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兴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本院纳入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法进行分组,包括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30例。常规组行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保肛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CPR、IL-6、TNF-α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具有应激反应小、安全可靠、保肛以及免疫抑制小等优势,总体疗效优越。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手术;结直肠癌;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208-01
结直肠癌属于恶性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多见,通常发病于直肠、乙状结肠位置,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手术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既往临床所采用的开腹手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创伤大,患者术后康复慢,预后改善欠佳。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技术因为微创、安全高等优势而备受临床青睐,逐步在各类疾病诊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故而本文特此对比了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有效参考。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60例结直肠癌患者于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法进行分组,包括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5例,女性观察对象15例,年龄33-74岁,平均(50.7±9.7)岁;16例结肠癌,14例直肠癌。常规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7例,女性观察对象13例,年龄33-77岁,平均(51.1±9.9)岁;15例结肠癌,15例直肠癌。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行开腹手术,术前6-8h禁止饮食、饮水,肠道准备,气管置管全麻。患者保持仰卧,在腹直肌上方行一个手术切口,大小为10cm,进腹探查,对血管进行高位结扎,清扫淋巴结,肠管予以游离,脏壁层筋膜分离,最后将标本切除,引流,关腹。
研究组行腹腔鏡手术,术前准备同常规组一致。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10mmHg,置入腹腔镜探查,确定肿瘤所处位置,观察腹腔有无转移或是否存在淋巴结,手术切口位于腹主动脉前方腹膜,顺着腹主动脉向上慢慢分离,一直到十二指肠下缘。通过腹腔镜探查,对下行血管进行结扎处理,直肠游离并切除肿瘤,同时清扫周围淋巴结。切除后将小切口关闭,用氯化钠冲洗腹腔,止血后关闭腹腔。术中将腹腔镜尽量向脐周部位靠近,观察肠胃有无粘连,若粘连组织广泛,用分离钳或者是超声刀解除粘连,若患者束带粘连,用电钩或者是电凝剪切。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以及保肛例数。(2)应激反应指标包括CPR(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3)T淋巴细胞水平包括CD3+、CD4+、CD8+。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用卡方检验[n(%)]计数资料差异;用t检验(x±s)计量资料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保肛率对比
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总数(13.6±2.2)个,常规组淋巴结清扫总数(13.7±2.7)个,两组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05)。研究组保肛率86.67%(26/30)高于常规组60.00%(18/30),组间差异显著(x2=8.781,p<0.05)。
2.2 两组术后应激反应对比见表1
2.3 两组术后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见表3
3 讨论
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方法有很多,但手术依然是最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近些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手术侵入性操作有可能会引起的免疫功能变化以及应激反应,影响患者手术疗效,同时关乎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常规开腹手术虽然视野清除,可彻底切除肿瘤,但是具有较大创伤。本文对照发现,研究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小,免疫抑制轻。免疫功能抑制越小,应激反应越轻,对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就越小。
在各类疾病诊治中,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诸多研究报道发现,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疗效相同[3]。本文观察发现,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无差异(p>0.05),说明两者临床效果相同。腹腔镜以“孔”代“口”进腹探查,故而手术切口较小,术后疼痛刺激也因此减轻,有效保护了腹壁神经,术后止痛药应用率低[4]。而操作者无需用手入腹探查,主要在放大作用下,用细小器械操作,避免了对腹内脏器正常功能的干扰,解剖精细,更加微创。故而本文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
总之,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更为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占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8):37-38.
[2] 周东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比较[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06):15-17.
[3] 文拓,王定伦.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及风险评估[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5):58-59.
[4] 梁海荣,李克勤.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2):1405-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