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祥
本期“新鄂军”是三篇作家专论,分别是蔡家园评韩永明,霍俊明评哨兵,行超评丁东亚。
蔡家园的《“两面三刀”与新的可能》从韩永明的早期小说《滑坡》谈起,认为该小说奠定了韩永明的基本写作面貌,并指出其小说的基本结构模式是“社会问题”,属于一种泛现实主义小说。但是蔡家园同时也发现了韩永明的创作中其实潜藏着现代主义的幽灵,他的另外一副面孔,是“现代主义和先锋主义的”。对韩永明没有坚持进行先锋主义的探索,蔡家园表示了一种同情的理解,并同时指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并非截然对立的两种写作手法,恰好相反,它们应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霍俊明的《哨兵的地方心史》从诗人哨兵的作品出发探讨地方史和“心灵史”的互动对话关系。诗歌的地方史写作是霍俊明这几年一直关注的现象。在现代越来越单一化的物质语境中,地方性往往代表着一种异质性和独特性。在霍俊明看来,哨兵正是通过对“洪湖”这一特殊地域的书写,建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文化空间和诗歌美学。文章指出,与现实中的地理空间相比,更重要的是美学和精神性意义上的文化标志,“尽管哨兵诗歌中的‘洪湖’带有‘本事’的色彩,也就是个人经历和体验所形成的日常性的过程,但是更为重要的在于诗人通过语言、个人化的历史想象能力以及修辞的态度所呈现和构造出来的虚化的‘洪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真正呈现了诗人哨兵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时也包括他的局限性和命运感。
行超的《残酷的抒情诗》从“残酷”和“抒情诗”这两个角度去进入丁东亚的小说世界。在行超看来,丁东亚的作品里有一种奇怪的对立,一边是残酷的客观叙事,一边是优雅抒情的语言表达,这种张力使得对丁东亚的阅读充满了冒险和刺激。行超试图探索这张力背后的社会学和精神谱系,在行超看来,原罪感、对梦境和无意识的执迷、对记忆的还原……构成了丁东亚小说的美学底色。在历史意识和个人风格上,丁东亚有比较自觉的追求,但是,在行超看来,这一代人虽然对“怎么写”已经高度自觉,但是却又重新面临着“写什么”的问题,对青年作家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韩永明,湖北秭归人,著有长篇小说《大河风尘》《特务》;散文集《日暮乡关》等;中短篇小说50余种。曾获《当代》文学拉力赛“最佳”奖、《芳草》“最佳抒情奖”、湖北文学奖等。
哨兵,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北洪湖,系中国作协会员,《芳草》杂志社副主编。作品散见于各大中文核心期刊及年度诗歌选本。曾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长江文艺》《芳草》等刊物奖。著有诗集《清水堡》《江湖志》。现居武汉。
丁东亚,1986年生,祖籍河南,现居武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4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有小说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钟山》《山花》《长江文艺》《青年文学》《芙蓉》等期刊发表。曾获第二届“中原诗人奖”“百花奖”优秀编辑奖、湖北文学奖。
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及其批评对象,都属于同代人,不仅在文字的层面,也在现实的层面发生着对话关系,这使得这三篇文章不仅见识不凡,学理昭然,同时也诚挚素朴,亲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