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伟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 102401)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具有起病较急、病情严重、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的特点[1]。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来说,能否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是早期治疗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抢救质量,促进康复[2]。本研究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60例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关于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CT及MRI检查确诊;(3)发病时间6h内;(4)入院后予溶栓治疗;(5)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入院即死亡;(2)患有恶性肿瘤;(3)心、肝、肾等严重损伤;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3~74岁;平均(64.37±2.64)岁;研究组30例患,男17例,女13例,年龄54~76岁;平均(65.21±3.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医生初步对病情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护理人员遵医嘱予心电监护,进行常规检查,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开放气道,予吸氧、吸痰处理。研究组采取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如下:(1)自行来院者:快速识别(≤2分钟):分诊护士依据《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急诊分诊标准》+FAST评估方法,采集生命体征并快速识别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开通卒中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红区)进行救治;抢救室护士负责开通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及血标本送检,专职护士负责测血糖、心电监护、配合医生查体、登记、记录、做好患者外出检查准备(≤10分钟);抢救室专职护士陪同患者完成头颅CT检查(≤25分钟),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专职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溶栓前药物、物品准备;溶栓治疗(≤60分钟)按时间节点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及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自我出血观察健康宣教;溶栓治疗后据病情,专职护士协助并指导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给予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2)院前120接诊的患者,在到达医院时,要求120急救医生、护士在救护车完成相应工作,同时启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流程”,院内抢救室医生、护士提前做好准备,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比较两组抢救时间、致死率、致残率。
采用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抢救时间、致死率及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抢救效果对比()
表1 两组抢救效果对比()
组别 抢救时间(min) 致死率(%) 致残率(%)对照组(30) 5.45±1.74 3.33(1/30) 26.67(8/30)研究组(30) 3.18±1.23 0(0/30) 6.67(2/30)t 6.4826 4.0431 4.3200 P 0.0000 0.0444 0.0377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脑梗死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虽然目前诊疗技术大幅提高,脑梗死致死率有所降低,但抢救成功患者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出现了肢体功能障碍[3]。通常情况下,急性脑梗死患者需要争取尽早进行治疗,患者往往会出现局灶性急性脑缺血情况,也会存在由于异常物体沿着血液量降低而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的情况发生。在患者发病后4~5 h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8 h可以适当对患者进行急性期血管内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4]。常规护理转运患者往往浪费时间,因此错过了最佳溶栓治疗时机。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以明显减少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时间[6],使患者可以得到尽快救治。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采取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后,患者抢救时间、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与质量,缩短抢救时间,治疗效果好转,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