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的课外作业设计

2019-04-26 13:38王玉琴
文教资料 2019年5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课外作业现状分析

王玉琴

摘    要: 课外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本文从课外作业的现状分析、课外作业形式优化设计、对课外作业的评价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把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乐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快乐成长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 课外作业    现状分析    乐于学习    语文能力

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拓展,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拓宽知识面,其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应试教育条件下,一些老师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做法削弱了教学良好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进行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课余作业的水平。

一、课外作业现状分析

1.语文作业量过重。通过调研发现,如今农村小语文作业布置,一般以字词和课文抄写为主,作业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对于抄写的内容一般以五遍到十遍居多,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把学过的字词一个词语抄十遍、二十遍甚至有三十遍,老师以为熟能生巧,学生抄写的遍数越多越易掌握,殊不知这种题海战术学生不仅没有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同时作业训练实效性不强,部分学生由于抄写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写错抄写内容的情况很多。对于这些简单机械的应试性作业,纯粹兜圈子折磨人,缺乏作业设计的灵活性,失去作业布置最终目的。所以老师布置课余作业不能从数量上找突破口,更应该注重作业的质量问题。

2.作业训练形式单一。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作业训练形式单一化,知识巩固题多,应用实践题少,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动手实践性的作业更是很少提及。部分作业设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完全凭借靠死记硬背等形式完成,没有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形式,思维潜力得不到挖掘,所以通过实践我觉得应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

3.作业设计思维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一些老师设计作业就是为了学生在试卷上机械地填上去,根本不考虑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不灵活,想问题想得单一,这样的思维模式时间长了,学生就把知识学死了,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實际教学中发现课余作业的设计问题非常多,多数情况下跟某一学校的政策有关系,学校的政策怎么走老师就怎么布置,这种人为政策导致老师的作业设计单一化,不仅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所以急需要纠正这种错误做法,还学生一片真正的蓝天。

二、课外作业形式要优化设计

1.作业设计讲究趣味性。农村小学生见识狭窄,因此怕做作业,要么作业拖拉等,大都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作业设计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如教完《小蝌蚪找妈妈》后,可以布置学生养几只不同类型的小蝌蚪,不时观察它们的活动规律、生长变化,并写出观察日记。这种和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语文作业,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能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对他们的写作思维训练是很好的帮助。又如教完《小壁虎借尾巴》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访问亲友,搞清牛、马、羊、公鸡、小猫、狗等其他动物尾巴各有什么用处,并将它画下来。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各种小动物的尾巴是司空见惯的事物,然而对于它们的尾巴的用处却不一定人人皆知。学生对于这样的课外作业会显示出极浓厚的兴趣,当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有这么多用处之后,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小动物的尾巴还藏着这么多知识秘密。作业的布置形式,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处理,布置一些接地气的作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作业,提高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探究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多元化设计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新型的练习设计把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动手做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这种好奇心正是他们求知欲望的表现。善于教学的老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作业效率。比如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以后,老师可以灵活多样地布置作业。老师可以把这篇课文编成课本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画画,让他们一边画画一边模拟各种动物的声音进行歌唱。如果单独训练学生的绘画能力,那么就引导学生将这篇课文画成一幅画。通过这样训练以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训练,同时培养了模仿能力、绘画能力、歌唱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多元化的设计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作业设计方式。

3.差异性设计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层次的作业、不同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搞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学生生下来就智力不高,学习非常吃力;有的学生智力很好,就是兴趣不在学习上,所以这部分学生学习不是太好;还有的学生受家庭因素影响,对学习不够重视等,不一而论。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为了分数对学生采取同一个标准,都希望学生是会做题的机器人,机械地学习,机械地答卷,机械地考分数,这样的作业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一个真正有经验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一些差异性的作业,让不同层次学生满足各自的学习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各自的学习条件,布置一些适合学生各自性格特点的作业,满足他们各自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整体提高教学成绩,学生才能全面发展。

4.课外作业设计形式要丰富多样。传统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独自完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要想让他们在生活中享受做作业的乐趣,首先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精心设计作业形式,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亲近感,提高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到一年的尝试与探究中,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自出自做型作业。新课程理念强调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作业时,我们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让他们自行设计作业。一方面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他们对知识能力的综合应用,如果说自己对一些知识马马虎虎或者一知半解,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地设计出作业。如果自己的作业设计不规范或者不合格,一定会招来其他同学的批评议论,就会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这样学生出题的时候,同时是研究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件一箭三雕的好事。

6.同伴合作型作业。在小学阶段,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必需的心理品质。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作业设计上要充分挖掘小学生同伴间合作的潜力,发挥他们的合作精神。比如学习生字,要把一个生字的音节查清楚,如果是十个生字,如果每个都查一遍,太浪费时间,不如大家先做分工,一个学生查一个生字,这样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语文作业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老师一定要发挥这种作业的优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学习能力。

7.亲子型作业。父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孩子的成长始终离不开家长,许多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因此,我们抓住这种大好时机,在合适的情况下布置“亲子作业”,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家长在文化课辅导方面与老师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培养学生做人方面,家长的作用和老师一样重要。那么老师就联合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他们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齐抓共管,让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勇敢地前进。

三、对课外作业的有效评价

成功的评价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出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评价方式应多元化,注重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手段。

1.练习的评价要讲求策略。教师讲评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并欣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讲究评价策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2.实施多元化评价。语文作业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评价时要尽可能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积极因素,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语言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等多方面给予评价。

3.运用激励性评价。我们面对的学生在认知水平、个性品质及心理倾向等方面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要根据差异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时多采用激励的方法,尽量捕捉作業中的亮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就称之为“班里的小小书法家”;在作业本上画上笑脸;有的学生作业质量高,给予“作业能手”的称号……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必须符合农村小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立足课本,放眼课外,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外作业布置的多样性、实践性、创新性特点,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到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提高作业训练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8.

[3]陈岳.怎样布置家庭作业[J].人民教育,2006(11).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课外作业现状分析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