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传统枷锁,寻找非常出路

2019-04-25 00:09利春燕
关键词:外语教师观念素质教育

利春燕

【摘要】  在外语教学中发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要求外语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人才。

【关键词】  外语教师 素质教育 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93-01

随着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素质教育是指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心理素质、自然素质、思想品德和社会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主要实施者是教师,因此,如何转变教师的观念,使素质教育能在教学上得到有效落实是教育界关心的重要课题。在外语教学的实际中发现,大多数教师依然在延续着单纯的讲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并进行“题海战术”的练习,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很难适应未来的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先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才能够帮助学生在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和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外语素质教育内涵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外语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是外语的文化素质,包括学生听、说、读、写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的学习能力。其次,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学生的自信心、想象力、观察力、学习兴趣、抗挫折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品质。最后,是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忍耐力、灵敏性和语言器官的发展。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首先,素质教育具有时代性的特点,素质教育体现了社会快速发展进步对人才的高要求。其次,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最后,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教育不再是单纯只是的教授,而是从学生的心理品质、文化素养以及身体发展出发,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转变思想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的不断渗透下,外语教师形成了相对固化的应试教学思维和固定的教学方法,“填鸭式”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造成了学生心理压力大,学习兴趣下降,能力参差不齐,缺少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是厌学。外语教师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法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总是事倍功半,不得要领。因此,外语教师要反思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突破固化的思维,重新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教学观,才能使外语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观

教师的思想要与时俱进,了解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又怎样的要求,才能把握教育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成绩不再是判断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品质都是学生素质能力的体现,外语教师要想培養未来的社会栋梁,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和综合的判断标准培养未来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是首要的。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更注重“教”与“育”的并重,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还要育人,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要以“育”为前提,而且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和认知能力选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习惯和做人做事态度的引导,才能达到“教”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具有优秀品格的高素质社会人才。

(三)树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观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外语教师希望通过有限的时间将单词、语法等知识都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并且会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仅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还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适得其反。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只有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才能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对知识具有探究欲望和好奇心,需要教师转换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才能使学生在平等、轻松、活跃的班级学习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并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转换角色的前提是信任,外语教师要看到学生已经具备能力和未被开发的潜能。

三、提高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良好的师资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保证,外语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的重要原因是没有进行自我提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师不断突破思维限定模式,找到更适合素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首先,教师要扎实语言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学科知识,总结学科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且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通过观察对学生的个性和心里发展规律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找到教育的关键钥匙,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尝试多媒体、微课等新型教学方法,并且通过教研和交流不断完善教学环节,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外语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在学科融合中的变化趋势,提高对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且积极创新,不断学习,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王玉萍.英语素质教育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3):85-85.

[2]孔庆阳.新课改下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开展[J].中华少年,2017(35):88-88.

[3]徐智娥.谈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J].才智,2018(19):121-121.

猜你喜欢
外语教师观念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钓鱼的观念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互联网+教育”下的外语教师TPACK框架构建
后方法视野下外语教师角色述评
大数据时代大学外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究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