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事业单位费用管理优化分析

2019-04-23 09:35勾立波
财讯 2019年30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

摘 要:由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受到事业单位体制和国家财政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费用管理存在问题,对公益性事业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基于此,本文从公益性事业单位费用管理的特殊性出发,探讨其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围绕管理制度完善和资金管理有效性加强这两个目标,提出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公益性事业单位;费用管理;会计信息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益性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公益性事业单位在体制、管理、经费方面出现许多新问题,面临着一系列改革和挑战。公益性事业单位收入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为了更好的保障民生,提供社会服务服务,国家加大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专项经费拨入。公益性事业单位每项工作展开,都需要财务支持,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因为预算约束,而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因此应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费用管理,有序有效地分配资金,协调各种财务活动,保证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费用管理的特殊性

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民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特殊性。从财政的角度考虑,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拨款的占比将会

越来越少,体制改革的深化的背景下,需要将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引入,通过良好的资产运营管理,推动自身的良好发展。因此,其费用管理也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各项成本费用的内容根据项目活动的不同,难以划分明确的界限,导致核算的内容模糊;第二,成本费用管理的会计核算不够严格,公益性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成本核算基础,相比较权责发生制,有些成本费用难以划分准确的科目,影响其严谨性。

二、公益性事业单位费用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1)费用管理的内控和预算制度不够完善

第一,内控制度不完善。会计制度有利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资金活动;财务制度有利于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内控制度有利于提高内部风险防范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与企业费用管理的诸多制度相比,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不够完善,,除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没有专门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大多数公益性事业内控制度薄弱,内部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监管失效,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屡有发生。

第二,费用管理的基础薄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调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重现金流,轻管理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费用管理制度还没有跟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财务会计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还十分薄弱,不能向管理会计的方向转变,也就无法实现其经济管理的职能。

第三,预算执行力度不足。随着国库管理制度的深入推进,预算执行的刚性将逐渐增强,规范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方式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使得公益性事业单位在政策学习和财务流程规范等方面遇到较大障碍。由于一直以来是国家财政拨款,没有盈利压力,资金使用效率缺少有效考核。所以财务管理粗放,不仅预算编制简单,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也很大,再加上部分公益性事业单位突发性事件多,预算的刚性进一步被削弱。

(2)资金缺乏有效管理

日常性资金管理不够严格。很多基层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规模不大,人员配置不足,影响到货币资金岗位设置。通常由出纳一人负责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和执行,没有会计人员清查货币资金的支出和保管的抽查盘点。财务科室人员有限,法人章和财务章由一人保管的现象非常普遍,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较少,导致白条抵库、公款私用等问题出现。再加上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库存管理进货和仓储属于一个部门,岗位设置欠缺相互制约。会计核算账目关于库存、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不清; 非经常资金管理中报销材料审查不够严格,报销资金采用现金支付的情况较多,不符合制度规定。

(3)信息化管理建设滞后

随着国家对社会民生项目的关注,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越来越多,规模壮大的情况下项目活动内容、固定资产、易消耗品也越来越多。再信息化技术应用越来越深的时代背景下,公益性事业单位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信息化管理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主体,业务和费用管理仍然沿用传统模式,跟不上业务活动需求的变化。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进销存管理系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市面上常见的进销存信息系统属于商业性质,更适合于自负盈亏的企业,无法满足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特殊需求。导致公益性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存在滞后,缺少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人为操作因素和空间较大。

三、公益性事业单位费用管理优化的对策建议

(1)完善费用管理制度

第一,健全费用管理制度,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单位的管理层级财务部门必须要从上到下,努力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根据单位目前费用管理情况,考虑财务工作与核算工作的统一结合方法。会计制度执行工作的力度必须加强,明确财务部门的岗位职责,专事专人专责的制度,保证信息沟通与监督机制落实,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任何经济行为产生不符合规范的结果,由责任人负责相应的损失。

第二,做好费用管理的会计工作。随着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发展,公开、公正、透明的会计信息是费用管理有效性提升的基础。遵循财务相关规定和国家法律,制定符合单位实际业务水平的费用管理制度,对会计人员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树立财务风险防控的意识,同时加强监督机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工作。

(2)提升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第一,加强货币资金管理。财务部门的岗位要保证不相容岗位分离,由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人员担任相应的职务,加强货币资金业务全过程处理的监督与审核。严格履行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审批程序,包括单位公章管理,银行账户管理,银行收支核对、货币资金清查等等,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二,加强非经常性资金的管理。对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比较突出的三公经费,除了单位全员上下加强厉行节约的教育,更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三公经费从源头上加强管理,降低这部分资金在费用支出中的比例。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综合定额标准,明确费用开支范围,明确结算报销流程和金额,加强费用审核和盘查,结算方式以银行转账或公务卡为主,杜绝现金结算。

(3)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活动项目内容众多,想要达到良好的费用管理目的,必须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对日常财务活动给予支持。需要增大人力技术成本投入和信息化建设投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来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比如招投标信息,可以通过公共信息交易平台来公开发布;通过信息系统加强入库和销售管理,实现各个部门的有效约束;财务信息系统,及时满足业务双方的会计信息需求。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尽可能减少人为操作空间,提升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随着国家对社会民生项目的关注,公益性事业单位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对于服务社会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费用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公益性事业单位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费用管理内控制度不完善,预算执行不规范,;信息化管理落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顺应改革发展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要求,保障我国公共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苑嫦艳.浅析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新思路[J].中国财政,2018(14):51-52

[2]耿军.山东潍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财政,2018,767(18):69-70

[3]金志峰,刘永林.新时代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问题与优化路径——基于当前试点改革实践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8(9):69-73

[4]杨立艳,王永成.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地方财政研究,2018(6):87-92

[5]褚晓晖.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8(1):71

作者简介:勾立波(1975.04-),男,汉族,吉林白城人,大专,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預算会计。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乏力的多视角探究
基于“云环境”下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集成创新的探讨
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
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变化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浅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人员素质之间的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