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伴随孩子成长

2019-04-27 00:15范瑛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创造力儿童

范瑛

摘  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教师要结合国家课程和学校特色建构一个迎合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文章结合小学数学课堂,谈谈如何通过激发儿童创造力发展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此达成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校本课程;创造力;儿童;小学数学;

儿童是充满活力与惊喜的个体,学校是儿童成长的乐园,学校教育承载着促进儿童发展的责任。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单纯地传授知识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创造力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重要心理品质,就数学学科而言,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开展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有着积极的意义 [1]。数学校本课程不同于数学常态课,它可以摆脱教材内容及大纲的规定,灵活选取适合学生发展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下文结合本校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周长,原来如此(  )》的设计及实施过程谈谈笔者对激发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看法。

一、课程开发思路

校本课程是在数学学科基础课程的指导下,以学校为本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将学科特色与学校特色相融合,结合年级特点和学习资源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小学校本课程大多以活动、实践课的形式展开,内容分学段、分学科、分兴趣等,但是无论是哪个层面哪种形式的校本课程,我们的宗旨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为路径,以此促进学校课程的丰富、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所在的学校将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交给了年级部和教研组,年级部和教研组结合学段和学科特色,开展以学科为纽带、活动为策略的校本落实策略。比如,在三年级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鉴于三年级学生刚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熟知这两个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围绕该部分内容设想了以测量实际物体周长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以活动为主,旨在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发挥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为了给孩子们充分的施展空间,笔者将课程地点选在教室外,让学生亲近学校、亲近自然,在轻松的环境下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因此,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的定位必须明确,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精准定位,具体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定位,这是我们课程开展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决定着课程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我们的课程研究能走多远,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效果,还决定着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高端,更决定着学校的核心发展。二是目的定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而其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是关键,比如本文就以学生的创造力为发展目标,通过活动进阶式深入来达成目标的突破。三是策略的定位。不同的课程内容、形式、要求决定着不同策略的达成,而科学合理的策略也决定着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必须锁定我们的开发思路,以此达成精准开展的效果。

二、课程设计流程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这部分内容为背景,开展以发展儿童创造力为目标的活动,并以进阶、循序的活动引领为策略。具体流程如下:

1. 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课程,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其创造力的课程,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都应以此作为指导思想。

2. 教学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课,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物体周长有更形象与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掌握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对圆形物体的周长有初步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实践操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学内容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目标,笔者拟设计举办以“周长,原来如此( )”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校园中选取测量不同物体的周长并做好活动记录及分析。

4. 教學方式

课前准备: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卷尺、绳子、粉笔、铅笔等测量工具。

活动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教室,测量校园中物体的周长并做好记录,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做好指导及辅助工作。

课堂小结:以小组为单位上交活动记录纸,师生交流、教师点评,课后由学生制作数学画报。

5. 活动记录纸的设计

根据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的确定,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记录纸,发放给每个学生,让学生有目的、有思考地进行活动。

三、课程实施片段

在开展的活动的各个细节中,教师要达成激趣、导思、启智的效果,每个片段、每个细节都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机智,给学生丰富活动与智慧,学生还你精彩与幸福。比如,下面结合本课摘录的几个片段。

组一:

师:你们组在测量什么物体的周长呢?

生1:我们想测量花坛的周长。

师:这个花坛这么大,怎么测量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1:可以一段一段地测啊,我们拿的是1米的卷尺,可以一米一米地测,每测一次就在纸上做一个标记,最后相加。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但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哟。

生2:老师,我还有一种办法,我们手上有很长的毛线,我们用毛线将这个花坛围一圈之后剪下来,最后测量毛线的总长度。

师:你的这个方法好像可行,你真棒!

组二:

师:你们小组进行得怎么样了?

生3:老师,我们正在测量这张石板凳的周长。

师:那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呢?

生3:我们觉得可以直接测量,但是这样太麻烦了,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石板凳,我们只要测出它的长和宽,然后加起来乘2就好了。

师:你们知道了学以致用,真不错!

