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制剂在老年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9-04-27 01:56李晓莉陈亚利沈宝征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菌群失调制剂益生菌

胡 明 李晓莉 甄 鹏 陈亚利 沈宝征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肺炎发病率较高,并且起病隐匿,进展快,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1]。老年肺炎的临床治疗主要集中于抗感染、止咳、祛痰等,抗生素使用,不仅增加耐药菌株形成率,同时引起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菌群失调,影响预后[2]。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对机体肠道菌群产生较大影响,扰乱肠道菌群生态平衡[3]。研究发现,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与抗菌谱密切相关,抗生素谱越广,越增加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的风险[4]。菌群失调不仅加重患者病情,同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预后[5]。研究发现,益生菌制剂可促进患者建立正常共生菌群,同时在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方面也有一定影响。本文探讨益生菌制剂在老年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旨在为提高老年肺炎的治疗效果提供临床证据。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肺炎诊断标准[6];②年龄65岁及以上;③同意入组研究者。排除标准:①伴有艾滋病、结核等感染性疾病者;②伴有恶性肿瘤,近3月接受放疗、服用抗肿瘤药物者;③消化道结构不完整,无法口服药物者;④伴有炎症性肠病或肠道肿瘤者。根据以上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4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76.11±7.43)岁;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77.12±8.52)岁。对照组予以肺炎标准治疗;观察组予以肺炎标准治疗+益生菌制剂。本次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

二、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肺炎标准治疗,根据指南选用抗生素(首选第二代头孢、第三代头孢,若治疗无效则改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是否需要进行吸氧、化痰等辅助治疗[6];观察组予以肺炎标准治疗+益生菌制剂;肺炎标准治疗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制剂(即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0.5 g片剂 国药准字S20060010) 1.5 g/次 3次/d 口服,连续服用7 d。

2.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观察记录患者起病后发生腹泻或便秘的次数、住院期间腹泻或便秘缓解的次数及住院时间;(2)依据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治愈:临床症状(咳嗽、咳痰、胸痛等)消失,肺部体征(如啰音)恢复正常,血常规、胸部X线等辅助检查恢复正常,痰培养结果为阴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中有1项存在异常;进步:病情有所好转,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中至少存在1项异常;无效: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好转甚至恶化。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7];(3)依据《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治疗建议》评估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情况;菌群失调的判定标准是在予以抗菌药使用过程中或停药4周内,患者出现腹泻、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大便常规检测提示:红细胞0~3个/HP、白细胞0~3个/HP,大便涂片提示每油镜视野细菌总数低于500个,或菌群杆球比<3:1,或存在较多真菌,并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记录两组患者菌群失调情况[8]。(4)对入组患者均从出院后开始,随访30 d(随访终点:出院后满30 d;入组者出现怀疑与试验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有关的一切不良反应,经研究负责人同意停止试验;研究对象依从性不好,经研究负责人同意停止试验;研究对象在入组30 d内死亡);本次研究随访60例,均为有效随访,观察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热发生情况。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二、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泻发生率、粪便pH值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62±3.69)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35±3.11)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泻发生情况、粪便pH值比较

三、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0%、9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粪便涂片提示: 细菌杆球比均≥3:1、细菌总数为每油镜视野501~5 000个、无真菌感染;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30 d内菌群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0 d内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菌群失调13例;出院后30 d内,出现菌群失调30例;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菌群失调4例;出院后30 d内,出现菌群失调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后,肠道菌群恢复正常,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发生情况[n(%)]

五、两组患者随访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随访30 d,对照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16例,发热14例,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7例,发热4例;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讨 论

人体肠道中寄居着种类及数量繁多的微生物,正常生理条件下,众多微生物按照一定比例形成一种生态平衡,构成肠黏膜的微生物屏障,与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一起,共同保证肠道环境的稳定;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打破生态平衡,可致微生物形成病理性组合,引起肠道菌群失调[9-11]。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菌群数量及比例发生改变,生理性细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所占比例降低,条件致病菌,如葡萄球菌科、肠杆菌科、链球菌科等所占比例增多;再加上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功能低下,胃黏膜萎缩,胃肠道供血不足等,造成老年人成为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的高危人群[12-14]。肠道菌群失调使得原肠道中革兰阴性菌占比增高,一方面肠道内的潜在致病菌可乘机转移至口咽部,再顺呼吸道进入肺,引起肺部感染;另一方面,革兰阴性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肺脏,引起肺部感染和肺组织损伤[15-17]。临床中治疗肺炎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近年来,我国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增加耐药菌产生,也使得抗生素应用逐渐广谱化、高档化;其不但加重了患者病情,也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的发生[18]。其中,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为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且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9]。因此,如何在治疗老年人肺炎过程中,降低菌群失调发生率,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近年来,随着对微生态制剂研究的不断深入,益生菌制剂也逐渐被应用于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中。研究证实,益生菌制剂为一种对宿主的某些疾病状态起治疗或预防作用的混合物[20-21]。其作用机制包括:①阻断病原菌在肠道上皮组织繁殖、定植;②促进肠道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③通过代谢产生抗菌素,起到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④在肠道上皮形成机械性屏障等[22-24]。研究发现,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能够降低菌群失调、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风险,同时降低腹泻发生率[25-26]。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30 d内菌群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0 d内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老年肺炎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联合使用益生菌制剂,能够降低菌群失调、腹泻发生率[27]。

根据肠道菌群的需氧程度,可分为厌氧菌、兼性厌氧菌、需氧菌3类,以厌氧菌最多见。厌氧菌在肠道内发挥重要生理功能,其可发酵、分解未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生成乙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维持肠道处于较低pH值,起到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的作用[28-30]。但是抗生素可使厌氧菌数量降低,促进过路菌在肠道内大量生长繁殖。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粪便pH值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抗生素可影响肠道pH值,而益生菌制剂能够维持肠道稳态,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本文结果显示,益生菌制剂应用于老年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这可能与益生菌能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增强患者免疫及抗感染能力,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有关。

综上所述,益生菌制剂应用于老年肺炎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腹泻、菌群失调发生情况,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老年肺炎患者。

猜你喜欢
菌群失调制剂益生菌
复合益生菌在高蛋白日粮水产养殖动物中的应用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益生菌与水产动物肠道健康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益生菌?
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分析
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5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