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笑茜
(温州市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与其他心血管疾病一起发作[1]。包括:室上速、室速、房室传导阻滞、房产等等。笔者根据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总结如下。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参与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比例平均分成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实施不同护理治疗模式,观察并且分析其治疗效果与恢复情况。研究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68.7±3.9)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69.4±4.5)岁,所有患者通过诊断均已经确诊为心律失常患者。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同质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操作与管理规范,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分析问题:医护人员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定期对科室内心脏骤停特别是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的患者急救经验及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及时改正。对其中的优点与经验可和其他人员分享,相互吸取好的经验。
(2)制订护理干预计划:观察研究护理工作中的所出现的问题,给予患者用药护理措施,监督患者按时用药,时刻注意患者复发情况,若存在病情复发,应立即采取相应急救措施。针对患者在护理期间可能会达到的恢复状况与各个时期的患者对于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已经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掌握,保证后期的护理工作顺利展开。
(3)提升护理与服务技能: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内进行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的积累,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保证患者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使用普通话和患者交流,交流时应认真倾听患者要求并耐心解答,改善医患关系[2]。
两组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断标准:(1)显效:心电图正常,心律失常症状消失;(2)有效:心电图趋于正常,心律失常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各项症状均无明显的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使用 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x²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表
护理完成后,研究组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1例脑栓塞,1例心绞痛,1例休克,共有3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5%。对照组中,3例脑栓塞,2例心力衰竭,3例心绞痛,2例休克,共有10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建筑的差异比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x=4.23,P<0.05)。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活动的起源或者是传导障碍使心脏搏动的频率和节奏异于平常。心律失常患者发病一般比较突然,大多数是在情绪较为激动之后。心律失常的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适当的活动,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必须卧床静养。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供血不足等。
各项护理模式的结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康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规定探视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适合静养的环境[3]。当患者需要人来沟通时,护理人员能够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安慰与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药物,病情检测等护理,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完善,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护理人员治疗恢复健康[4]。本文通过对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的研究得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大于对照组的(66.67%)。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小于对照组(16.67%)。两组患者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中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