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苑苓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主要脏器官功能衰退,对病原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引发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迁延不愈、病程长,严重制约生活功能,降低生活质量[1]。排痰是老年性肺气肿的重要治疗方式,积极的排痰治疗可将积聚在气管内的痰液排除,恢复正常通气功能,避免炎性浸润[2]。本文对比分析了机器排痰与传统拍背在老年性肺气肿排痰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胸外科收治的老年性肺气肿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3版[3]中关于老年性肺气肿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心、肝、肾脏器官疾病,中枢神经、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精神系统及肿瘤疾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6±6.5岁,病程2-9年,平均6.80±1.92年,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2例,糖尿病2例,COPD 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71.3±6.9岁,病程2-11年,平均6.94±2.06年,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COPD 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常规治疗:包含吸氧、经验性抗生素预防感染、超声雾化吸入、营养支持、纠正水电、酸碱失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拍背排痰,指导患者取坐位,拍背时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并拢手指,腕关节略向上屈曲,用腕关节力量叩击背部,叩击力度以可听及空饷为宜,叩击时自下而上,每日2次,每次10-15min,连续10d。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机器排痰治疗,排痰仪为G5振动排痰仪,取患者卧位或坐位,选择Y型接头或圆形海绵接头,连接叩击器,初始叩击频率为20-30次/秒,操作者一手固定患者身体,另一手持叩击头,现将叩击头置于患者肺底部,由外向内,由下而上,先叩拍3-5min,后振动3-5mim,每次10-15mim,每日2次,连续10d。
① 比较2种排痰方式3d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每日拍痰量及住院天数。② 借鉴Wanous编制的单项目量表,即“总体而言,我很满意该排痰方式”,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 分=非常不同意,5 分=非常同意,采用5级评分法正向计分,得分越高提示工作满意度越高。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
观察组患者PaCO2及每日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同排痰方式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2组患者不同排痰方式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SaO2(%) 每日排痰量(ml) 住院天数对照组 10 97.6±2.4 52.49±10.16 12.41±2.19观察组 10 99.8±2.6 63.05±8.42 10.08±1.85 t值 2.619 3.428 3.080 P值 0.040 0.008 0.021
观察组满意度评分3-5分,平均4.82±0.40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1-5分,平均4.19±0.61分,差异有显著性,t=3.319,P=0.010。
老年性肺气肿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降低,组织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在出现肺气肿时,痰液积聚在气管内,难以排出,久之会造成炎性浸润,极易造成感染。此外,老年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下降,营养摄入不足,进一步提高感染风险,使疾病预后更困难。
拍背排痰原理与振动排痰一致,均通过振动将粘附于气道内壁的痰痂松动,脱落,促使患者将痰液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但拍背排痰存在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拍背力度掌握困难及拍背频率不稳定等缺陷。振动排痰机依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在排痰工作中提供两种力,一是垂直于身体表面的垂直力,可对支气管粘膜表面的痰液发挥松弛作用;另一种是平行于身体表面的水平力,可让脱落的痰液经支气管内液化黏液定向排除体外,因而排痰效果较好。经本研究实践后,观察组患者PaCO2及每日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机械排痰与传统扣背排痰比较可促进滞留的痰液排除,恢复患者良好通气功能,改善血氧饱和度,降低住院时间。衡量护理措施不仅仅应从护理成效对比,患者的主观感受亦十分重要,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对机器排痰的认可度更高。
总之,机器排痰与拍背排痰比较,可增加老年性肺气肿拍痰量,提升血氧饱和度,缩短住院天数,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