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引趣 探究得趣

2019-04-23 10:16钱艳玲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邮票形式笔者

钱艳玲

如何让学生对小学英语教学感兴趣?如何让学生从教学过程中获得学习乐趣?笔者认为,质疑可引趣,探究可得趣。

一、自主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给学生创设敢质疑、会质疑的氛围,笔者采取了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教给方法,学会质疑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把自己不理解、想知道的内容勾画、记录下来。这样,学生质疑的方向很明确,质疑内容也符合教学实际。比如,讲授五年级上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Unit 4 What do you collect》时,笔者就让学生提前准备:你喜欢收集吗?你收集了什么?你收集的目的是什么?由于前期做了铺垫,正式上课时,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大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创造氛围,敢于质疑

《Unit 4 What do you collect》一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名词单数和复数的对比及其在对话中的实际运用:Whats this? Its a/an…. What are these? There are….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成分过多,往往让学生产生跟随和依赖思想,学生没有自主提问的机会,教师的引导也变成了代替。因此,笔者将“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变成“生问生答”:开课伊始,笔者出示一张戒指的模糊轮廓图,引导学生用What…?提问,学生根据已知,提问What colour is it? / What is it?笔者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给出答案:Its silver. / Its a ring. 并板书对话Whats this? Its a…. 然后分别呈现necklace/soft toy/friendship band/shell等前一单元学生熟悉的图片,采用“生问生答”的形式对名词的单数形式进行巩固。

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筆者出示一张两个小朋友谈论收集品的主题图(图上有两个小朋友和四种不同类别的收集:邮票、粘贴画、签名、明信片),有了第一阶段用What提问的良好开端,笔者鼓励学生再次积极提问并提供What、Who、How many等词汇,学生结合前期所学,配合肢体语言,提出了如下问题:What are this(these)? What does he/he do? Whats his/her name? How many… (指向图片)?笔者将问题按一定的顺序记在黑板上:What are this(these)?/How many…/What does he(she) do?/Whats his(her) name? 然后和他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二、自觉探究,体验学习乐趣

根据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笔者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灵活的课堂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乐趣。

1.自主探究,正确表达

针对主题图,学生提出了What are this (these)? 如何让学生准确确表达呢?笔者根据图片信息,以挖空练习的形式鼓励学生思考What ?的正确表达,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母语理解these的用法,并在我的指导下区分开this/these的读音和意思。

在此基础上,笔者又结合几组图片上物品的单、复数的对比,以不同颜色标注重点单词,鼓励学生逐步学会用“What are these?”来提问并给出正确的回答,体会名词单数和复数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如此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主题图上出现的粘贴画sticker、亲笔签名autograph等图片,既是本节课的听力材料,也是口语交际中频率较高的词汇,教学中,笔者就结合“What are these?”提问,充分利用音频、网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学sticker、autograph时,笔者就从教材Revision 2中找出关于Stickers的歌曲,截取部分反复出现sticker的片段:Stickers, stickers, stickers,I love stickers. I want stickers, stickers. All the time.

在呈现sticker的读音时,鼓励学生先根据拼读规则试读单词,然后通过听音乐的方式不断地重复sticker的读音,引导学生带着问题“What are these?” 听歌曲,学生精准地掌握了sticker的正确读音。

2.层层深入,引生入境

在了解并掌握了“What are these?”以及重点词汇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理解他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How many…? 笔者结合自己的收藏品,先做简单介绍:I collect stamps. I have got…. 然后鼓励学生来猜数量。根据我的简要介绍,学生很快捕捉到了信息,补全了句子:How many have you got?笔者赞许回答: About 40.

在理解 “How many have you got?”这个句子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回归到本课的对话:

——Jane, what do you collect?

——Autographs and stickers.

——How many have you got?

——Thirty-five autographs and ninety-three stickers.

——Wow! Thats a lot!

对话中,Jane收集了Thirty-five autographs and ninety-three stickers,同伴表达出“Wow! Thats a lot! ”我则通过依次呈现数字+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短语。

此时的学生表现出“好多啊!”的表情,笔者则适时跟进:Wow!Thats a lot!继而呈现 99 football pictures and 69 autographs, 学生自发说出Wow!Thats a lot! 当学生完全理解此句的含义后,呈现 5 comics and 11 postcards,学生口中的Wow!Thats a lot!欲言又止,教师追问:Is that a lot?学生齐答No后,Thats not a lot就自然地呈现出来了。

3.深挖文本,捕捉细节

在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前两个问题的探究后,笔者引导学生解决最后两个问题:Whats his/her name? What does he/she do? 这两个问题涉及对话中两个人物的信息,于是,笔者就鼓励学生从主题图中找答案。

很快,他们发现:He is a pupil. She is a pupil, too. Theyre pupils. 这是可以通过图片找到的信息,Whats his/her name?这个问题一下子难住了他们,笔者鼓励他们再次听录音材料,找到关键信息,通过Jane, what do you collect?这一句得知女孩的名字叫Jane. 对于男孩的名字,看似不那么重要,我抓住这个契机,表扬他们会提问题,并幽默地让他们列举出所学过的男孩名字:Simon,Jack,Tony…看似与本课关系不大,但笔者继续追问:如果后面提到男孩的名字,你会怎么提问?后续对话会是什么呢?学生高兴地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三、自由交流,分享心得

自由交流的过程就是巩固所学、发现新知的过程;分享学习心得的过程则是强化记忆和展现自我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分享知识、分享成功的有效途径。

1.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本节课的对话基本结构为:

——… , what do you collect?

——I collect….

——How many have you got?

——…

——Wow!Thats a lot! / Thats not a lot.

在与孩子们的合作下,对话进行了如下调整:

——… , what do you collect?

——I collect….

——How many have you got?

——…

——Wow!Thats a lot! / Thats not a lot.

——En, what do you collect, …?

——I collect …

——How many have you got?

——…

——Can you show me your… ?

——Here you are. / OK.

在這个环节,笔者先给出新单词,引导学生以二人小组的形式对话,然后以问答形式呈现更多的与本话题相关的物品,如comics, football pictures, shells, eraser, pen, friendship band, silver bell, soft toy等。这个环节让“不敢说”的学生愿意“试着说”,“想说”的学生则更“乐于说”。

2.基于主题,提升素养

完成上述环节后,笔者以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收集品——邮票,介绍邮票所包含的大量信息,并结合教材中出现的相关词汇、句型、介绍邮票:I collect stickers. They collect stickers,too. You can see many interesting places here. The Palace Museum, the Great Wall. You can read many stories here. We are the grown-ups of tomorrow. Lets work harder. These stamps are about animals, flowers and histories. We can learn something new here. I collect stamps, what about you?邮票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学生开阔了视野,了解到了动植物信息、历史故事、中华文化等。

兴趣是英语学习最好的老师,乐趣则是英语学习最直接的收获。得此“二趣”,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作者单位: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邮票形式笔者
独一无二的邮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邮票上的“三月三”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找寻通往童年的那张“邮票”