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绉绉”中“绉”字正音问题初探

2019-04-26 10:39习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阴平注音辞书

习锐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文绉绉”中的“绉”字在读音问题上存在争议,《现代汉语词典》对“绉”字标音存在前后矛盾现象,于是追根溯源,梳理“绉”字在历代辞书中的注音,并对“文绉绉”中的“绉”字的阴平声调的缘由做出几种假设,以期探究“文绉绉”中的“绉”字正音问题。

八年级上册《信客》一文中出现“文绉绉”一词。学生在这个词的读音问题上产生了争议——究竟是读“zhòu”,还是读“zhōu”?读“zhòu”的学生,理由是他们翻阅《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绉”字注音只有一个去声调“zhòu”,并没有其他注音。读“zhōu”的学生也是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找到的依据。他们查检“文”字条时,发现“文绉绉”词条下的注音是“wénzhōuzhōu”,即“绉”字的注音是阴平调。

到底“文绉绉”应读“wénzhòuzhòu”,还是该读“wénzhōuzhōu”呢?如果“绉”字确实只有一个去声调,那么《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绉绉”一词的注音就是错误的;反之,如果“绉”确实存在平声字调,那么“绉”就是个多音字,而《现代汉语词典》无疑丢注了这一读音。不管怎样,这种前后矛盾的注音现象是这本权威性工具书处理上的一个失误。

要弄清“绉”字究竟怎么读,我们不妨看看其他字典对“绉”的注解:《汉语大词典》“糸(纟)”部十画“绉”字条标注两种读音:1.[zhòu]《广韵》侧救切,去宥,庄。2.[zhōu]见“文绉绉”。《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绉”字下有四项注音,我们连同释义简要摘录如下:(一)zhòu《广韵》侧救切,细葛布。(二)chào《广韵》初教切,劣等绢。(三)cù《集韵》侧六切,同“縬”。《集韵·屋韵》:“縬,聚文也,或作绉。”(四)zhōu[文绉绉]斯文貌。茅盾《子夜》十三:“不过他那文绉绉的脸儿和举动表明了她终究还是知识分子。”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学不出一点文绉绉的秀气样子。”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尽管都在“绉”字条下收录了“zhōu”音,即承认“绉”是个多音字,但是它们都没有注出其语音来源,也没有对此音所承载的意义进行具体解释,而且非常关键的是,只标明此音出现的唯一语言环境是“文绉绉”一词。这更促使我们对此音的来历产生疑问。只要“文绉绉”中的“zhōu”音确实存在,那它就应该有其字音发展演变的历史。换言之,我们就应该能够找到其语音来源。这只有借助历代字书、韵书的帮助,对“绉”字语音发展历史进行一番梳理后才能做出论断。

首先来看徐铉在校订《说文解字》时,对“绉”字的注解:“絺之细者也,诗曰‘蒙彼绉絺;一曰戚也。从糸刍声。”这里只标注了一个去声音。《广韵》“绉”字有三种读音:①去声宥韵,侧救切,zhòu;衣不申又絺之细者。②去声效韵,初教切,chào;恶绢也。③上声巧韵,初爪切,chǎo。在平声韵中未见“绉”字踪影。当我们审视几家字典、辞书对“绉”字音的处理时,不禁心生疑窦:古代典籍中几乎没有“绉”字平声的记载,而且也没有出现“文绉绉”一词,那么“文绉绉”一词究竟是何时产生的呢?

根据《汉语大词典》可以得知,“文绉绉”一词早在元曲中就已经出现,并有明确解释,有多种写法。如:?“文绉绉”亦做“文鵠鵠”“文诌诌”“文骤骤”,表示举止斯文貌。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三折:“则今番文鵠鵠的施才艺,从来个扑簌簌没气力。”《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又走进一个人来,摇着白纸诗扇,文绉绉的。”《水浒传》第九十回:“那汉道:‘不必文诌了,有肉快切一盘来,俺吃了,要赶路进城公干。”萧军《八月的乡村》六:“他有点不大喜欢萧明了,那是因为他太文绉呢!””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一章:“虽然,道静讲的文诌诌她听不太懂,但她还是挺高兴地听她讲。”亦省做“文绉”“文诌”。

造成这样一词多种写法的现象,王学奇在《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中进行了说明:“由于古今字异写、各地方俗不同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我国汉语中的一字一词,往往有多种写法,历代相传,愈演愈繁。发展到近代五花八门,情况日益复杂。特别是有些方言土语,往往各就土音而笔之于书,无义理可寻。”

对“文绉绉”中的“绉”字读阴平声调的缘由,笔者有这样的假设:“绉”本义为细布,在“文绉绉”一词中应该就是本义,指说话像细布一样,引申为举止斯文。现代辞书均把“文绉绉”标成了平声调“wénzhōuzhōu”,而不读作本音“zhòu”是什么原因呢?笔者在很长时间内都感到困惑,但看到“文诌诌”时,笔者心中突然有了这样一种假设:一词有多种写法,有“各就土音而笔之于书”的传统,会不会是“文绉绉”在实际应用中常与“文诌诌”混淆,所以在口语中也就随了“诌”(zhōu)的音调。长此以往,约定俗成,人们就忽略了“绉“的本音,将“文绉绉”读作“wenzhōuzhōu”了。

此外,笔者还有另一种假设:我们都知道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缀常有变调的现象,即ABB式语音变调,这是一种常见的语流音变。如“红彤彤”“沉甸甸”中,“彤”本为阳平声“tóng”,“甸”本为去声“diàn”,在ABB句式中都读阴平声。“文绉绉”的“绉”会不会也属于此类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彤”“甸”等字的变音只是在口语应用中,其在词典中的注音依然是本音,只是特别注明在ABB句式的口语中读作阴平声。若按此种假设,“文绉绉”的注音也应当采用类似的方式。

综上所述,“绉”字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已出现,为“细葛布、劣等绢”的意思,古代典籍中为其注音有“zhòu”“chǎo”“chào”(后两种在今天已经不再使用)等,但并无阴平声的记载。“文绉绉”一词在元代已经出现,那时有“文鵠鵠”“文诌诌”“文骤骤”多种写法,意思为举止斯文,其中“縐”字的意思也可以当作本义“细葛布”来理解。关于读音,古籍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现代辞书均标成了平声调“wénzhōuzhōu”。究其原因,笔者不能确定,只提出两种假设:一,“文绉绉”与“文诌诌”长期混淆互用,导致人们忽略掉“绉”的本音,而习惯性地读作“wénzhōuzhōu”;二,属于ABB句式的语流音变现象。

其实,像“文绉绉”这样存在语音争议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的卢”一词中的“的”字依词义“靶心”,应读作去声“dì”,然而在词语的不断应用发展中,人们往往习惯读作阳平声“dí”。这是汉语甚至是所有人类语言发展的常见现象,我们应正确且严谨的对待。作为规范汉语应用且有影响力的辞书,例如《现代汉语词典》,有责任为大众廓清词语语音的争议。

猜你喜欢
阴平注音辞书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偷渡阴平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调域和时长对韩国学生感知阴平和去声的影响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有变化
东巴文从音补到注音式形声字的演变
あたらずといえどもとおから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