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梦 丘晓静 徐超
[摘 要]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从人才供给端的高校增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环节。基于此,结合我国民办高校的学生实际,提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金字塔”模型。经过实证调研发现: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专业知识技能薄弱、生涯发展能力缺乏、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是影响其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民办高校应从强化思想教育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生涯发展理念、细化就业创业指导四个方面增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民办高校;就业核心竞争力;金字塔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3-0009-03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下行面临的就业需求减少、企业转型对人才要求的调整升级以及高校持续扩招带来的教学质量相对下降的三重叠加效应,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1]大学生就业市场形势严峻不仅影响每一个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前景,尤其对民办高校来说,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关系着学校能否生存下去和能否持续发展前进。[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当前,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作为人力资本的供给方的高等学校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从人才供给端的高校增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环节。
关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当前国内外也有一系列同类课题。从研究选题上看,主要有四大热点。一是国内外有关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要素及结构模型,比如,施炜(2010)、刘奕涛(2012)、韩成曦(2016)等进行了国外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二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路径研究,比如,于沂仟(2016)重点研究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三是特定学校特定学科门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研究,比如,孙凤利(2012)、李芳欣(2015)等人研究了体育院系、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四是供给侧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比如,谢芳(2017)、杨智慧(2017)等人研究了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分析。纵观以上研究可知,关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供给侧视域下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却较少得到关注,而实证性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在界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以“金字塔”模型为理论模型,按照个体特征取向对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现状进行实证调研,提出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力的几点思考。
一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
核心竞争力理论最早提出是来自企业管理领悟,指企业在本质上永远是一个能力体系,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有很多学者把此概念引入更广泛的领域,并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优势资源,是就业能力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
基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在当前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结合就业、民办高校大学生和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一种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毕业生综合能力体系,是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今后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现: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技能突出、生涯发展能力较强、创新创业能力较强,都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代替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就业能力核心竞争优势。因此,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由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技能、生涯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项要素构成,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金字塔”模型。(见图1)
职业道德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个人素质等方面。它是构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素,是支撑专业知识技能、生涯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前提,处于“金字塔”模型的底座。
专业知识技能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后掌握的各种能力,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它是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成为“金字塔”模型的一根支柱。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有效地推动职业生涯发展,并為发展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条件准备。
生涯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制定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做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准备,努力实现生涯发展能力的最大化,将现实环境、个人发展情况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与做好准备,是求职择业乃至未来职业升级的关键。它是开发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件,是“金字塔”模型的另一根支柱。全面的生涯发展能力能极大地促进专业知识技能的发展,同时为发展创新创业能力提供路径选择。
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及工作方法能力的培养。其中,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决定是否创新创业的关键。它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由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技能和生涯发展能力发展而来,处于“金字塔”模型的顶尖。
二 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面临的现实困境
为清楚地了解民办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本研究以“金字塔”模型为分析框架,按照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技能、生涯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项构成要素设计问卷。研究采取整体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广东省的广州商学院、广州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东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等25所本、专科民办高校中选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共12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一)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培养有职业道德的人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达成素质教育重要手段。经调查结果发现,一方面,对于“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这一观点,仅有37.91%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持“非常认可”的态度,也就是说,仍有超过50%的学生不是非常认可这一观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在该问题的感知度上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在“是否在校期间已具备职业道德素养”这一问题上,51.04%的学生的回答是自己在校期间已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从侧面反映出,仍有将近50%的人仍没有具备职业道德素养,从以上数据可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二)专业知识技能较为薄弱
专业知识技能在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研究数据显示,有大约80%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这一观点持“非常认可”或“比较认可”的态度,但当被问到其“是否在校期间已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这一问题时,只有27.86%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另外49.23%的学生回答了“否”,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低,专业知识技能较为薄弱。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民办高校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
(三)生涯发展能力普遍缺乏
大学阶段是人生新的起点和转折点,是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本研究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8.42%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全面的生涯发展能力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这一观点持“非常认可”的态度,换言之,另外61.58%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并不是非常认可该观点,可见大学生对生涯发展能力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此外,当被问到“是否已具备全面的生涯发展能力”时,竟有47.28%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回答“否”,而另外23.48%持“不清楚”的态度,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大学生所具备的生涯发展观念和能力仍普遍缺乏。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件,高校仍应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全面生涯发展意识和能力。
(四)创新创业能力全面不足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型国家、社会、企业单位发展的需要。从调查数据中可得知,超过80%的调查对象对“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这一观点持“比较认可”及“非常认可”的态度,可见,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的认知程度上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当被问到“是否在校期间已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一问题时,仅有31.6%的人自信地认为自己在校期间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45.82%的大学生持“否”的回答,还有22.55%的回答是“不清楚”,这些数据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民办高校大学生所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不足。因此,民办高校应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主观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三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民办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综合上述分析,在全面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准确把握要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基于“金字塔”理论模型,实施强化思想引领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生涯发展理念、细化创新创业指导等方法就成为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思想引领教育,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在职场中,职业道德修养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因此,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需要通过长期的强化思想引领教育来实现。一是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向学生传播和灌输政治理论知识,转变教育理念,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在理论和实践性教学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在评价考核中衡量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要增加以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具备道德准则、情操与品质的就业者。三是要建设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升华思想品德。四是要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厚德、勤学、敬业、强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具有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良好品格,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3]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
在求职择业中,專业知识技能依然是当前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硬实力”。在开发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需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一是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形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如抢答加分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取和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经验,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专业知识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开课力度,强化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三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兴趣所在。四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程质量,不断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4]
(三)优化生涯发展理念,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全面生涯发展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在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就需要不断优化学生的生涯理念,提升学生的全面生涯发展能力。一是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的规划需与时俱进,不能脱离实践而应贴近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注重职业生涯教育对改进大学生对职业发展、大学学习、终生教育的理念上的影响和改善,形成大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实践、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二是要建立必要的激勵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多举办与就业创业有关的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规划等学校举办的大赛,注重把课程内容实践化,重视检验课程教学质量和知识的真理性,让学生丰富实战经验。三是邀请企业家、资深HR、校友与专业老师共同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活动。利用有利资源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发展情况,引导大学生做出合理的生涯规划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四是引导学生关注市场人才需求,掌握职业动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近市场”,利用网络科技力量时时刻刻关注人才市场动态;切身地了解人才需求。
(四)细化创新创业指导,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人才培养,归根到底就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离不开细化创新创业指导。一是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增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作为第二课堂的学习基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使大学生能够多层次地了解创业知识,让他们有组织地进行学习、研讨和实践等训练。以模拟实战的形式把学生完全带入社会角色,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二是要引导大学生亲身参加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及调研活动。开展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性相关的讲座,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他们对该领域发展前景的认识与理解,强化日常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自学和理解应用能力。三是要增加大学生创业福利,从资金、政策方面加大对创业大学生的扶持力度。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补助,增加创新创业福利,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带动创新创业。四是要加强创业课程建设,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活动。优化创业课堂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立体式服务。
参考文献:
[1]徐超.基于CareerEDGE模型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4):70-74.
[2]李晶.大学生基础性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3]徐吉贵.新常态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5):7-9.
[4]俞亚萍,邵丽珍.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116-118.
[责任编辑: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