地理问题的多样性,而且将问题情境的时空角度全面展现,让学生的探究、议论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展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产业转移”一节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微课”介绍上海与酒泉产业转移协商会议的视频,清晰展示产业转移的合作发展模式给双方带来的优势,让学生领悟角色魅力,感受情境教学的真实性。
(三)微课在“导”——释疑解惑,方法总结,灵活思变
“导”在于重难点的释疑解惑,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精选微课资源的指导,不仅通过微课视频的视觉效果让学生印象深刻,而且短小精悍的指导比起冗长烦琐的讲解效果更好。例如在讲解“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节时,关于煤炭综合开发利用是本节难点,采用煤炭工业的微课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煤炭工业的“综合发展”,并且能灵活应用于其他资源问题的突破。
(四)微课在“练”——检测基础,提升能力,高效作答
“练”在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通过习题练习巩固重难点。微课资源的使用,可帮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获得帮助,尤其是在课后练习中,可重播微课资源,再学习,再突破。例如“大气的运动”一节,教师只分析考纲要求的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而习题练习中关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的设题类型比较多,因此相关微课资源可以成为课内知识的有力补充。
微课为现在教学改革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助力,高中一线教师都希望利用更多的微课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通过微课资源与“学议导练”等课堂模式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3]李吉雄. 再谈课堂教学改革——由我校实施“学议导练”的教学模式说起[J].教育革新,2015(11).
[4]高江海,朱学尧.“微课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4).[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崔丽玲(1983.10— ),女,汉族,甘肃瓜州人,研究方向: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