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你发现了什么”的认识与思考

2019-04-27 00:15刘绪毅冉茂权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刘绪毅 冉茂权

摘  要: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你发现了什么”这样一类的习题,老师们在实际教学时由于解读教材不够,对此类习题的编写意图理解不清,往往忽略了它潜在的价值功能,从而影响了学生“四基”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渗透。文章以三年级教材习题为例,理清“你发现了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深化教学的思考与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写意图;探索规律

课后习题是学生数学学习反馈的载体之一,同时也是编者渗透新课标理念的具体体现,它们或是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或是渗透某些数学方法,或是蕴含某种数学规律。在现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类型的习题——“你发现了什么”。老师们在实际教学时由于解读教材不够,对此类习题的编写意图理解不清,往往只追求计算结果,就题论题,而忽视学生过程的经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没有让课后习题发挥其潜在的作用。下面,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内容,谈谈对“你發现了什么”的认识与思考。

一、从哪里来?——理清编排思路,把握编写意图

纵观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内容,“你发现了什么”在课后习题中共出现13次,其中涉及“数与代数”领域11次,“图形与几何”领域2次。总体上看,不论属于哪一领域,虽然所属章节内容不尽相同,但主要都是以计算内容为主,都需要探索规律。通过这样的编排,一方面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提升,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章节位置及编排意图如表:

二、到哪里去?——挖掘潜在功能,提升综合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虽然在“数与代数”领域独立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内容,但“你发现了什么”这一类型找规律的内容是以练习题的形式分散编排在教材中,规律隐含在已经认识的数、式、运算或图形里。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并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功能,为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好补充和发展。

1. 有助于发展数感

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思维能力的提高,数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解决“数与代数”领域中“你发现了什么”的时候,使学生经历“计算—分析—猜想”的过程,通过具体计算,发现规律,并获得用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成功感,进一步理解了数学知识的本质,也就为发展数感奠定了基础。

2. 有助于提高运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并应用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理解,进一步优化了计算方法,提高了合理简洁运算的能力。

3. 有助于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归纳是重要的推理形式,即合情推理。纵观以上13个习题,学生从具体问题出发,都需要探究出其中的规律,而分析、总结规律的过程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合情推理的完整过程。这样学生就经历了归纳推理的全过程,获得了推理的活动经验,提高了学生归纳思维的水平。

4. 有助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学中,通过放手让学生探索规律,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经历观察、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活动经验。

三、如何行动?——夯实教学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基于此类型习题的价值功能,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解读教材,把握编排意图,严格按照“探索规律”的一般模式展开教学活动,注重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让学生经历知识建构的全过程。以三年级上册65页第15题(99乘几)为例,结合学校的“和声课堂”模式谈谈这类习题教学时的行动策略。

(一)观察发现,聚焦疑点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字大家庭中,有一些非常神奇的魔法数,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魔法数是99。请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1:这些算式都是99乘几。

生2:第一个因数都是99,第二个因数从1开始乘,第几个算式就乘几。

师:谁能更简洁地说说?

生3:第一个因数都是99,第二个因数依次增加1。

师:如果老师让你算出它们的积,你会全部笔算吗?

生:不会,我猜想它们肯定是有规律的,我会先算出前面几道题,再看看是什么规律。

师:想法不错,你们觉得呢?

【思考】观察是思维的基础。通过谈话激趣,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为再次观察和探索规律埋下伏笔。并设置疑点,让学生猜想规律,自我完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二)交流总结,寻求突破

师:请先算出前面4题的结果。

课件出示:99×1=99,99×2=198,99×3=297,99×4=396。

师:认真观察这四个算式的乘数和积,你能发现发现什么规律?观察后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小组内的其他小伙伴。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全班汇报:

生1:从积的各位上的数来看,如果把99乘1的积的百位看成0,积百位上的数依次加1,十位都是9,个位下的数依次减1。

师:是这样吗?一起检验一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我们组发现:99乘1等于100-1,99乘2等于200-2,99乘3等于300-3,99乘4等于400-4。

生3:我们小组发现99×1=(100-1)×1,99×2=(100-1)×2,99×3=(100-1)×3,99×4=(100-1)×4,99乘1等于100-1,99乘2等于200-2,99乘3等于300-3,99乘4等于400-4。

师:用一句话怎么说?

生2:99乘几就等于几百减几。

生3:我们组发现:把99分成两个9,一个9写在积的十位上,另一个9与后面的乘数相乘的积的两个数分开写到9的两边,但乘1时百位上不写。

生4:99×a=(100-1)×a=100×a-a。

师:你明白他的意思吗?验证一下。

【思考】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出发进行数字计算,探索规律法则,学生经历了“计算—分析—猜想—验证”的归纳推理的全过程,获得归纳思维的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应用提升,达成共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一下找到了3种不同的规律。你能用规律直接填写出剩下的结果吗?

交流汇报:99×8=792,99×9=891。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99乘一位数,如果是99乘11,上面的三种规律都适合吗?验证一下。

生:如果是乘两位数,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就不行了,只有第二种方法还适用。99乘11就等于11个100减11。

生:还可以直接用因数是11的简便算法:“两边拉,中间加”。

师:也就是99乘几就等于几个百减几。为什么乘几就会少几?

生:因为99比100少1,乘了几就相当于乘了几个百还少了几个1。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能创造一个规律出来吗?

生:我通过刚才的学习发现,99乘几就等于几个百减几,999乘几就等于几个千减几……

【思考】应用规律解决最后两题后,不能满足于表面的规律,还要拓展思维空间,探索规律深层次的原因,达成共识后让学生创造规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深度钻研教材是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前提,而充分地挖掘课后习题的价值功能,应是钻研教材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上好“你发现了什么”此类型的习题课,更是培养学生“四基”和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