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枝,郭梅萍,刘亚波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ICU重症医学科,江苏 常州 21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即一类存在气流阻塞特性的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最终可发展为呼吸衰竭等慢性疾病,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是临床针对该类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因其具备有效预防呼吸衰竭、缓解COPD症状等优点而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2]。无创呼吸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OPD症状,但其所致的并发症同样不容忽视,而胃胀气正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本次研究针对无创通气患者持续胃管接负压吸引对减轻患者胃胀气发生率的应用价值展开讨论。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无创通气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盲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53~80岁,平均(64.87±9.74)岁;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系统检查并已确诊为COPD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住院期间临床变现有谵妄、嗜睡、浅昏迷等,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5~25 d,每日无创通气时间保持15 h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待患者入院,予以相同常规治疗,包含平喘、解痉、祛痰、抗感染及水电解质平衡纠正等。鉴于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干预,无法口闭吸气进行腹式呼吸,故而执行预防措施,予以患者肠胃动力药物,行胃管置留。治疗期间饮食干预以易消化流食为主,保持流食温度适宜,并减少食物中含糖量,避免产气食物所致胃胀气发生。
基于上述常规治疗基础,对照组胃管予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接入,行间断性胃肠减压,并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腹部按摩。实验组患者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胃管予以低负压吸引装置接入,行持续性胃肠减压。吸引装置初始压力设为低水平,后续根据患者自身减压情况再行弹性调节,一般不超过20 cmH2O。由护理人员检测各项装置与压力表状态,保持仪器正常运行,避免医疗事故,并于患者清醒时及时询问患者感受,注意检查引流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胃胀气、恶心呕吐及误吸发生率。通过床旁超声进行胃胀气检查,具体方法如下:以超声检测患者胃窦部上下径(D1)与前后径(D2),从而计算其胃窦矢状面面积:CSA=D1×D2×π/4。经超声检查,若患者胃窦矢状面面积增幅达4 cm2及以上,或伴有典型彗尾征现象,可诊断胃胀气。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床旁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胃胀气15例,恶心呕吐12例、误吸7例;实验组分别为0、3、0例。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较之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COPD属临床常见病症,且具有反复发作特性,发展至后期可导致呼吸衰竭等慢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发病时,因气道分泌物增加导致气管阻力增高,引发呼吸困难,致使呼吸衰竭。临床针对COPD的治疗常以无创呼吸机作为重要手段。无创呼吸机虽能有效缓解COPD症状,但其缺点同样不容忽视,而胃胀气则是此类方法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胃胀气,患者胃内压会增高,导致胃内容物出现反流、误吸现象,加重COPD患者的肺部感染,影响通气效果[4]。
本次参与研究患者均为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其多半时间处于意识不清状态,呼吸不正常,致使大量气体被吸入消化道。而持续性胃管接低负压吸引,可有效排出胃内气体,降低胃胀气发生率,避免病情加重。本研究中实验组胃胀气、恶心呕吐及误吸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
综上,为无创通气患者进行持续性胃管接负压吸引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胃胀气发生率,减少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