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祥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是汀州印刷人的红色传奇。
逝去的岁月,带不走永恒的记忆。
拂去尘封,让我细细讲给你听……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汀州较为发达的印刷业,在闽西、赣南独树一帜。当年,以汀州毛铭新印刷所为主,还有壁香楼等私人印刷所,旗帜鲜明地为红军服务,为中央红军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宣传、文化事业尽心尽力,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些私营印刷企业在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中,谱写了一曲汀州印刷行业的红色颂歌。
壁香楼印刷所,是长汀著名的私营印刷企业,位于汀城十字街靠近店头街的横街内侧,斜对面就是汀州著名的毛铭新印刷所。壁香楼印刷所创办于清末民国初年,是汀城南大街登科牌楼下廖氏家族企业,由廖氏第十六世廖子椿(廖龄基)及其三个儿子廖又石(廖国钧)、廖又明(廖国钦)、廖又兴(廖国铨)创办,主要由廖又明打理印刷所业务。壁香楼印刷所最初以木刻雕版印刷为主,印过《三字经》《四书五经》等私塾启蒙课本。后来改为石板印刷,印刷字帖、簿籍、账本等,1926年添置五彩石印,后来又添置活字印刷,使业务得到较大发展。
中央苏区时期,壁香楼印刷所识时务、顾大局,为革命的印刷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原壁香楼印刷所员工、廖又明的儿子——74岁高龄的廖家醴先生,和我进行了一次详谈,他深情讲述了壁香楼印刷所在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战争中,那些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
廖家醴说,壁香楼印刷所为革命服务始于1927年。1927年8月下旬,南昌起义部队到汀州,他们在汀州广泛开展革命宣传活动,那时壁香楼印刷所就为南昌起义部队赶印过许多标语传单。
1929年3月,朱毛红军解放了长汀。长汀毛铭新印刷所的毛钟鸣先生,是中共长汀地下党领导人。毛铭新印刷所是由毛钟鸣先生的大哥毛焕章创办,毛钟鸣利用印刷所进行秘密革命活动,使印刷所成为长汀地下党员的秘密据点。朱毛红军入汀后,毛铭新印刷所为红军印刷了大量的文件、布告、标语,如“红四军布告”“告民众书”“告商人知识分子书”等等,特别是由毛铭新印刷所印制的马克思、列宁像,风靡中央苏区,因此毛铭新印刷所被誉为“红色印刷所”。由于革命形势快速发展,印刷业务大量增加。汀城其它印刷机构,也义不容辞地帮助红军印刷各种文字宣传材料。其中,位于毛铭新斜对面的壁香楼印刷所就为红军部队和苏维埃政府印制了许多文件、通告等,为列宁小学印制了大量课本、写字簿等。
廖家醴先生回忆,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业务量比较大,每次都印几千上万份,而且时间很紧,所以壁香楼印刷所的员工,经常要加班加点赶工,保证按时交货。红军部队和苏维埃政府十分讲信用,每次交货后即如数兑现印刷费用,价格合理公道,从不拖欠,所以廖又明老板十分愿意与红军部队打交道做生意。汀城其他印刷机构也对红军的诚信交口称赞。
让廖家醴终生难忘的是,壁香楼印刷所曾经被邀请去瑞金,为“一苏大”印刷文件。廖家醴深情地说:“红军是用轿子抬着我父亲去瑞金的。”
1931年初冬,长汀党的领导人毛钟鸣先生来到壁香楼印刷所,对廖又明老板说,瑞金急需赶印一批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必须在瑞金印刷。所以要请汀州的印刷工人连同印刷设备一起到瑞金帮助印刷,廖又明老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廖家醴当年十四五岁,父亲廖又明大约三十八九岁。出发那天,天才蒙蒙亮,他和父亲带上包袱,连同其他印刷所的工人,总共七八个人,在毛钟鸣的带领下就上路了。
昔日,从汀州城到瑞金90里山路,皆是羊肠小道。途中要翻越山路崎岖的牛岭大山,到古城乡后还要翻越大隘岭,一路山深林密,山道盘旋,十分难走。廖又明长年从事印刷工作,从未走过如此遥远且难行的山路。当时是深秋时节,他身穿长衫,脚穿布鞋,刚开始还勉强能走,出了西门外后,就越走越慢了,等走到牛岭山麓时,已经力不从心了。
