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燕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作文教学大多以教師布置题目、学生进行写作、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评这种固定模式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写作效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思路,以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在初中语文试题中,阅读和写作分别占一定的分数,其中写作的分数比阅读要高出很多。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把阅读和写作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其实考试题目中出现的各种阅读材料,都是针对初中学生本身的特点所选择的,对学生的写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除了试题上的内容,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拓展阅读。针对初中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适合的篇目来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可以从阅读材料中总结一些写作经验,把握写作时应该注意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来积累更多的素材,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不少初中生写作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内容比较空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在平常的练习中,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然后应用到写作中。初中生尚缺乏足够敏锐的洞察力,因此教师需要特意留给学生一些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素材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最好是长期性的,因为写作主题是多样的,只有在平时多积累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素材,学生才能够在写作时游刃有余。例如:在上《我最喜欢的动物》这堂作文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项作业,让学生对自己家里养的宠物或者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进行细致观察,然后再正式进行写作。这种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的方式,既可以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更加贴近生活,增强作文的可读性。
三、举办作文分享活动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分享活动时,除了要把相关刊物上的优秀作文展示给学生,还要把班内同学的优秀作文进行分享、交流。班里同学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既可以取长补短,也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分享时,可以让学生朗读优秀例文,也可以针对某个学生某一段落有特色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优点,从而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新课改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文不再是学生提高分数的一种手段,而是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作文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从总体出发,致力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