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蕾
摘要:“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的距离,其实就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欣赏角度、观点不同的体现。而不同的环境和心理因素下审美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关键词:审美;心理距离;美感
中图分类号:JO-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279-02
让人们感到愉悦的实物就是美的,它包括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一切实物的美丑都要靠“审”来对其进行评判。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判断的过程,是人们依照自身的观念和价值观对某些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这个过程也受制于客观因素,这与当时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地位的不同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这就是由于人所处的不同环境所造成的感知的差距。
但是美感是怎样被发现存在的呢?它并不是凭空捏造,首先他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存在为前提。先天与后天相互交融,其次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为基础的。人类的美感,并不仅仅只是一种视觉的愉悦,而是深层次的,是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审美时所产生的精神层次的满足和愉悦。它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美感的产生,与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阶段是密不可分的;再次,美感的存在形式,是人对美的态度的具象表现形式。审美态度理论,则是要求在审美时应与被审者保持一种安全的、无功利性的、纯粹的“心理距离”。审美态度理论,则是主张在审美时应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性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审美态度是人获得美感的基本条件,我们不应当忽视它。这种精神上得以满足的审美欲,是以不同人种的自然禀赋作为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过长久的积淀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审美是人类与世界交流的特殊方法,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适度的情感纽带的关系。“审”与“被审者?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才能体现美感。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从纯粹的美学观点去思考和审视审美对象,也就是说人面对物,物的形象性之所以能脱离其他属性而呈现出来,是人用审美态度去看的结果,而这审美态度,也就是我们可以认识到的“心理距离”。审美对象所具有经济价值和研究性质,也不能加入审美队形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因素。即要把主客体与现实社会利益的联系,割裂来看。并且防止其进入审美领域,影响审美的客观性这个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的;這个一个完全纯粹从审美学价值出发的,以及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识。
朱光潜先生曾举了一个雾海行船的例子来说明心理距离。在满是雾气的海上,听着临船的警钟,水手们手忙脚乱的走动和乘客惊恐不己的吵嚷,船上的人时刻再为自己的安危惊慌害怕。可是,在岸上的人却并不能体会,他们看到的只是雾海行船的一个美妙的场景,有着朦胧的美感。在前一种体验中,海雾是实用世界中的一个片断,它和人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需要瓜葛在一起,用它的存在紧紧的压迫着人们的神经,逼的你不得不焦虑、惊恐,这种关系太紧密了,距离太接近,你我皆在其中,无法用泰然自若的态度来对待他,而海岸上的人,离发生事情的船只遥遥对望,无法感知船上的各种情绪,只纯粹以欣赏的眼光来看眼前的美景,船与人之间保持了一段得以欣赏的“距离”。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是指美是由距离感才产生的,而这里的距离是狭义的,笼统的指代实际的各种间隔,这种间隔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心理的、人为的等等,而心理距离,用一个现象学的术语,就是人把自己心理中的其他属性暂时“悬隔'起来,也就是隐藏起来,只剩下审美属性,单纯的对某一个被欣赏物进行关注。“心理距离?产生于人的思想意识。人的美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人自然的基础上经过长久的积累沉淀的产物,是先天和后天共同努力的结果。
美妙的美感体验,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会保持适度的距离,留下让人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种距离不远不近、不即不离、不轻不重不给对方以压迫,却又足够看清对象所有美感。