这时,一位红军干部走了过来,请廖又明坐竹轿子。廖又明推辞不坐,说怎么能让红军来抬轿子。红军干部说:“廖老板,你是我们请来的客人,如果把你累坏了,明天怎么印东西?”红军干部说完,就叫来红军战士,不由分说扶廖又明坐上竹轿子,两位红军战士抬起来就走。原来红军首长有交代,老板不善走路,要用轿子抬。所以早就准备好了竹轿子,随时可用。所谓轿子,其实就是在竹躺椅两边捆绑两根竹杠的简易轿子。同行的其他几位老板也都坐在竹轿子上,由红军战士抬着走。共有十多位红军战士,一路上轮换着抬。少年廖家醴则紧紧跟在父亲的轿子后头走,天黑了他们才到达目的地——江西瑞金县叶坪村。
瑞金县叶坪村的中华苏维埃中央印刷厂,是一幢两层的民房,后面一幢是中央印刷厂的石印部。底层作为印刷用房,工人住在楼上,睡大通铺。
到了叶坪村的第二天就开始工作,这时廖又明等人才知道,苏区中央局正在筹备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大会有许多文件要印发,印发文件的事情就交由长汀党的领导人毛钟鸣负责。所以毛钟鸣联络了毛铭新、壁香楼等印刷所的员工到瑞金叶坪,为“一苏大”赶印会议文件。这些文件是保密的,必须在叶坪印刷,不能外传。
“一苏大”会议于1931年11月7日开幕,长汀来的印刷工人,在会议开幕前就开始了紧张的印刷工作。长汀去的印刷工人技术高,印刷质量好,速度快。特别是五彩石印机,可以套色,将文件题目套印成红色的。红军首长看了非常满意,连连夸奖:“印得好!印得好!”印完一份,就有红军干部来收走。在印刷的过程中,廖家醴做父亲的帮手,由廖又明印刷。期间,时常有红军首长进来查看,有的来拿材料,有的来交代事情。
当时的条件有限,印刷费时长,任务重,但是长汀印刷工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出于对朱毛红军的敬仰,支持和拥护党和红军所进行的伟大事业,所以他们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了为“一苏大”印刷文件的光荣任务。
古树葱郁、环境静谧的叶坪村,是中央红军的首脑机关和红军首长居住的地方。距中央印刷厂大约10米远的一幢老百姓楼房,就是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住处。廖家醴等人在叶坪印刷文件期间,几乎每天吃饭时都可以看到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他们和战士们一起吃大锅饭,没有任何特殊。有时在散步时,也可看到毛泽东、朱德,他们都穿着粗布军装,和战士们一样,没有任何官架子。
廖家醴说:“毛泽东和朱德有时也会到中央印刷厂来,有一天他们进来,就从我的身边走过。”
圆满完成了印刷任务后,长汀来的印刷工人收拾东西准备回汀。红军为他们发了银圆,作为酬劳。廖家醴说是他父亲去领的,具体多少钱,已记不清,但红军是不会亏待他们的。回汀时,几位老板仍坐竹轿子,由红军战士抬回汀州城。
从瑞金回来后,苏区中央政府的许多材料又陆续交付壁香楼印刷。1933年,苏区少共中央局的领导胡耀邦同志,经常来汀州联系印刷业务,他是壁香楼的常客。胡耀邦同志还到过廖又明老板的住家,即长汀城关小校场廖屋(今和平路41号),商谈印刷业务。廖家醴回忆说,那时,胡耀邦大约十八九岁,比廖家醴大三四岁,个子不高,瘦瘦的,为人十分热情、爽快,说话干脆利索,充满青春活力。胡耀邦第一次到壁香楼的时候,一见到廖又明就做自我介绍:“我叫胡耀邦,古月胡,照耀的耀,家邦的邦,各位就叫我小胡同志。”一下子就让大家对这位中央苏区的年轻领导人产生了好感。胡耀邦当时的业务主要是印刷苏区少共中央局的布告、文件等,也有苏区列宁小学的识字本等。
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下着小雨,廖又明从印刷所回到家里,正准备吃晚饭,突然胡耀邦推开大门进来了。胡耀邦对廖老板说,路上耽误了时间,天黑了才到汀州,因为第二天要赶回瑞金,所以就直接到廖老板家里商谈业务。胡耀邦交代完印刷事项后,准备起身告辞,但雨越下越大,廖老板坚持要留胡耀邦吃饭,胡耀邦开始一直推辞,后来见推辞不掉,便留了下来。廖家醴回忆说,这是一餐很普通的晚饭,没有荤菜,只有米饭、炒米粉、煎豆腐、白菜之类。但是胡耀邦吃得很高兴,离开时连连拱手表示感谢。
由于壁香楼讲究信誉,按时交货,深得红军信赖。后来胡耀邦不必亲自来汀州,只需来信联系即可,印刷业务以胡耀邦的亲笔信为凭。胡耀邦同志前后一共写过六七封信与壁香楼廖老板洽谈业务,其中有两封来信一直保留到“文革”期间。由于当时许多中央领导被揪斗和打倒,胡耀邦也被打倒了,廖家醴怕抄家惹出是非,偷偷把这两封信给烧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大转移北上长征,离开了中央苏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战火硝烟已远去,但是留给壁香楼的是满满的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