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品文
【摘 要】長汀历史悠久,自唐至清末,一直是州、郡、路、府的治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姓氏的扩大,在生存、生活、生产、宗族等繁杂的社会关系中,衍生出众多的家祠家庙,并由此产生丰富多彩的祠堂文化。因此,更加值得我们关注并加以保护。
【关键词】祠堂文化;长汀;保护
【Keywords】 ancestral hall culture; Changting;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K892.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118-02
1 长汀祠堂文化的源流
中国的祠堂文化起源于夏、商,盛于唐宋。汀州建州于唐,由此推断,长汀的祠堂文化最早也只能起源于唐、宋,以后不断发展、完善,并不断融合血缘、亲缘、情缘的醇厚甘冽,浓缩建筑、绘画、雕刻等空间艺术在民俗文化中独特的审美取向,多层面地折射出瑰丽的民族风情,隽永的文化魅力。到了宋代,朱熹、程颐提倡“尊祖敬宗”,推崇“忠、孝、节、义”,统治集团也认识到祠堂的好处,给予鼓励。从此,民间建祠堂、祭祖先的做法逐渐推广,且渐盛行。明、清两代大为普及,做到了“族必有祠,祠必有产”的程度[1]。
2 长汀祠堂的功能
2.1 宗族力量的联合体
在过去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宗族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单元体,人们依傍这个单元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他们十分清楚,如果单靠某房、某一支系或某一地域是不足以形成势力的。特别是遇到某个利益冲突或社会纠纷时,失败者往往就是弱势的一方。因而他们就要想方设法进行宗族联合,以壮大自己的力量,祠堂是宗族联合的一个平台,因而他们在“安内攘外”的思维方式驱使下,以建造共同的祠堂,来达到新的联合。如东门街的童氏家祠,就是由童坊童姓四门族人共建。童姓四门(四大房)在童坊当地本不十分和睦,时有矛盾发生。但他们的部分人迁徙到汀州城居住后,地域、环境和面对的人群已发生变化,需要一种新的联合。因而在东门合力建造一座四门人所共有的祠堂。类似的祠堂在汀城居多,如游氏家庙、廖氏宗祠、刘氏家庙等均属这类。
2.2 求学考试的落脚地
许多祠堂是由乡下人专门建来供读书人之用的,如劳动巷的上官氏宗祠、新新巷的傅氏宗祠等。族人子弟到汀州城求学或应考,祠堂是他们的一个依靠,在祠堂里吃、住均可解决,这给众多的学子带来极大方便。
2.3 经商做生意的驿馆
汀州城是闽西重要的商贸中心,万商云集,汀州府各县、本县各乡村的各类生意人都聚集在长汀县城,除会馆外,祠堂也是一个重要的落脚点。祠堂里面有搭伙食、有住宿、有货物存放,他们到了祠堂如同到了家,因而非常乐意在祠堂里落脚,有些还有固定的房间。如新新巷郑氏家庙。房间门楣上刻有各县的铭文,如“上杭”“长汀”“永定”“龙安”“武平芬祁公”“上杭大乾乡”“上杭井坊乡”等等,体现了各地商贾对祠堂的有序利用和当年长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
2.4 寻根祭祖的场所
一般的祠堂,由族人合力建造而成,并在正厅安放祖宗的神位。每年的春分、秋分在祠堂举行祭祖仪式,以表对上祖的怀念与追思,同时也增进人际之间的联谊。近年来,海内外游子,纷纷前来寻根祭祖,追宗塑源,寻找自己的根。自1995年我县举办世界客属公祭母亲河活动以来,许多海内外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都寻到了属于自己祖宗的祠堂,除虔诚祭拜,还表示要加强同家乡的联系,出钱出力建设家乡。这无疑对县委提出的“建设山清水秀、业兴民富、安定和谐的海峡西岸名城”起到积极作用。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林光华教授,在《义序的宗族研究》一书中写道:“宗族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全族人所供奉的祠堂,祠堂的建立,原是为祭祀、崇拜宗祖,感恩报本,然时过境迁,祠堂的功能,不复仅限于宗教方面,其他功能也渐渐地附着产生,祠堂化作族人交际的场合,变为族老政治的舞台,公众意见由此产生,乡规族训由此养成,族人无不以祠内的教义信条奉为圭臬。简而言之,祠堂是宗族中宗教、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中心。”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除了对物质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作为长汀祠堂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要予以重视。深入研究长汀祠堂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其千年的历史演变汇聚成系统的祠堂文化体系。恢复历史上对长汀祠堂延续其作为祭祀的历史功能,为后人祭祀祖先、寻根问祖提供相应的场所。同时,结合长汀的赖氏家庙、郑氏家庙、邓氏家祠、吴氏家祠等祠堂来组织各种大型公共活动,再塑历史民间风情和活动,恢复传统长汀祠堂的生活气息。
4 激活长汀祠堂文化的对策
当前的祠堂家庙管理模式,除解决部分低收入家庭及下岗人员的住房问题外,并未体现祠堂的真正价值和作用,更谈不上祠堂文化的内涵。要改变目前祠堂管理上的混乱局面,激活祠堂价值规律,必须先行先试,进行大胆的改革。
一是适当居住。有条件的挑选出素质较高的住户(一个祠堂住2~3户),房租仍由房管部门收取,这种住户对象必须人口少,素质高,他们既是住户,又是管理者。其余住户用廉租房、解困房予以安排,腾出更多的空间进行各种祠堂文化活动。
二是放权管理。目前,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有着很高的维修、管理祠堂的积极性,并在民间隐藏着丰富维修资金。如果在保证产权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先行先试,大胆地把祠堂交给有关民间组织去管理、维修,既解决了维修方面国家资金的投入,又保证了祠堂的完整性,两全其美。
三是丰富祠堂文化内涵。祠堂有一定的体量和地域范围。在维修,恢复原貌后,应赋予她崭新的文化内涵。
①可开办、老年活动中心(但不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棋牌室、麻将馆),使老人们在祠堂里有多功能、多花样的文化娱乐;
②可成为展示厅,展示前辈、先贤及当代模范人物的典范、事迹,激发后人发扬传统、奋发努力、贡献于社会的感情;
③可以举办民俗厅,把许多即将消失的优秀民情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留并传承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于民众、于社会都有很大的益处;
④可以开办家庭旅馆,这在云南、贵州等旅游发达区已取得成功经验,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5 结语
祠堂文化,它就像一条无形的链条,贯穿于历史和现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中国独具特色古老文化遗存,根植于久远的神州大地,蕴藏于深厚的华夏文化之中。世纪星移,千年斗转,祠堂文化代代传承,叠叠积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脉不熄的灯火。在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对这脉不熄的灯火,更应倍加呵护,使之焕发出更璀灿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刘拓.祠堂文化景观特色及其保护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0
(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