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路径探析

2019-04-23 10:13陈卓许德胜
大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学习新媒体

陈卓 许德胜

[摘 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诸多限制。“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开展“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不少挑战,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快速推进其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志愿服务;学习-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5-0181-03

一、志愿服务的发展及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了新纪元”,要“把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前进奋斗目标;“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是对志愿服务发展的新标准、新希冀。这深入体现了志愿服务事业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党和国家对志愿服务的高度重视。

回顾志愿服务的发展史,其概念最早可追溯到西方国家,国内理论研究界经过探讨和辩论将其定义为:任何人自主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回馈的前提下,为推进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人类的需求按由低到高分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需求。志愿服务是在保证生理、安全的需求外,进行从社交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的整个过程。由此可见,志愿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具有多样化,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符合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才能的锻炼及见识的增长。

如今,志愿服务已不再单单是20世纪人们口中所说的“学雷锋做好事”,它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精神文明建设载体,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能提高社会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增强社会凝聚力,有利于社会经济文明的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冬奥筹办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北京周期”各项筹办工作,学校成立了“北京工业大学冬奥志愿服务骨干学校”,针对2018级新生招募志愿者骨干人才,聚焦志愿者的管理和志愿者骨干培养,针对赛会、城市、社会志愿者的全过程、全领域培育,培养2022年冬奥志愿者候选骨干人才。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包含在复合型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中,具有贴切生活、走近群众、紧扣实际和实践育人、情境育人、自我育人的显著特征,因而是培育和弘扬以“奉献、互助、团结、进步”为核心内容的志愿精神的有效途径,优良品德的养成教育、社会道德的整合体现了它强大的育人功能。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征、育人功能及现状分析

大学生作为富有活力、充满激情的青年代表,是社会精英群体,更代表了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是推动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最强大的力量。志愿服务之所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并成为新时期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培养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尊重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实现其服务社会与自我学习、成长发展的有机融合。当下高校中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有社区服务、文明创建、环境保护和专业技能服务等几种志愿服务类型,塑造了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强调了奉献精神,强化了公民意识,培育了公共精神,加强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为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鲜活血液。一般来说,其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推动了文明校园的创建。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一个教导人、培育人、指引人、塑造人的过程。大学生在参加各种志愿服务过程中,以实践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检验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也赋予了校园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实践教育四位一体、互相渗透,不仅使大学生升华了内在层次境地,提高了道德品质素养,坚定了远大理想抱负,还培养了多方面的实践技巧。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家国发展、城市建设,服务广大群众,从根本上开拓志愿服务自我育人、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宗旨。

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迈入现代化的进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限制与问题。

其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式较单一且模式化、内容刻板,从而导致志愿者与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不对等,形成了被帮助者被动接受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社会积极效益。

其二,大学生志愿团体的制度是由上而下构成的,在参与志愿活动时进行选拔面试,容易使志愿者与被服务对象要求相脱节,缺乏对整体志愿活动的思考和创新理念的融合。

其三,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的缺失。大学生志愿团体往往忽略了志愿服务前的技能培训,或者只强调技能培训而忽略了对道德、责任感的培训,使得志愿活动达不到积极的效应。另外,没有健全的志愿服务激励制度,也容易造成大学生自我否定、缺乏自我认同感。

其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快、短、浅。没有充足的计划和足够的宣传,服务时间短,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等现象。

其五,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活动资金紧缺。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设立志愿者活动专项资金,企业对志愿活动的资助也不明显,导致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物质依托欠缺,使很多活动难以开展或达不到预期效果。

最后,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志愿者抱有功利性目的,用散漫轻浮的态度去参与志愿服务等现象,容易造成其他志愿者心理不平衡,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無法保证长期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可度。

三、“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提出

经由以上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剖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系统化。“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以精神文明、育德育人为主线,号召、带动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形成更加广泛的点穿线、线带面的社会认同感较强的志愿服务。它的核心是打造志愿者秉持“遇人、遇己、育人育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在服务中成长,在成长中育人、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相遇相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服务群体即“遇人”;在用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去服务他人时,志愿者在实践中认知自我、学习进步,遇见更好的自己,即“遇己”;建立在“遇人、遇己”的基础上,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服务帮助他人,同时在服务中成长,双向学习,自我教育,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进一步创新了传统志愿服务中“服务”与“被服务”的单向关系,从而实现“育人育己”。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新的载体,“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第一,“学习”是运用“四步学习法”plan-do-review-apply,让志愿者从活动的计划准备阶段、实践活动阶段和后期反思阶段都全身心地融入志愿服务当中,形成志愿服务和志愿者两者合一、相辅相成的体系,较大程度地提高志愿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能直观地看到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本身的反馈及作用,促使“育人育己”理念的形成。

第二,与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服务内容相比,“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服务”是plan-do的综合过程,其具体可划分为直接型服务、间接型服务和倡导型服务。直接型服务是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所强调和实践的,它具有直面受益人、效果直观的特点。间接型服务是负责整个志愿团队和志愿活动的统筹管理和决策研究,协助推动直接服务的稳定开展。倡导型服务是充分运用自身和新媒体的号召影响力,借助网站、微信平台、微博客户端、APP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方便快捷、强有力、广泛的优势集成优化志愿服务的资源,形成点穿线、线带面的浓厚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