组三:

师:你们几个趴在地上做什么呢?

生4:我们在测量这个井盖的周长。

师:那你们知道井盖是什么形状的吗?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呢?

生4:老师,井盖是圆形的啊,它的周长就是这一圈的长度(用手比画了一下)。

师:没错,周长就是一个封闭图形周围一圈的长度。那你打算怎么去测量这个井盖的周长呢?

生4:我和同学们一起用绳子把井盖围一圈,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嗯,不错,那你们可要好好配合哦。

组四:

师:你们也是在测量井盖的周长吗?

生(齐声回答):是啊。

师:这是做什么的呢?(教师指向一学生手中的奶粉罐的盖子问)

生5:老师,这是我们组测量周长的超级武器。

师:哦?这么厉害!说来听听。

生:5:我在家已经测量过了这个奶粉盖子的周长,是40厘米,我现在把这个盖子放在井盖边上滚,滚到几圈最后乘上40就是井盖的周长。

师:你这个办法真是好呢。你除了用这个测量井盖的周长,还测量别的物体周长了吗?

生5:都可以的,任何物体的周长都可以这样测量。

师:比这个盖子小的物体也可以这样来测量吗?

生5(思索了片刻):最好是比这个大吧。

师:看来你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呢。那可以告诉我,你在家里是怎样得出这个奶粉盖子的周长是40厘米的呢?

生5:我用胶带绕着盖子粘了一圈,然后剪下来用直尺量了胶带的长度。

师:所以你现在知道了测量物体的周长有几种方法了呢?

生5(自豪地回答):3种。

……

在活动中,如笔者预想的效果一样,学生实践并总结出了测量物体周长的3种方法:直接测量法、围测法、滚测法。这三个名词是教师在课堂小结中总结给出的,学生在活动之前并不知道,所以同样的方法在不同学生的手中总是充满创意,同样的意思在不同学生的口中描述总是异彩纷呈,如学生将围测法描述成“围一圈法”“绳子测量法”,将滚测法描述成“滚圈法”“滚轮法”“滚一滚”,在活动纸“周长,原来如此( )”的填空中,学生填了“简单”“好玩”“有趣”“奇妙”“长”等。

同时,在活动中笔者还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在活动中笔者看到一个学生一会将卷尺围在自己的腰上,一会又围在头上,笔者断定了其是在开小差之后便走了过去,该生开口了“老师,人的周长是腰的一圈周长,还是头的一圈周长,还是腿的一圈周长?这几个部位的周长都不一样,究竟哪一个才算呢?”笔者回答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周长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对于立体图形,我们可以测量它的一个平面的周长,所以腰部、头部、腿部的周长都不能算作人的周长,只能算作人体某个部位的周长”该生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如在活动中有两个男生将身体紧贴在围墙上拿着绳子在一副壁画上比画,過去询问后才得知,他们想测量壁画上的一块石头的周长。笔者感到很诧异:“这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周长也可以测量?该怎么测呢?”其中一学生一脸认真地回答:“老师,这块石头虽然是不规则的,但是仔细看他的每一小部分,都是直的,我们可以一段一段测,最后加起来就行了。虽然麻烦,但是只要有耐心就好了,看,我们已经测量好一半了。”该生将草稿纸递了过来,笔者被纸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感染了,事后笔者肯定了这种做法,并将这两个孩子的方法以两人的名字命名,还做成画报,鼓励更多的孩子发挥想象,发展创造力。这两幕情景让笔者感到意外的同时又很欣慰,学生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优秀,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看似不着边际的想法背后却承载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教师要学会发现 [2]。

经过多次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后发现,学生的奇思妙想更多的是生成的,小学生的创造力也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激发孩子去想象、如何尽最大可能提供孩子自由施展的空间、怎样倾听孩子不一样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让奇思妙想伴随孩子的成长,铸就孩子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萍萍,鲍建生,周超. 中小学生数学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述评——聚焦课堂[J]. 数学教育学报,2018(6).

[2]  于欢庆. 小学数学与学生创造力潜能的激发[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0).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创造力儿童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