宋代词人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面对挺拔的莲花,最好的欣赏都只是远远的观望,近一分则觉的是亵渎了他清高的气质。而不好的审美距离带给人的则是另外一种感受。在清代诗人纳兰性德所写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之中,有句词写的极妙,也道出了“心理距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的重要性“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种哀愁、埋怨的心情,是审美距离过于接近而产生的不良后果,而故人轻易地就变了心,却反而说我变得太快了。“心理距离”的不断变化,使得曾经的美也变得面目可憎起来了。
布洛认为,在艺术创作和欣赏领域,最佳距离是那种处于临界点的美感——“不即不离”审美的距离过近、过远都无法达到最佳的审美距离,都会对被审对象的美有破坏作用。太近,你心中的朱砂痣就会变成纱窗上的一抹蚊子血,让人厌烦,难免会有所轻视;太近,身上粘的那颗白饭粒又变成了窗前明月光,姣姣星光,却又遥远而不可碰触。“心理距离”太近就会把艺术把现实混淆起来,但是把它拉的远远的,完全的“静观”,就会丧失对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的触碰,无动于衷,不入迷,不忘我,只是一味注重作品本身的技巧也是不行的。
心理上的远与近终究是难以捉摸、难以平衡的。这也就是说出现了“二律背反”。
审美的“心理距离”如同隔空欣赏,不能太过,也犹怕不及。太过的审美距离,更多的展现成为赤裸裸的占有欲。看到开的正艳的鲜花就想摘几朵玩玩,看到柳枝淼淼,就想扯下来编成花冠美美。他们这是对美的亵渎,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一旦没有趣味便弃之不看,哪里还会去呵护欣赏。而如果离对象太近,太熟悉便私以为常,视而不见。以前种种惊艳现在则统统化成一双拙目。譬如,一个久居山野的村夫,在他心中眼前的名川、飞瀑、溪流都没什么好看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年多看皆如此,离的太近太久也就失去了欣赏的兴趣。就如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样,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欣赏水平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观性。而需真正将事物的全貌认识清楚,则必须摆脱狭隘的围观范围,用客观的、理性的观察方法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有些人看事物狭隘顽固,只从经济利益、功名利禄方面来考虑,看到名山大川就想划地修门,圈地收钱;看到梵高名画就只想能买多少钱;看到池中锦鲤,就想葱姜蒜末大快朵颐。眼里只有实用性这一根标尺,却对他们展示的美视而不见。使得任何事物在他眼中都只有实用性、功利性,缺乏美得享受。也有些人审美时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对美的欣赏不能真心投入,始终感觉不到美带来的愉悦。对美得事物缺乏相应的感知和欣赏的态度,人与人之间无法产生共鸣,严重阻碍美学的发展。
是距离使人(主体)成为审美的人(审美主体),人是多种属性的统一,他即作为人而存在,同时又是宇宙存在物,但在现实中,主要的是为生活而忙碌,因此,认识和功利构成了现实人生的常态,功利的人、认识的人是人的常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人没有必要让自己成为审美的人,同时也不能成为审美的人,现实生活中人所在的环境,太多繁琐以及功利的欲望,迫使他无法成为一个清透的人。但人的本质却是在某些时刻强烈要求的,已成为懂得美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审美之人在某些时候转为审美之人的条件。就是心理距离,而心理距离主要是与功利态度和认识态度拉开距离使人心灵与感官处于审美,让心灵得到洗涤。
朱光潜先生曾讲到“心理的距离”,是将功利利益思想隔绝在审美之外,让审美处于一种适度的,纯粹的美学价值之中。审美心理距离的获得是以审美主体的摒弃功利欲望为条件的。布洛强调说:“距离所造成的变化,可以说,——开始就是由于使现象超脱了我们个人需要和目的牵涉而造成的——总之,正如人们常的,是由于‘客观地看待现象而造成的。”
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实际上讲的是人的一种特殊注意——审美注意。注意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机制是指人的大脑皮层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使人的意识集中于一定的客体或客体的特定方面,并排除其它的刺激,表现出人对一定客体或客体的特定方面的指向性和选择性。客观事物一般都具有非审美属性(如实用属性等)与审美属性这样两面。客观事物一般都具有两面性,也就是兼具艺术性(审美属性)与技术性(实用属性),在实用性驱使的情况下,是事物额实用属性成为事物考虑的第一要义,事物的审美属性则被放在次要位置,或者不予考虑。所以在雾海行舟中,人们的视线才会被眼前的危险所遮挡,无暇顾及沿路的美景,又如翠竹,人们早就被竹子能做瓷器又能吃额特性所折服,无暇顾及其清冽的气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与物之间也是存在距离的,而这种距离是指一种空间距离,与物的审美属性之间隔着实用价值这个距离。这就使得主体感受不到对象的审美距离,反之在审美性驱使的情况下,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占据了精神,而事物的实用性则转化成了背景。在雾海行舟中对危险视而不见,只是欣赏美景,在对竹子的欣赏中,则专注于其清高雅致的气节,不再关注于其实用价值。而这时产生的距离,则是一种“心理”距离,是心理与实用价值之间所隔的空间距离,有了这种距离,人们就对实用价值视而不见,竹子不再是凉席、碗盏,而是清冽不屈的君子;青莲也不再只是入药饮食,成了志节高远的雅士。审者完全沉醉在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上面。
由此可见,布洛的“心理距离”中所说的审美注意其实就是主体在审美体验中的不同位置。而我们所看到的“心理距离”则是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艺术性”与“实用性”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谓“心理距离”来源于欣赏者的角度,来源于时间、空间的间隔,他是随着主体的审美注意而发生轉移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