第三,时代的进步、大众素质的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都要求志愿服务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命脉、不断创新。“学习-服务-创新”尤其强调反思的作用——个人反思、小组交流、团体反馈即review-apply的过程。在志愿服务开始前、进行中、完成后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及形式的反思和改进,需要志愿者进行批判性思考,直接反映服务经历的同时跟志愿服务的预期紧密结合,在学习和服务中寻求创新突破。

“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是教育实践、育人育己、反馈创新有机结合的统一,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志愿者在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与帮扶对象充分的接触交流,增进了对人民的感情,也强化了自我认知,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服务-创新”型志愿服务使大学生获得了自主、自立、自治、自理的机会,向自我论判、自我发展、自我升华的目标靠拢,在服务中提高自我,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得到了加强,并推进带动了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四、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新媒体时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良好,全民发声、自由平等、民主彰显,以网络、移动设备、智能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的信息技术体系支撑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迎来了众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的机遇

1.充分运用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借助网站、微信平台、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志愿服务宣传方式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双互动,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关注度、参与度。

2.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来,可以第一时间将志愿服务信息、项目状况、进程甚至资产统筹等内容公之于众,让志愿服务活动进程更透明、更开放、更公正,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可度。

3.新媒体的新兴和运用,打破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时空限制,凸显了志愿服务资源的集中配置和深度拟合优化功能,挖掘未显现的隐藏志愿资源,实现全国各地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使其可以在一个大的信息环境下参与活动、相互沟通、相互分享经验,合力探索志愿服务的共性。

4.新媒体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实践的互动,不仅降低了志愿服务项目的推广成本、提高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而且从根本意义上使普通人更易于接触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所提供的便利。随着新媒体虚拟社区、朋友圈的兴起,大学生志愿服务广泛流传于虚拟社区和朋友圈,这种拓展会掀起一股积极的志愿服务浪潮,推动着大学生精神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互联网 +”的新媒体平台提高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准确度。采用“大数据”分析,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人员、策划提案、对象等进行一一匹配对应,促进志愿服务项目与需求实现数字化的合理接洽,实现志愿服务的“私人定制化”。同时云计算技术让志愿服务过程透明可视,形成有效长期的反馈机制,促进志愿者进行自我反思教育和志愿服务特色发展,实现双赢。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网络平台虚假信息的存在使得志愿者和志愿团体彼此的确定性不如面对面直观,网络平台的虚拟化使志愿者与志愿团体的交流不够融洽,双方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

2.网络平台存在舆论导向、网络攻击等隐患。新媒体特有的信息开放性、共享性、迅速性给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隐患,由于有些新媒体平台自身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一旦在网络上形成虚假志愿服务信息、 消极甚至过激言论时,短时间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或损失。

五、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路径探析

在新媒體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须将其“遇人、遇己、育人育己,在服务中成长”的志愿服务理念有效结合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打造出有特色、有品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新媒体融合的长效机制。具体路径探析如下:

首先,注重教育实践、实现育人育己的“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在深入挖掘传统媒体的利弊下扬长避短,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努力体现各自潜在的优势,充分发挥“载体合力”的特质,全方位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模式的良好运作。

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新媒体平台需要科学管理、妥善运营,建立长期高效的志愿服务“传播网”机制。拟定和完善互联网志愿服务政策制度,给予志愿服务以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撑,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以便志愿服务事业取得稳定的社会支持。同时需要大力发展倡导型服务,为志愿服务新媒体平台配备专业网络及技术人员,避免虚假信息、不良舆论导向和网络攻击,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格局和水准。

再次,扩大网络新媒体的应用范围,组建高质量的信息发布平台,从活动认识了解、信息接收筛选及理念完善分享三方面入手,引领大学生正确认识志愿服务活动;在有效时间内有效发布服务信息,广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与文化,让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的动员、招募、培训、激励、保障等各项工作都能在以网络新媒体为基础的一体化平台中发挥作用,深化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众影响力,发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社会中的榜样作用。

最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宏观、动态、多层次化的分析,建立反馈机制,引导志愿者进行自我教育、志愿服务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大数据”功能,创建志愿服务事项和志愿服务进程反映动态数据库,通过动态管理机制,实时跟进志愿服务活动现场状况,对被服务对象的后续情况进行有效跟踪,为建立常态化和可持续化服务的“志愿服务生态圈”奠定基础。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有利于发挥其优势,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格局、水准与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社会中的榜样作用。巧妙合理地使用好新媒体, 深化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将新媒体技术切实到运用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 对于高校志愿服务的科学化、品牌化、常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在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这是快速推进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有效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婷.“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7(10):141-142.

[2] 毕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解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2):78-81.

[3] 林强,仝泽民,鞠斌杰,等.新媒體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3):9-12.

[4] 范忠烽,李哲,吴文衔,吴长虹,何小春.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模式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3-66.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学习新媒体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